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重磅!新政落地!学生将出现两极分化,拼爹妈时代正式到来...

发布时间:2021-09-23 14:11:33来源:娇娇妈

“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来了。开学两周以来,这届家长“用户体验”如何?

从政策出台到落地,家长群画风突变,看看这里有你吗?

一开始,好评如潮,积极响应,立志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接下来,学霸家长计划亲自“上岗”,英语好的教英语,数学好的管数学;

同一时间,一边有声音暗戳戳地想找“一对一”,一边加码艺术课,练钢琴,学绘画,一个都不能少;

心态最崩溃应该是这一种,将鸡娃进行到底。“双减”政策下开学第一天,教委电话被北京家长打爆了!

不得不说,这届家长们的戏太多!

如果把问题永远聚焦在孩子身上,忽略父母教育本位,那么“双减”注定减少两类人:一、不优秀的孩子;二、不合格的家长。

以下家长直面的这三大挑战不抓紧解决,任何一点都会随着孩子长大,难度升级。

第一、作业少了,时间多了,周末怎么安排?如何不让游戏趁虚而入?如何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学习?——这考验的是你的亲子沟通能力;

第二、原本叛逆、情绪大、顶嘴问题,并不会因为作业少就消失——这考验的是你的情绪教养和管理能力;

第三、政策里一再提倡的素质教育,学什么怎么学才是适合孩子的?——这考验的是你的教育选择和规划能力。

所以,“双减”后真正考验家长带娃水平和上岗能力的时候到了!

和孩子好好说话

让多出来的时间更饱满,而非矛盾

为什么有些话一出口,孩子就和你冷淡疏远?

盘点一下,父母好像集体拥有一种神技能,那就是很精准的出口伤人:

比如,这样的话你熟悉吗?

“天天都要钻进手机里,再看把眼睛看瞎”

“这么点小事都不会,你还能干什么?”

“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脑子进水了?”

“我就纳闷了,我和你爸都不这样,你这么笨随谁”

“就考这点分,你还有脸吃饭?”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语言暴力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

孩子的大脑孩还在发育中,父母的每一次否定、指责、打压,都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有些行为能看到。比如性格越来越胆小懦弱,逃避思考。

有些表现是隐藏在内的。比如,中科院心理所《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报告》一组数据显示: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13%;

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25%-30%;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8%。

导致抑郁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作为父母,你不知道你的哪一句话伤害了孩子,被压抑在心里,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颗稻草。

在《中毒的父母》这本书中,作者苏珊·福沃德教授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和孩子好好说话是一门必修课,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没有叛逆的孩子你的情绪调整好了

一切就都顺了

为什么在你看来孩子是叛逆的?

你想让孩子少玩手机,他就偏要玩,偷偷玩;

你想让孩子主动学,他便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想让孩子动作快,做事麻利点,他就是磨磨蹭蹭;

你想和孩子多沟通,他回家就关上房门不愿意说话。

这种和你对着干的状态,让你一遍又一遍失控和抓狂,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习惯下定义打标签:成年人通常会通过自己的经验,设定一个标准,认为孩子的行为就是不对的,就是需要被改变正的和改造的;

二、自己附加的责任感:我管你,因为我是你的爸妈,对你有责任,但是却忽略了,孩子本身就有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被引导。

所谓“青春叛逆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既想要有像成年人的一样的思考和表达,又是一个孩子的身体和生理状态,这是他们矛盾的一部分,也恰恰是解决情绪问题的入口。

所以,当你忍不住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而生气、愤怒的时候,首先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觉察情绪,寻找情绪爆发的开关,合理的表达情绪而非发泄情绪,这是一个合格父母的基本功。

让孩子享受素质教育

“双减”之后意味着素质教育时代真的来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体验苹果“砸”向脑袋的时间,没有仰望苍茫星空的经历,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从何而来?

其实,双减政策已经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相比,教育更注重培养热爱生活,勇于创新,探索生命,有社会责任的小公民。

有家长担心,“双减”后考试次数缩减,家长不批改作业,这样就很难掌握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其实,合理安排孩子的周末时间,让孩子走进生活,在大自然里汲取知识,才有可能培养出中高考的真正赢家。

比如,今年浙江省中考有一道这样作文题:

旅行,可以改变认识,可以改变习惯,可以改变观念……要求题目自拟

很明显,这道作文题考察孩子的社会实践,旅行不只是在路上的游玩,还有对当地人、事、物,历史文化的观察、体验、感受,真实的体验一定大于想象,鲜活生动的画面必定信手拈来。

生命本身是立体的,让孩子用身体学习,才能开启身体带来的智慧。

“双减”后,家长的三大挑战迎面而来,具体怎么应对?我们特别策划了七个爸爸·家长见面会,如果你是中小学生的家长,一定不能错过。

我们邀请了亲子沟通实战专家——叶壮老师,户外场景教育专家——罗明荣老师,情绪管理训练专家——红娟老师,他专门从亲子沟通、户外教育、情绪管理三大维度,手把手教你避开孩子成长的弯路,抓住“双减”政策的利好机会,真正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通用人才。

报名参加七个爸爸·家长见面会

即可领取《攀登者夏伯渝》限量书籍一本

9月25日,我们在深圳等你!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