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教育部:“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几种家庭(早读早受益)

发布时间:2021-09-28 10:34:10来源:家长慧

点击上方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好物分享】今天慧姐推荐大家购买→点击查看详情

以下为正文:

慧姐说

“双减”政策开始后的第一个学期过去一个月了,不知道学生和家长们有没有感受到一些变化……

这次“双减”,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官方说法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有不少家长拍手叫好,因为以后再也不用给孩子报班了,孩子的学习都归学校管,自己成甩手掌柜,只要静待花开就好。

如果这样想,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孩子学习的质量,双减后,更要靠家庭的环境、孩子的自觉。

9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文章《“双减”政策落地,有担当的家长这样做!》里面就有提到:

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三者中间,家庭才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真正土壤。

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家卢梭曾言:“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础是家庭。”

“双减”环境下,家长更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

一个孩子将来出息与否,往往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十年之后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来自这些家庭,你别不信。

重视教育的家庭

董卿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有的家长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从来不见他们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你能指望一对爱打麻将、爱玩手机的父母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吗?

当然不能。

清华才女武亦姝的父母,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孩子放学回家后,父亲主动拿起书来,陪她一起阅读;母亲在陪女儿读书作画中也提高了自身技艺。

他们还在平时的生活小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也会在假期带孩子四处旅游增长阅历,并鼓励她把所见所得写成日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浸入式的学习成长环境,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方式。

说一万遍“你应该怎么做”,不如以身作则给孩子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这样的亲子教育才是深入而有效的。

说到底,父母对于学习、对于教育的态度,才是给孩子最有份量的爱,关乎着他们一生的命运。

如果不希望孩子在学校碌碌无为,那么这份重担,父母就必须挑起。

不过度溺爱孩子的家庭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爱有时候也是一种伤害。”

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李天一事件吗?

知名歌唱家李双江老来得子,过度溺爱孩子,常人无法比拟的优渥环境反而把孩子培养成了伤害他人的“坏人”。

因为涉嫌殴打一对夫妇和轮奸一名女子,这名“叛逆”的少年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尽管父母一再道歉,但因为犯下的罪行太过恶劣,李天一最终在监狱中度过了宝贵的少年时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为所有疼爱孩子的家长敲响了警钟,在教育孩子中过度溺爱很可能会将孩子推上悬崖边。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如果一味地呵护、溺爱孩子,那孩子将会成为父母一生的负担,不溺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有爱的家庭

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表示,当人的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一出生,最先接收到的爱意就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

家和万事兴。如果在有爱的家庭里,家庭和睦,孩子在爱和快乐的氛围里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会有温暖明亮的底色。

相反,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也会让孩子柔软的心灵变得寒冷坚硬,让孩子明媚的生活变得黑暗无光,甚至对世界都充满绝望。

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没有了爱的家庭。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在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爱。

不乱发脾气的家庭

俞敏洪说过:“父母控制情绪,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沟通,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才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

慧姐儿时有个要好的朋友,她的母亲是出了名的疼爱孩子,为人也热情大方,就是有一个暴脾气,总是不顾场合发作。

有一次在她家做客,因为去的突然,朋友的房间还没来得及收拾,伯母便突然怒火中烧不停数落她这么大了还不会收拾房间。

一开始朋友还挂着尴尬的微笑,后来随着她母亲的数落渐渐红了眼眶。

我突然就懂了,为什么她有时候会说:因为我妈的坏脾气,她给我再多的爱我也没办法感激她。

儿童心理学家说:“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那种极端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研究表明,小孩子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都不太能接收所谓的观念,只能接收到表象。

一个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年幼的孩子都看在眼里。

父母情绪上的稳定,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不乱发脾气的父母,家庭更是一派祥和,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是温软谦逊。

讲究规矩的家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人不能过分循规蹈矩,但是一个人不能随意破坏规矩。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如此,规矩就是福气。

梁启超说过一句话:“与其跟孩子讲道理,还不如给立规矩。”

很少有人知道,梁启超小时候也是一个撒过谎的孩子。

他之所以能养成诚信的品德,是因为幼年时母亲给他立的规矩。

并且,也是因为母亲的这次教诲,他将讲究诚信这个教诲记了一辈子,后来又将这个家训,传给了他的儿女们。

在亲子之间,订立规矩能够帮助维持家庭和睦,例如相互之间必须尊重,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对方身上;例如制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规则等。

如果忽视规矩,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为所欲为,孩子就会像蓬草一样,只会弯曲生长。

孩子一旦没有约束力,便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正确与否,容易从小就没有是非观念。

真正爱一个孩子,不是放开风筝让他肆意飞,而是要牵紧手中的线,才能让他飞得更高。

“双减”时代的来临,有人戏称:补习时代结束后,拼爹、拼妈时代要来了。

撕下课外培训这块遮羞布,家长再也没有将孩子假手他人的借口,与其被动接受这一窘境,不如从现在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

在家庭教育中有句用烂了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要改原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

教育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要想有好孩子,先做一对好父母,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努力。

另外,也欢迎大家欣赏中小学生的原创作文,给小作者一个点赞鼓励。点击阅读:

点击家长慧菜单,了解最新资讯,获取免费学习工具,不定期福利发放。长按二维码查看更多(如下图)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