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发布时间:2021-09-28 07:35:48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文|网络·图|网络·编辑|译史

最著名的诗词皇帝当属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家破人亡的触目惊心流淌在字里行间。

写诗最多的要算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要知道,在诗歌繁盛的唐朝,全部诗人加起来的作品,也不过才五万首而已。

而文化水平几乎接近文盲的汉高祖刘邦,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却人尽皆知,流传千古,深刻影响着后人。可以说是一举成名的最佳典范!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

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

一天酒酣,席间120人歌唱助兴,气氛极为热烈,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甚至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刘邦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

这首诗抒发了刘邦远大的政治抱负,仅用23个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同时又不失王者风范。

高处不胜寒,谁又能懂帝王将相身肩大任的崇高使命。无数子民和将士的希望寄托在他的手上。明知自己不是神,却也要不得不逼迫自己成为神一样的存在!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生活的文摘馆视频号】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相比上一首的气势磅礴,《鸿鹄歌》却是一首忧心忡忡、充满无奈的歌。

据《汉书·外戚传》云,汉高祖刘邦因为嫌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但因吕雉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因此高祖作此歌劝慰戚夫人,以说明无力更换太子的道理。

生在帝王家,本就没有平民百姓那般自由自在。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世俗间的种种约束……

普通人大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帝王将相却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只能在森严的皇宫度过此生。

我们有幸生在和平的时代,虽然远离了炮火连天的岁月,不受深宫后院的牵绊,生活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们虽不用成为任何人,但也应坚持做自己,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生活一腔热爱,过平凡却不失乐趣的人生,也挺好!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