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牛批汽车丨卖“事故车”实锤,被判“退一赔三”,特斯拉并非不可战胜

发布时间:2021-09-27 18:10:03来源:一品汽车

或许是中秋节的原因,上周关于特斯拉“败诉”的案件似乎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事实上,这件事无论对特斯拉品牌还是特斯拉的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可以记入历史的关键时刻。

我们先来简单回放一下这位特斯拉车主的“维权故事”:

2019年5月底,韩潮在特斯拉官网购买了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型号为ModelS,P85轿车,购买时看到官方网站承诺信息“无重大事故,无结构性损伤,无水泡火烧,200多项全车检测,车况良好”等信息。

2019年8月24晚,车在正常行驶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瞬间瘫痪,屏幕跳出5个故障码,提示“车辆无法重新启动”“车辆正在关闭”等信息。后来车辆经过一周检修,特斯拉答复为车辆的大保险,伞阀等零件损坏,需要更换。

出于安全考虑,韩潮认为车辆如此故障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遂提出退换车辆请求,被拒绝。此后便走上了漫长的维权路。有多漫长?从事发到调解,再到一审、二审,共计755天。

2021年9月16日,韩潮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驳回特斯拉上诉,维持原判。(即“退一赔三”)

收到终审判决后,韩潮发了一个长长的微博,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他这一路维权之不易。后面网友的评论留言,也都充满了对他的同情、钦佩甚至惊讶,以及对特斯拉的愤怒。

我们知道,汽车消费中用户维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消费者对法律知识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对汽车知识又知之甚少,再加上双方的信息、实力又严重不对等,因此普通消费者在遇到侵权时,往往选择“吃哑巴亏”,因为维权成本可能比赔偿成本都高。

本案中,特斯拉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如果把时间倒回到2019年,这一年的1月7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建设,3月从工农建以及上海浦东四大银行手里拿到35亿元贷款,12月底这四家银行又追加了5年100亿的贷款。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用时不到一年,让全世界见证了“上海速度”和“特斯拉速度”。甚至,有传言是特斯拉排挤走了蔚来汽车。

特斯拉在享受“超级待遇”的同时,难免会“飘”。

我们看到,特斯拉在明知是事故车的情况下,还故意隐瞒事实将其卖给消费者。而且,在调解、一审、二审阶段,都还为自己的明知故犯来辩解。自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势头”,可以掩盖事实。甚至,特斯拉还拉来清华大学美籍华人教授周青、优车库二手车副总裁徐红涛给自己“站台”。没想到,当终审判决出来后,这两位专业人士也跟着被一起“打脸”。

就在韩潮经历的755天中,特斯拉在中国屡屡被用户投诉、维权。特别是车辆着火、自动驾驶事故、刹车失灵等问题,让特斯拉频频登上“头条”,甚至还出现了车毁人亡的事故。

遗憾的是,类似起火、刹车失灵等事故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方面是不断有车主投诉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方面却又没有独立第三方来检测论证,消费者仿佛陷入了一个安全黑洞,而特斯拉手中的数据似乎也只会为自己的利益“代言”。这些消费者的维权还要用多久,恐怕连车主自己都难以回答。

也许特斯拉真的是“一视同仁”了,因为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在美国也事故频发,目前还在接受调查。就在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主席詹妮弗·霍曼迪(JenniferHomendy)还表达了对特斯拉安全方面的担忧:“我确实认为特斯拉的产品具有误导性,总体上将导致进一步的误用和滥用。我只是希望马斯克能像重视创新和新技术那样重视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与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用户的生命、财产权的尊重,而不仅仅是把中国市场看做是一块“掘金地”。

755天维权,我们不知道韩潮经历了哪些愤怒、困惑,甚至无助,但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即便是能“上天”的特斯拉也并非不可战胜。

END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