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别再谈国剧尺度了,这部剧暴露了观众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09-29 09:55:28来源:毒药

谈起悬疑剧《逆局》,尺度成了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配合爱奇艺“出海”的东风,《逆局》在尺度上有些“逆天”。

国产刑侦剧,向来是“戴着镣铐跳舞”。

用另一把钥匙打开镣铐的《逆局》,带给了我们另一种震撼与奇观。

01明尺度

尺度分大小,更分层次。

《逆局》至少有明暗两种层次的尺度突破。

此剧的明尺度:孕妇连环被杀、暗网、直播杀人、性癖……

这些感官刺激不是秀下限,而是与娴熟的叙事技巧高度结合。

毒药君刚批评完《双探》拉垮的双线叙事,《逆局》则树立了正面的例子。

故事A线,菜鸟刑警任非侦查连环杀人案。

凶手作案手法极为残忍,每次都将受害者分尸。

更蹊跷的是,法医从遇害女性的尸体中检测出XY男性染色体。

只有两种可能:

死者要么是阴阳人,要么是怀有男胎的孕妇。

故事B线,推理能力逆天的律师梁炎东(周渝民饰),因被诬陷性侵杀人而入狱。

一心想证明清白的他,上演了周渝民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但“救赎”并非越狱,他试图与狱外的菜鸟刑警联手破案。

你帮我翻案,我帮你破案,此番设定够巧妙。

双男主还在角色功能上文武互补。

梁炎东是“文”,他在狱中秀了一把推理智商。

连环案中,死者无外伤,并且尸体都缺失了下腹部,即子宫的位置。

梁炎东推测凶手是女性。

凶手可能曾经流产或失去孩子,并且没有得到真正关心,因此产生了报复心理。

随着又一个孕妇差点遇害,逃离现场的女凶手印证了梁炎东的推测。

刑警任非则是“武”。开片不久,他在案发现场跳江,打捞漂远的尸块。

游到近处,他又被腐烂的尸块恶心到反胃。

表面冲动、刚直的任非,其实是通过全力破案,战胜创伤的过往。

这牵涉到双男主之间的前史纠葛。

闪回中交代任非是多年前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中,被害者的遗孤。

而梁炎东与那起案件也有隐秘的纠葛。

双线叙事,就这样通过新案旧案,紧密交织在一起。

故事更是在新一起杀害孕妇案中,迎来高潮。

此孕妇遇害后腹部还在,梁炎东推测,这应该是一起模仿作案。

果然,通过解锁受害孕妇的手机,警方发现死者生前一段大尺度性爱视频。

警方顺藤摸瓜,黑进了一个暗网App,App上发布的全是些变态需求。

正当警方追踪到嫌疑人ID时,对方发来视频邀约。

在场唯一一位女警官,只能硬着头皮开聊。

接着,女警察假扮孕妇,深入虎穴,钓凶手上钩。

结果执行任务时,信号断线、女警察被绑,凶手高举电锯准备直播分尸女警。

这段高潮迭起的戏份,采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

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整部剧大案串联小案,新案呼应旧案。

靠过硬的故事,《逆局》在尺度的边缘游刃有余。

02暗尺度

《逆局》比明尺度更大胆的,是它深触各种社会议题的暗尺度。

比如性侵案,以及性侵案受害人家属的心理与犯罪问题。

梁炎东在狱中,发现周围的犯人接二连三地被杀害。

而这些死者,皆因性侵入狱。

身处危险的梁炎东,又被栽赃狱中杀人。

此时他再次用神级推理,给出了不在场证明。

而真正的凶手则指向狱中的杂役田永强。

田永强因重伤性侵女儿的富二代,被判故意杀人罪,服刑20年。

而他的女儿小旭则在受辱后跳楼轻生。

作为父亲,田永强打算杀光同一类型的嫌犯。

他对梁炎东说:我只是想让小旭知道,我们不是弱者!

这样的杀人动机,才在真正刺探社会人心的“暗”尺度。

又比如,公权力内部的真实运作机制。

剧中,警队内部,常常因观念不和,破案不顺,互相破口大骂。

队长甚至带头献出“国骂”。

这在大陆刑侦剧中,是要被“消音”的。

而梁炎东与刑警的“警匪”联手破案,剧里剧外,都在试探红线。

不仅如此,剧中甚至还出现了警匪联手作案。

在杀害性侵犯案件中,田永强并非唯一嫌疑犯。

监狱管理主任曹万年是其同谋。

曹万年的老婆曾遭遇性侵,他的犯罪动机和田永强如出一辙。

这些暗尺度,不是博眼球。

而是让观众在“情”上,与事出有因的犯罪者达成共情。

也让观众在“理”上,理解法律也有照耀不到的至暗深处。

古人说:徒法不足以自行。

罗翔老师也说:“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冲突不断的,法律就是解决这些冲突。

但是在解决冲突的时候,法律有可能会制造新的冲突。”

如果说《逆局》的明尺度,是提供视觉刺激。

那么,它的暗尺度则是让我们理解社会人生的复杂性。

03另一种奇观

禁锢重重的国产刑侦剧,在明尺度上,已有长足进步。

在国产刑侦剧草创时代,以《红蜘蛛》为代表,各种血腥暴力的大尺度画面霸屏一时。

因为制作技术的进步,如今刑侦剧的视觉尺度远胜当年的五毛特效。

只不过,在暗尺度上,国产刑侦剧又进步多少呢?

2000年初的《黑洞》,聚焦打黑反腐话题。

2001年的《黑冰》中,女警察掉入了毒枭的爱情陷阱。大反派一角,被诠释得“善恶难辨”。

当时的观众甚至一度难以接受反派的“美好化”。

20年过去了,《黑冰》豆瓣评分高达8.0。

《黑冰》确实是揭露人性幽暗的经典刑侦剧。

这样的题材,放在如今,恐怕在策划阶段就会被果断毙掉。

国产刑侦剧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

彼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

其核心精神,一是让涉案剧退出黄金时段,二是严把审查关,三是在立项时对涉案剧进行数量上的控制。[1]

以2010年为例,全国仅30部刑侦剧通过了立项申请。[2]

这与刑侦剧草创时期的井喷之态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毒药君认为,对刑侦剧的某些限制,是有必要的。

比如说,刑侦剧呈现出犯罪过程过于公开化和细致化的趋向。

《逆局》中,未破的连环杀人案导致了反社会人格者模仿杀人。

这里存在一层俄罗斯套娃,即《逆局》会引起现实中的反社会人格者模仿作案吗?

并不是没有先例。

早年李杨导演的电影《盲井》盗版横行时,就有民工模仿片中杀人换钱的犯罪手法。

其实,影视本不应该承担这么多。

正如导演昆汀的妈妈对他所说:这只是一部该死的电影。比起电影,我更怕你去看社会新闻。

但是,放开刑侦剧的尺度,一定是配合分级制而言的。

中国影视剧迟迟等不到的分级制,与审查制度一起,构成了一把双重镣铐。

创作者在镣铐中跳舞,尽人皆知。

而凝视镣铐之舞过久,观众受到潜移默化的规训,更加可怕。

以《逆局》为例,此剧被吐槽的硬伤很少,但有一个“软伤”,却暴露了观众的秘密。

不少观众抱怨《逆局》的台湾口音,太过出戏。

这背后关联着国产刑侦剧“方言的消失”。

在90年代的刑侦剧《12.1枪杀大案》中,我们还能听到地道的西安话。

剧中的警察角色均由当时的办案刑警本色出演。[3]

本土与乡音,让一群非职业演员撑起了这部神剧。

但是,2009年后,刑侦剧中方言消失。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中也是清一色的普通话。

毒药君想起乡土作家贾平凹不说普通话的原因:普通人才说普通话。

刑侦剧中方言的消失,代表了潜在的规训。而如今,我们都成了贾樟柯电影中不识乡音的新一代。

不止是方言,刑侦剧甚至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

最近的《逆局》《双探》,都各自虚构了一座乌有之城。

营销团队引导观众去猜虚构地名背后的真实城市。

但是,以地名虚构为特征,国产刑侦剧的叙事氛围日渐悬浮。

这与此类型追求真实的类型特点之间,相冲相克。

于是,口碑极佳的《逆局》,也出现了这种奇观:

剧中,在一座虚构之城里,警察和罪犯用力说着真实的台湾音。剧外,大陆观众嗑着瓜子,取笑台湾腔。

毒药君希望如《逆局》一样的佳作能多一点。

更希望上述的奇观能少一些。

参考资料:[1]我国刑侦电视剧创作研究,迟爽,2007

[2]国产刑侦剧进化论,烹小鲜,2019

[3]国产刑侦剧,兴于真实,毁于“烧脑”,新周刊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顺手点个在看和转发到朋友圈吧~

(看推荐影片请添加此号,有最新电影、话剧、图书,线下电影活动等多重福利相送!!!)

扫一扫,更多福利等你~

“毒药”欢迎读者来稿,主题方向包含综述梳理、热点评论、影评等,一经采用,稿酬优厚,另有电影票、精选好书等福利相送。稿件投递邮箱:

214952621@qq.com

商务联系微信:muzichichu

-THEEND-

对谈大咖

———

|||

|

深度解读

———

|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将[毒药]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就能更及时地

接收收到我们的推送啦

↓↓↓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