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6 07:47:22来源:知日
一家收藏「老房子」的博物馆
江户东京建物园是江户东京博物馆的一座分馆。
和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园内展示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建筑」。

江户东京建物园夜景
1897年,日本翻译出「建筑」一词时,西方主流的三个美术概念「绘画」、「雕刻」、「建筑」已经被完全地介绍到了东方世界。
「建筑」一词的出现,象征着西方建筑的概念正式入驻日本,至此,日本的建筑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型。
民居住宅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侧面。
江户东京建物园,则是了解这样一个时代转型和当时日本最尖端住宅典范的实物教材。

江户东京建物园内的民宅和复原的庭园
从它的名称中,我们也不难推测其中住宅建筑的时间跨度。
众所周知,「江户」本是日本首都「东京」的旧称,东京地区从1603年到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被称为江户。
从江户到东京,即代表着日本历史从近世转入近代。
「江户东京建物园」这座老房子博物馆的时间跨度,基本是从江户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建物园格外重视生活气息,因所保留的老房子基本都属民居住宅,尽量保留、还原了当时的家具家电,故而园内具有一种极强的真实感。

江户东京建物园内的乌冬店
可以说,江户东京建物园成功模拟了近代的东京风貌。
探访江户东京建物园,对于比较当今的日本民居住宅,同时包括当今中国的民居住宅在内具有极强的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代几位日本重要建筑家的住宅,以供读者参考。
大川旧居

大川旧居
大川旧居位于田园都市株式会社开发的住宅区田园调布,是日本大正时代(1912~1926年)理想住宅的代表。
这所住宅不同于日本近代建立起来的和室、洋室结合的两栖住宅样式,整体实现了全洋风。

大川旧居的书房
这也显示出日本大正时代的风尚:比起和洋折衷的观念,全盘西化似乎更为人们所喜爱。
家人关系的和谐,是田园调布之家建造之初所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因此客厅成为中心,并且是最容易到达的房间。
田园调布之家的客厅是敞开式的,相邻房间之间没有狭长的过道,而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不强调分割会客与私密空间。
另外,各个房间通过雁型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全部房间两面采光的可能。整个住宅内部充满阳光,相信曾经住在里面的人定然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前川国男旧居
前川国男是日本近代建筑史上极为重要的建筑师。
其旧居为木造,使这所住宅成为了战时实行『木造建物建筑统制规则』的严格管理下少有的名作。

前川国男的旧居
南面为住宅正面,可以领略其对称结构的安定和优雅。结合中间令人联想到伊势神宫栋持柱的圆柱。
前川国男旧居的外部结构,可能借鉴了日本传统的神社建造结构——「神明造」。
总体来说,前川国男旧居的外部继承传统构造,呈现强烈的和风特点,但步入旧居内部,则别有一副欧风做派。

旧居的客厅
开放的客厅空间,充满令人感到目眩的现代气息。将二层一半以上的面积打开,客厅的上方可以一直延伸到屋顶,最大限度保障了房间的垂直高度。
超大落地木格子窗给房间整体带来充足的光源,更增加了空间的开阔特征。
木格窗的影子,同时也为空间增添了趣味性。
六海小出旧居

小出旧居
设计堀口舍己
建筑时间1925年
构造规模木造二层
如果说前川国男旧居是「外和内洋」,那么小出旧居则可以说是「外洋内和」。
住宅屋顶为大金字塔形房檐的水平线利落地分割了这一金字塔结构。
据说这样独特的外部造型受到了当时荷兰建筑的影响。这样简洁的分割线条还垂直和水平地分布在小出旧居的内部。

小出旧居的客厅
房间内部用色大胆,在当今日本人看来略显浓重的用色,成为小出旧居的基调。
客厅的沙发座椅均使用抢眼的大红色。二层房间虽然大多数为铺有榻榻米的和室,但是颜色也没有使用日本人偏好的低调色系,而是使用了略微明亮的水蓝色和抹茶色。

小出旧居的和室
另外,从大量使用线条切割和明丽大胆的色彩来看,小出旧居受荷兰风格派运动的影响就更为明晰可见了。
这一点从卧室的壁橱设计也可以看出来。
看似普通的壁橱,实则进行了艺术性地分割设计,令人联想到荷兰风格派运动的旗手蒙德里安的作品。
个性化的住宅,与未来的生活
漫步江户东京建物园,总会被园内强烈的时代氛围、略带梦幻色彩的街景所吸引。

建物园内的居酒屋
想必,这要归功于这些个性特征强烈的住宅外观了。江户东京建物园中的这些住宅,因此具有历史和人文的温度。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及的那样,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当代住宅,都有着向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致敬般的标准化趋势。
标准化的住宅极为便利,当然居住也舒适。这样的居住模式,符合当今「效率至上」的高速生活节奏,但也使得都市生活的景观失去了个性。
不过,在人口的负增长之下,这里的住宅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有着重新成为主流的可能。
或者说,比起全盘复古回到过去,不如说是「住宅的个性化」重新成为可能。

图中的看板建筑曾被借鉴到『千与千寻』中
据说,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曾经对这里的看板建筑着迷,每天来这里画速写。『千与千寻』里面多个场景都借鉴了这里的建筑。
宫崎骏把这里住宅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排除,将这些建筑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了虚幻世界的一部分,留在了万千观众的心中。

『千与千寻』所借鉴过的电车
传统与前卫,本是一体。
不论是来到建物园寻访古迹的观众,还是对『千与千寻』里的美景念念不忘的观众,都用审美证明了传统的价值。
也许,当未来的建筑师们来到江户东京建物园,看到的不再是明治维新令日本住宅的转型历史,而是日本住宅建筑的一种新的可能。
Google/photo
符博文/edit
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
点击下图,了解本书购买详情
-------------------------------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