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9 15:54:41来源:小新说车
紧凑型家轿最近热闹不断,话题车型先后上线。作为汽车编辑,过去几个礼拜一直在各个试驾活动之间来回蹿台。面对同样的市场、重合的价格区间、相似的用户群体,有实力的主机厂都对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想要什么有独到见解,各有玩法。作为体验者,车开多了,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各台竞品之间思路上的和而不同。别克威朗的第二代车型威朗Pro,和本田的第十一代思域,两台先后试过的合资紧凑型家轿,很值得拿出来分享一下。
都知道十一代思域造型“雅阁化”了,收敛运动激进感,为舒适和家用做了更多的考量,不再强调那个“平民轿跑”的形象。这就像是毛头小子开始懂得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反倒是别克威朗Pro的GS车型,在上市前玩出了不少改装的花样,让人有了点和以往沉稳的别克品牌形象不一样的感觉,像居家暖男穿起一身潮牌。
此消彼长的背后,其实是相似的逻辑——年轻运动和舒适精致两头兼顾,均衡是王道。既要又要,这就是现在乃至将来,年轻人对一台紧凑型家轿诉求的共识。
为了这种“均衡”,思域首先就对原先个性奔放的外形做了均衡,带来了这个被不少人说“没内味儿”的前脸。但好在,从它的车身比例,依然能感受到运动好手的自我追求。A柱挪后、引擎盖边缘降低,保有低矮且修长的车头视觉。这种比较古典的运动气质,还是值得欣赏的。
威朗Pro其实是采用类似的设计思路,通过匀称的身材和细节的点缀展现运动气息。比如车尾没有夸张的线条,但是造型短促有力,像没有一丝赘肉的运动员穿着紧身衣的感觉。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手法,比例运动才是真的运动。
但又不同于思域靠弱化的设计来满足需求不同的消费者,威朗Pro靠着普通车型来满足多数年轻家庭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后,还有GS车型来满足那些被十一代思域前脸劝退的个性青年们——专属的熏黑前唇、轮圈,黑色窗框、后视镜、尾翼,红色刹车卡钳等,赋予了威朗ProGS更明显的战斗气息。
同时,这些点缀也真实地为性能表现和驾驶体验服务。前脸的空气动力套件能有效降低风阻,前轮拱两侧的导风槽在高速行驶时可以更好地冷却降温、保证刹车性能。定风翼和后挡风玻璃的夹角经过精心设计,带来最好的车身稳定和下压力表现。比那些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运动”车型认真严谨了许多。
这种双车差异化的设计方式,其实十一代思域也是有的,“燃”字辈车型在造型上做了相对其他配置更运动化的处理,采用更多熏黑设计。只是改动不多,所以视觉效果提升比较有限。燃了,又没有完全燃。但无论如何,威朗Pro讨巧的双车设计,和思域均衡之后依然运动的比例感,这两台车的外观造型放眼同级别,依然称得上形象鲜明,是能够迅速点燃人们驾驶欲望的。
抛开外在,驾驶欲望这个感觉,核心还是动力表现。两台车的动力同级都是顶尖水准,但给人的体验不太一样。
十一代思域取消了十代的1.0T三缸发动机,全系搭载1.5T四缸发动机,但采用了高低功率调校。就低功95kW、180N·m,高功版134kW、240N·m的数据表现来说,性能是有小幅提升的,而且高功率版还增加了排气侧VTEC。
只是新思域整车比上一代重了67kg,参数优势和重量功过相抵,所以加速成绩区别不大。区别在于,十一代思域的动力更加注重前段的表现,响应更加迅速,体感上油门更加跟脚,开起来更轻松。
威朗Pro在动力上的升级相比思域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全系都搭载通用最新的第8代Ecotec1.5T四缸发动机,不分高低功。35MPa高压直喷系统、电动放气阀涡轮、全可变排量机油泵等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相较上代提升了26%,最大扭矩提升了8%。135kW、250N·m的数据表现相比高功率版的思域还略胜一筹。
两台车采用的都是CVT变速箱,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但别忘了均衡这个大主题,作为本质上的家轿,动力参数和平顺省油同样重要。思域和威朗Pro的百公里油耗水平都在6L左右,除了先进的发动机电气化技术带来的燃油经济性提升,变速箱的功劳不小。更何况,并不是说CVT就一定和运动毫不沾边。威朗Pro特意采用钢链式CVT,它的传动比钢带式更直接,动力响应更好。实际开起来的感受,威朗Pro的动力有着和账面表现相符合的生猛。与思域爽在油门头段的体验不同,威朗Pro最爽快的是中段提速感,油门响应几乎无延迟,算是我近期开过最过瘾的CVT了。
激发我驾驶欲望的另一方面,源自车的转向手感。说威朗Pro的转向手感是同级最佳都不过分——轻轻晃动方向盘,威朗Pro的车头会马上做出反应,而且有种紧实、Q弹的回馈手感,就好像手掌能直接和前轮接触一样。这种反馈感让人非常有信心把车开快,爱开车的人是无法拒绝这种感觉的。思域的方向盘手感表现并不差,比例均匀,手感轻巧,风格高级而且细腻。但要说营造运动感、拨动驾驶欲望,威朗Pro赢。
这两台车的好开、爽快,其实是符合预期、意料之中的。但作为一台家轿的角色,车内体验是需要被认真对待的重头戏。尤其对思域来说,十代思域车内高级感的缺失,是必须要在这代车型上被着重优化的。可以感受得到,新思域的车厢用料和隔音水平有了不错的提升,实测比老款在各个速度段都要安静3-4分贝。用料也比上代车型更有诚意,蜂窝状的中控饰板和拨杆式的空调风口旋钮,视觉和手感上都不错。基于此,确实可以说新思域在舒适性和车内质感上有了比较均衡的表现。但这种“均衡”,毕竟是相对上代的基础而言的。
威朗Pro是新秀,但别克在车内质感方面是老手。隔音水平不需多提,内饰扎实的软质用料、麂皮座椅的舒适体感,以及细节处缝线的手感和视觉效果,即便是造型个性鲜明的威朗ProGS车型,车内也秉持着到位的舒适和精致感。主驾享受驾驶的时候,不能委屈车内的其他人忍受廉价的用料和糟糕的乘坐感,威朗Pro显然是充分总结过思域的经验教训。
甚至可以在它的后排座椅感受到mm理念的精髓——威朗Pro的车身数据不算很亮眼,1786mm的宽度和2700mm的轴距都略小于思域,但车内实际乘坐的空间很大。
官方数据,威朗Pro的乘客有效头部空间有960mm,后排的腿部空间也有960mm。实际体验下来,175cm左右身高,后排腿部空间在3拳以上。威朗Pro和思域的轴距差异完全没有体现在乘坐空间上。而且后排座椅中间头枕可调、地台隆起很小,显然在设计时有仔细考虑后排满载场景下的乘坐感受。
像这样比着几拳几指丈量空间,多少算是从上一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习惯。玩着触控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入座后最会挑剔和审视的,恐怕该是那块中控屏幕。一个只能当手机架背景的大屏,就是平添累赘。
本田显然已经知道国内的年轻人对智能科技要求苛刻,在全新思域上是带来了十足的诚意。9吋的立式屏幕大小合适,触控反应有提升。引入了最新的互联系统,除了更清晰的菜单逻辑,还支持车内网联甚至是OTA升级。心意到位了,奈何互联系统的功底实在太薄,功能性上没有再多其他值得展开,CarPlay也依然迷之缺席。
对年轻人来说,互联系统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无限接近于手机。自带高德地图、酷我音乐、考拉FM这种常见应用。系统支持OTA,软件版本能实时升级,就像手机app一样,始终保持最新版本和在线资源音乐、地图资源。威朗Pro的eConnect3.0意图就是在车内替代手机的角色,把你习惯用的导航软件、音乐娱乐,全都无缝衔接进中控大屏里。当然CarPlay和CarLife映射也还是支持的,有备无患。
另外,地图界面投影仪表、驾驶时可以动态显示车辆周边情况(有点类似特斯拉的界面),甚至是车门开闭、亮灯这些车辆自身的变化都能实时显示出来。威朗Pro这块双10.25吋大联屏集成了丰富的交互功能,不是为了视觉冲击而傻大。
如开头所说,对于紧凑型家轿,现在乃至未来的市场环境是追求均衡,也就意味着要抛弃过于极致的东西。说过了思域和威朗Pro为此而做的努力,最后自然也要说说那些被放弃的东西,比如前文没有提及的两台车的悬挂表现。十一代思域的悬挂比10代软,侧倾更大。威朗Pro的瓦特连杆,在激烈驾驶时也让人觉得不够尽兴,它们底盘的取向都是朝着舒适的方向走的。虽然动力给够,但操控乐趣毕竟是少了。
市场需求如此,但每一代人里总会有一群更愿意表达自我的年轻人,这也正是威朗ProGS车型的不可替代性。虽然内在仍是实力均衡的家轿底色,却难得地带来了这个级别最好的运动氛围,旗帜鲜明地允许车主彰显个性。思域有了“大人”感,好在威朗ProGS还有年轻的脸。
造运动型A级轿车真挺不容易的,车企们一面要把车子造得好看好开,另一面又要尽可能把实用性、舒适性做好。这中间的尺度如何拿捏,靠的是长期的经验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及出色的设计和工程实力。所幸,十一代思域和威朗Pro、威朗ProGS,都交出了力所能及的最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