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30 20:42:17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前言
近10年来,全球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增加了近50%,死亡人数增加了32%。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黑色素瘤的相关死亡人数将增加20%,2040年将增加74%1。化放疗曾是晚期黑色素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有效率低,5年生存率不到5%,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改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靶向和免疫等新型治疗药物不断涌现。自2007年CSCO黑色素瘤专委会成立,第二年就推出了CSCO首部黑色素瘤专家共识,以后每1-2年改版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CSCO黑色素瘤诊治指南。指南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中国人群特殊基因背景及发病特点,秉持以中国人群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理念,《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目前成为了全球首个按照黑色素瘤不同亚型(皮肤、肢端、黏膜)来进行治疗推荐的指南。
2021年CSCO新版指南结合中国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中国人群用药方案推荐也做出了相应的更新调整。
一
双靶再添中国新证据
推荐等级上调
2021年最新发表于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的中国人群数据提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治疗中国1线治疗的ORR达到86.7%,中位PFS为11.2个月,中位OS为24.0个月。与高加索人群保持一致,客观缓解率甚至更优2。
基于此证据的更新,2021年CSCO指南对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在BRAF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推荐,无论皮肤、肢端型患者均为I级推荐。
而在辅助治疗方面,结合COMBI-AD的结果及在中国正在开展的针对肢端患者辅助治疗的PAC研究,2021年CSCO指南针对BRAFV600突变的III期黑色素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推荐,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方案新纳入肢端辅助治疗中I级推荐,且新纳入黏膜辅助治疗中III级推荐,皮肤型患者延续I级推荐。
二
考虑PD-1单药治疗在中国人群中应答
率情况免疫治疗推荐PD-1联合方案
免疫治疗在中国和欧美患者中存在较大差异,西方的高加索人种主要以皮肤黑色素瘤为主,肿瘤突变负荷(TMB)较高,免疫单药治疗疗效较好,而我国的黑色素瘤患者以肢端和黏膜多见(图1),这两种病理类型的基因突变以结构变异和增多为主,TMB通常较低3,免疫治疗单药效果不佳,因此得考虑免疫联合治疗方案。郭军教授在ASCO口头报告的Ⅰb期研究中显示,特瑞普利单抗+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黏膜黑色素瘤,ORR达到48.5%,中位PFS为7.5个月,中位OS为20.0个月4。基于此项研究,2021年CSCO指南在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治疗Ⅱ级推荐中延续了特瑞普利单抗+阿昔替尼方案作为II级推荐方案。
图1.中国vs.高加索人黑色素瘤发生情况
三
总结
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极具中国特色,其分型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肢端及黏膜型患者占比较高,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中国临床经验及循证证据的积累使国际黑色素瘤学界也开始逐渐认识到,非皮肤来源的黑色素瘤治疗模式是不同的,我国黑色素瘤的诊疗应充分考虑中国患者治疗需求和实际情况。目前全国的黑色素瘤学者和医生正在开展多项肢端和粘膜亚型的相关临床研究,期待这些研究结果的早日公布,为中国和全球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规范和模式。
参考文献
1.GlobalCancerObservatory.
2.MaoL,etal.FrontOncol.2021Aug24;11:720044.
3.2021CSCO指南.
4.2021ASCO.Abstract10007.
MCC号TMM21092649有效期2022-09-29,资料过期,视同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