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旅游 文章内容

贵州这么猛的吗???

发布时间:2021-09-25 13:36:38来源:唐唐频道

千挑万挑,贵州赛高,小伙伴们中午好,中国城市特辑又又又双叒叕来啦!

在看完川渝地区后,唐唐收到了大家的留言,后台有好多小伙伴说想要看川渝旁边的贵州。

实力宠粉的唐唐,这期就给安排上!

1、赏黔岭,山水苗伊

贵州地处中国山地密集的云贵高原地区,山林遍布,地形种类多样,多瀑布、茂林。这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全年气候湿润。

由于自然风貌的丰富和地理位置的独特,造就了现如今,贵州多民族聚居的文化特色!贵州省内几乎涵盖了中国的56个民族。

其中为人们熟知的民族,就是贵州的苗族。贵州的苗族人数居全国第一,同时它在贵州的少数民族里占比最大,人数也最多。

(素材来源于抖音@伊妹银饰)

苗族姑娘穿着的服饰,看着都让人又是羡慕又是佩服。

羡慕是因为,苗族传统服饰基本都是白银手工打造,做工精细,饱含匠心,讲究多、重、大的美感

(素材来源于抖音@贵州旅游指南)

佩服是因为,这些银饰奇重无比,苗族女生都得穿着它们参加各种活动。

头饰、耳环、手镯、围帕等等十多个部件加起来得有二十斤,甚至三十斤以上的都有。尤其是有些头饰的银角,长和宽至少都是80厘米。

比如在苗年节里,都会有一位“苗后”进行巡街的仪式。“苗后”的装束最为奢华,她身后也同样有很多盛装的苗家女子。

(素材来源于抖音@贵州榜哥-吃喝玩乐)

不过还是得说,这位苗后的气场真的很强,高贵不失优雅,惊艳之极,唐唐看了着实直呼好家伙!这一条街走出去,闪瞎双眼。

有些外国友人,也非常喜欢苗族服饰,都来一起体验,比如这位德国小姐姐。

(素材来源于抖音@我在西江等你)

苗族里面还有几个分支,其中有一支叫“长角苗族”。这支苗族尤其瞩目的是酷似角状的巨大盘发头饰。

(素材来源于抖音@画影雕云)

这盘发得有七八斤重,也算是给女儿世代传承的“传家宝”。

身着盛装的苗家小姐姐还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哦!

(素材来源于抖音@马艳琳(鸠丹阿))

当然了,吹奏芦笙曲,是苗家姑娘演绎苗族文化的看家本领!

(素材来源于抖音@苗阿密)

所以啊,找老婆的不二之选——贵州苗族姑娘,贤良淑惠,勤俭持家。

唐唐想起,曾经有一个贵州苗族婚礼现场,女方的气场强大,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素材来源于抖音@贵州苗族苗苗)

不过据说,要是能够找到贵州苗族的姑娘做老婆,彩礼就少,嫁妆就多。也有的说,苗族不嫁外族,彩礼很多。评论区要是有小伙伴了解的可以说说看。

2、尝黔味,奇野山鲜

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这里全年湿度较大,有了黔菜酸辣咸口的特色,多以糟辣椒、酸辣酱调味。同时山地森林广布,这里的人们,更喜欢从山林里搜寻美食,以各种药材入食。

先上几道大菜!在贵州,大菜里面,比较有名的凯里酸汤鱼、吴江豆腐鱼和阳朗辣子鸡。

凯里酸汤鱼和其他酸汤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汤用的是米汤发酵的汤底,按个人口味可以加上糟辣椒或番茄。

阳朗辣子鸡,据说号称“天下第一鸡”(其他地方也有自称“天下第一鸡”的辣子鸡,你们可以准备开团了)

乌江不仅有榨菜,还有乌江豆腐鱼。在2018年的时候,它还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名菜!

“奇”字当头,万物可“酱”,是对贵州美食别样的描述。

毕竟“国民女神”老干妈就是在这里诞生!(老干妈打钱!!!)

除了老干妈以外,唐唐再给大家介绍贵州的特色酱汁:

第一种,火锅奇酱!

气候潮湿的地方,人们都有吃火锅的习惯(其实嘴馋到哪都可以吃!)

四川和重庆,都以各自的香辣、麻辣和牛油等等火锅闻名。在贵州,牛瘪火锅必须要有名字!

稍微解释一下,“牛瘪”,是在牛宰杀前,先让它吃青草和中草药,宰杀后取出牛胃和小肠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挤出来,加入牛胆汁和香料煮成酱汁用来做火锅锅底。

(素材来源于B站《奇食记》)

味道嘛,有人说,非常苦、酸,还很辣,视频博主郭杰瑞曾经就尝试过。

(素材来源于B站@我是郭杰瑞)

不过牛瘪并不是很多人说的牛的便便,是经过牛的一个胃发酵后的产物。

牛瘪还被誉为黔东南地区的待客上品。还有清热去火消炎的功效。不过没个胆子还是不敢轻易尝试这种佳肴,实在是可以称作中国黑暗料理的天花板!

第二种,杂味酸酱!

贵州独阳县有三酸,分别是盐酸、虾酸和臭酸,是这个地方特有的腌制菜品。

盐酸不是化学里的那种试剂,贵州独山的盐酸是腌青菜。味道青涩带点酸辣。

虾酸顾名思义,是用虾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酱料。有虾的鲜腥味,和发酵后的酸味。最出名的虾酸佳肴是虾酸牛肉。

臭酸则是荤素各种食材一起发酵制成的酱,最佳搭配也是牛肉,肥肠等食材。

(素材来源于B站《奇食记》)

不止有味道独特新奇的酱料,贵州小吃也有不少!

贵州的脆哨和软哨就很不错。

因为贵州话发音的问题,脆哨和软哨,指的是用肥肉和五花肉制成的“臊子”。和油渣相比,脆哨和软哨没有那么干和柴,味道也更丰富。

单独吃的话酥脆咸香,用来和拌饭拌面的话,更是不要太爽!

除了哨子外,香香脆脆的米扁谁又能不爱呢?

同一片川黔贵,不同的“折耳根”!

之前唐唐写成都的时候,就提到过折耳根是成都人的“生命之光”!

在贵州,折耳根就是贵州人的“生命之源”!煎炒烹炸样样都可以放折耳根。

另外,贵州的折耳根奶茶、果茶,了解一下~

(素材来源于抖音@COOLGUIYANG)

尤其是还看到,成都和贵州的折耳根奶茶battle,谁才是首创的时候。

脑袋里响起:“住手,住手,你们不要再争啦!”

丝娃娃也是一种非常出名的贵州贵阳小吃,它是用大米、面粉烙成薄饼,随后在里面裹上各种切成丝的菜,最后浇上酸辣汁,包起来成一个“襁褓”一样,因此得名“丝娃娃”。

碳水爱好者怎么能错过贵州特色的粉和面呢?

贵州的肠旺面、遵义虾子牛肉粉、花溪牛肉粉、豆花面,嗦它几碗都不是问题。

还有豆腐果,毕节汤圆和臭豆腐、雷家豆腐圆子等等小吃,塞满你饭后肚子里的每一寸空隙。毕节汤圆还是有肉的哦,吃肉爱好者的福音!

唐唐温馨提醒,来贵州,很多小吃调料里都会放折耳根。不喜欢吃的小伙伴,要提前和老板说明。小吃虽好,可不要贪嘴哦。

3、游黔景,花林市井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一定不要再提起樱花的时候只想起日本了。

全世界最大樱花园在哪?在中国贵州!

距离贵阳市四十分钟路程,占地6000亩,共70多万棵樱花树!最关键是免费!

(素材来源于抖音@航拍中国)

这里还有“通往春天的最浪漫的路”,和心爱的ta一定要来平坝看樱花。

(素材来源于抖音@带你看风景)

黄果树瀑布,想必大家都是在小学课文里,就看到过这个喀斯特地貌上,“亚洲最大的瀑布”!

(素材来源于抖音@闫闫日记‍‍)

这也算得上是,被旅游博主“祖师爷”徐霞客带红的景点。他曾在成名作《徐霞客游记》里面这样描写黄果树瀑布: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璀璨又雄伟,令人驻足、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荔波小七孔,国家级5A景区,这也是云贵高原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内,最有标志性的就是古老的七孔桥。

梵净山,又被称作梵天净土,除了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外,还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早在2018年就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素材来源于纪录片《梵净山》)

这里有动植物上千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9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最出名的就是黔金丝猴,现存700只,都在这里。它们也是“梵净山精灵”。

说到猴子,唐唐之前写过的景区猴子有多烦人,其中就有黔灵山公园的猴子。那可真是“猴子称大王”的一座山了。

西江千户苗寨,据说是“原始苗族”的文化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方。更像一个露天苗族文化博物馆。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景色都非常优美,打卡的话值得一来。

不过也可能是在最近几年,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很多人去了苗寨之后都觉得不太值!

所以小伙伴要是打算去的话,还是要考虑和规划好哦~

下面就是你虽然不一定买得起它们家的酒,但还是可以去看看的贵州茅台酒厂。。

还有不少小伙伴应该知道,国内外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要把数据中心机房建在了贵州,诺,就是这种像防空洞的地方。

(素材来源于B站博主@大鬼炸)

因为这里的气候地理位置等条件,能够提供安全,稳定,低耗能的条件。

贵阳的这个花果园双子塔,是“我国西部崛起的一个标志”。

花果园白宫,这富丽堂皇得外观,是不有点内味了。

贵阳书店钟书阁,也成为了一张网红打卡名片。

(素材来源于抖音@DrinCoOl东东枪)

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条步行街,在成都叫宽窄巷,在北京叫南锣鼓巷,而在贵州遵义,叫捞沙巷。

天下之巷,只在名不同,但内容差不太多——义乌商品小卖场,各色小吃一条街。

4、言黔语,词趣字妙

贵州作为一个省,内部的方言差异其实也不小。很难有一个能被拿出来说成是“贵州话”这样的总称。比较有些代表性的可能是省会城市贵阳的方言。

(素材来源于新浪博客@巴厘海风)

可能有些表达,和滇川渝地区的方言会有所相似。

(素材来源于抖音@贵州陈二狗)

其实如果你能够学会一些川渝地区的方言,那么基本和贵州的朋友交流,是不成问题滴。(快去前几期复习一下重庆和四川话的方言课程!!!)

(素材来源于抖音@贵州小馒头)

但是和普通话比起来,简直绝了!

(素材来源于抖音@健人说)

先来掌握一些简单词句的运用,其中好多词应该滇川渝的小伙伴都懂。

(素材来源于表情包画师@仙仙)

然后再来一点这个小姐姐提到的技巧,不用三句话,就可以学会这个“战斗性强”的方言!

(素材来源于抖音@张梅)

留个小作业给评论区学有余力的小伙伴:

5、来黔地,别样旅程

整个贵州省其实距离成为“网红”还很远,即便是像贵阳这样的省会城市都不一定能在不少“网红城市排行榜”的前列看到,也说明这里还需要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和发现的地方。

(数据来源于21世纪经济网)

网红的标签只是了解各个地方的一个切入口,并非是每座城市的全部。

贵州更像是网红浪潮里的一股清流,接地气应该是对它最好的描述。它让人们放慢脚步感受自然、民族特色,去感受城市变迁、传统的延续,以及街角巷陌人群的熙熙攘攘。

记得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个心动的ta,待到来年樱花开时,就来贵州吧!

点个“在看”点个“赞”

让更多人看到贵州的美!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