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复旦教授火了:你加班的苦,加薪治不好

发布时间:2021-09-29 09:59:09来源:新世相

“我们这代人,真是尝尽了工作之苦。”

——我相信需要每天上班的人,都有过这种念头。包括我自己。

创立新世相5年多,我经常打开微信后台,在不断刷新的读者消息里,看到下班的、没下班的人们,倾诉着工作的苦恼。

工作日下午3点,是困倦、摸鱼的高峰;

吐槽同事的跟吐槽客户的一样多;

深夜则是怀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高峰;

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往往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候;

连续加班的人留言感叹号最多,说辞职的也最多……

我经常会想,大家处在完全不相关的生活里,你在北京的办公室对着电脑,他在海南的写字楼里开会,而我们同时都觉得,工作真苦。

最让人觉得折磨的是,这种感受好像不会有尽头,升职加薪,或者换一个工作,都无法彻底解决——总会有新的苦头要尝。

「工作之苦」,TheSorrowsofWork.

我们似乎从来没好好地去总结,它本质上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

工作几乎是每个人每天最主要在干的事情,可每个人提起工作都那么疲惫。

每个人都觉得加薪升职是工作的好结果。但在短暂的满足后,每个人又继续痛苦。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和公司的同事xixi聊天,她是我们公司公认的特别有执行力、对工作有极高热情的人。

可她说,升职给她的快乐不超过8小时,她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生活的工作机器。

我在听到她这番话时,一时间甚至想不出一个能帮助她的具体建议。

如果你是职场中失意、疲惫、被消磨的大多数,你应该很能理解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曾经说,年轻人躺平只是因为不想做拉磨的驴。

刚开始工作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要干出什么的倔劲,只是慢慢地,创造力就被环境消耗光了。

但必须面对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要工作70岁才能退休。

也就是说,你大概率会与工作共度至少三分之二的生命。

如果工作有可能是人生占比最大的事,那我们的感受就不应该只是苦。

如果工作是我们难以躲避的生活重心,我们该让它更有意义。

我们起码得从苦中获得些什么。

接下来我要认真地问你两个问题,这是我们消解工作之苦的第一步:

你觉得你的工作给你带来个人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了吗?

你知道自己做的工作产生了什么价值吗?

千万别觉得问题不实际。

你有必要去追问自己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因为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占据你人生大部分时间,所以它不仅仅该解决财务问题、技术问题……

它还应该解决你的精神追求问题。

我先说解决这个问题能带给你什么。

你会在工作中找到快乐。

你会更从容地面对工作带来的消耗。办公室政治、各种无效的沟通、耗费精力的拉扯……

你会在快速起落的时代里,拥有沉静的内心。很多痛苦并不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来自把幸福感建立在相对性里。

你很可能找不到一个不苦的工作。

但你可以找到让自己工作起来不那么痛苦煎熬的方式。

具体如何去面对和消解「工作之苦」?

这也是我和同事这一年来带队在做的事。

我们邀请到了复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一起前前后后聊了很久,最终完成了这门视频+图文课程:

《工作之苦》,从文史哲角度探讨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梁永安教授对城市化、中产化、青年问题有长达几十年的研究,既有经得起验证的学术理论,又有饱含生活智慧的优美讲述。

一开始,我们还担心文史哲角度太抽象了——“生命重建”、“人生终极命题”,比起“升职加薪”、“月薪五万”、“30天从入门到精通”这些描述,显得不务实和飘渺。

但事实上,哲学追问是非常、非常有效的。

梳理内心与世界的关系,是大多数现代人缺失的根基。当你确定了自己核心的精神追求,才敢去放弃,才敢去选择。

不要做一个为了生产而运作的机器,要做一个为了找到意义而创造价值的个体。

下面是梁永安教授《工作之苦》的先导视频,很值得你听。

点击观看视频

我提前听完了前7课。收获的不是具体的工作、管理技巧,而是重新理解「工作」这件事的思路,实打实的启发。

下面是详细的课程介绍。它曾经帮助了我,我希望它也能帮助你。

复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工作之苦》的主讲人。

他研究了几十年城市化、中产化、青春化的课题,他还是最懂年轻人、最能与年轻人共情的明星教授。

在B站,他的如何看待年轻人躺平的视频,播放量70万。他的关于青年职业选择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万。

他的理论戳中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金句每天都在被数万人转发。

同样地,在我们一起推出的《工作之苦》课程里,他对内卷、大城床小城房、小镇做题家等一系列概念,做出了同样精彩的论述:

这不是升职加薪的秘籍,也不能解决办公室里那些具体的挫折,但一定让你理清楚自己的动力和价值。

我们梳理出了人生中30种工作之苦,共分为30节视频+图文课程。

为了你更好地代入,每一小节都选用了具体的工作抉择和生活场景,全部来自新世相的读者提问。

固化之苦:存够多少钱才配裸辞?

孤独之苦:办公室政治,无法融入怎么办?

煎熬之苦:上班如上坟,是不是该离职了?

幻灭之苦:发现自己的工作只是在实现老板的价值,怎么办?

……

你可以上下滑动图片,查看完整大纲。

滑动查看大纲

对于这些困扰你许久的老问题,梁永安教授给出了足以打开你想象力的新颖、扎实的解答。

你也不用担心这门课听完就忘。

我们为每节课都配上了详细的随堂笔记,里面是归纳好的要点、分析和金句,你可以随时随地回看内容。

笔记里还有延伸阅读,我们为每节课都推荐了文艺作品和选段摘录,帮你深入理解。

你会在这门课里得到陪伴与成就感。

我们设置了打卡机制,除此之外,你还能通过觉醒提问反思自己的处境。

佛系、躺平、打工人、内卷、社畜、搬砖……这些网络流行语背后,好像都透着工作的苦。

如果你是以下群体中的一员,这门课程将对你有很大的启发:

面临从学校到职场过渡的年轻人;

正在职场中失意、疲惫、被消磨的大多数;

不适应职场生活但是又想寻求改变;

心存诗和远方,但在现实中摇摆的年轻人;

步入职场落差感较大的年轻人;

他人眼中的“小镇做题家”……

这一年来,我们与梁永安教授对工作之苦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最详尽的梳理,就是为了你能得到以下收获:

你能获得解读工作问题的全新视角,从文史哲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中国青年面临的困境。

你能理解工作之苦,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明白怎样的工作之苦才是有价值的,我们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你会收获人生的精神补充剂。通过文学、影视为精神提供后备力量,探索自我。

你能够进行生命重建,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份苦你尝过,这份苦,我们想帮你解决。

从今天算起,课程首发三个月内,你都能享受课程五折优惠。原价199元,优惠后99元。

你将收获30节视频+图文内容,每周更新1-2节。

购买后,你能永久学习、回看课程。

人的思维很奇妙。三五年的工作之苦你能忍受,但把时间拉长到60年、70年,你反而更需要、也更愿意去思考工作的意义,也更有力量去追寻它了。

你可以再问自己一次这两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工作给你带来个人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了吗?

你知道自己做的工作产生了什么价值吗?

只要你决心面对工作之苦,你就不会再白白受苦。

正如梁永安教授所说:

“我们今天的年轻人,离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一步之遥。

今天,我邀请你一起跨出这一步。”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购买须知:

1.本课程包含30节视频/音频+图文内容,首次更新7节。

2.本课程每周更新1-2节。

3.本课程定价为199元,首发3个月半价,99元,订阅成功后,即可永久性学习该课程所有内容。

4.购买课程后,关注「光之来处」公众号,点击去学习,可在微信随时学习。

5.用户可通过公众号“光之来处”进入课程,若有任何疑问可在公众号“光之来处”留言,客服将于工作日10:00-19:00回复。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