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毛岸英新婚一年牺牲在朝鲜战场,3年后妻子才知道真相,毛主席多次劝她改嫁

发布时间:2021-10-01 22:21:46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丹颜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点击上方观看精彩视频

最强国产战争片《长津湖》,终于来了。

影片讲述了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也是朝鲜战争的节点之战。

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中,

打得美军王牌师溃不成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185分钟的电影,不少观众“忍着泪攥着拳”看完。

这场战争,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14万英雄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

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群可爱的人,不应被忘记。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炮声隆隆,年轻英俊的军官,被炸弹的气浪高高冲起,

他的身后纸屑纷飞,一片火海……

这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牺牲的场景。

1950年11月25日上午,

美国空军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

突然飞临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上空,

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

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他也是毛主席家中第六位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

01

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

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

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一直被压着,直到一个月后,毛泽东才知晓。

整整3分钟,毛泽东一言不发,含泪颤抖着拿起桌子上的烟,火柴盒明明就在兜里,可怎么也摸不到……

良久,他才声音沙哑地说:“没关系,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是的,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但命运并没有因此而特别眷顾他,相反地,却给了他种种磨难。

1922年10月24日,29岁的毛泽东迎来了他与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对长子的到来,毛泽东欣喜不已,为他取名岸英。然而,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必须东奔西走,与妻儿更是聚少离多。

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那一天正是他8岁生日。妈妈被押赴刑场时,毛岸英抱着妈妈的腿死死不放,他知道,妈妈这一走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兄弟俩住在破庙里,冬天用报纸和茅草做铺盖。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那段回忆是毛岸英心中最深的痛。解放后,他陪新婚妻子刘思齐去影院看电影《三毛流浪记》。电影结束,人都走空了,毛岸英仍沉浸在电影情节中无法自拔。他的经历与电影里太相似了,三毛所吃的苦他都吃过。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国际儿童院,毛岸英成长很快,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和儿童院所在的列宁区区团委委员。

战事吃紧,经费紧缩,每个孩子只能领到半斤黑面包,他就带着孩子们在儿童院里种菜“自给自足”;冬天儿童院燃料不足,他们在零下20摄氏度的森林里搭起帐篷,伐木、劈柴、做木匠活、打弹药箱子……

此时的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常眺望西北方,惦念着儿子。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看了一遍又一遍。

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毛岸英亲自给斯大林写信要求上战场。军校学习期间,毛岸英终于如愿以偿参战,他冒着枪林弹雨,奔赴欧洲战场。

回国前夕,斯大林接见了他,送给他一支手枪,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奖赏。这支枪毛岸英珍爱无比,直到牺牲时,还带在身边。

02

他们的缘分只有一年,

她却用了一辈子想念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此时这对父子已经分别了19年。

父子俩只在一起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还让他到劳模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毛岸英很快适应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不到一年,就学会了全套农活儿。

在延安,他遇到了一生挚爱刘思齐。

这个眼睛明亮、笑容温暖的姑娘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目光。两人聊起童年经历,毛岸英吃惊地发现,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曾和母亲一起坐过牢,流浪过,刘思齐的父亲也为革命牺牲了。

起初,对这段感情,刘思齐有些不确定,他是留洋归来的天之骄子,而自己并没有读多少书,两人之间差太多。毛岸英说:“其实咱俩没有差距,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啊!”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在你面前我可以是谁。真正的爱情,向来和身份地位无关,靠的更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的第14天,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了。婚礼非常简朴,就摆了两桌菜,宴请的宾客也只有邓颖超、周恩来、蔡畅、李富春等人。

新娘子没有华服,只穿一身棕色条纹列宁装,系条腰带,把头发梳成两个麻花辫,带一朵绒花,就是婚礼的装束了。

毛泽东送了一件呢子大衣给小夫妻。这件大衣还是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订做的。毛泽东笑着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物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婚后,两人聚少离多。刘思齐继续在北京上学,基本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毛岸英更是经常出差。每次回来,他总是记得给刘思齐带一两个小礼物,要么是做衬衣的布料,要么是一个简单的发夹,浓浓的爱意就在这些小小的细节里流淌。

如果没有那一场战争,如果他没有参战,想必两人会长长久久地相伴到老吧,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彼此温暖、彼此依靠。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纵然有,他也不会回头。

毛岸英将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刘思齐因为阑尾炎手术正在住院。他只在住院当天来过一次,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见到他时,刘思齐有些生气。她问他:“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毛岸英答不出来。他居然连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都忘记了!

毛岸英只得不停道歉。可道歉过后,他不得不说明来意,自己明天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收不到信千万不要着急。

他几次拥她入怀,欲说还休。千言万语,变成了细细叮嘱:

“不管将来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完成学业,不要着急工作;

每周六都要记得去看爸爸;

岸青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要帮助照顾岸青……”

他不说,她就不能问,这是纪律。

刘思齐拖着病体送他到医院门口,他对她说:“外头冷,快回去吧。”在即将转身出门的时候,他忽然又折返回来,对着思齐深深鞠了一个躬。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45天后,美国空军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从1949年10月15日他们结婚,到1950年10月15日他去朝鲜,他们的缘分只有一年,她却用了一辈子想念。

03

思齐,告诉岸英,

爸爸想他,爱他……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毛泽东瞒了刘思齐3年。

毫不知情的刘思齐依然按照丈夫的叮嘱,周末陪毛泽东。毛泽东常常给她讲毛岸英小时候的事情,说到兴处,还会笑出声来。

3年中,刘思齐不是没有怀疑过,她试着从毛泽东脸上找出一丝痕迹,可每次谈起儿子,他都是笑着的。刘思齐忐忑的心又放下了。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志愿军将陆续回国。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再也瞒不住了。

那一天,毛泽东对刘思齐说了很多:“我知道你对岸英的感情很深,亲人之间的离别是很痛苦的,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和你开慧妈妈离别的时候,她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我说我们会很快见面的,让她回去,她就是不回,站在那里望着我,直到我们互相都看不见了。3年后,却传来她不幸的消息!还有你们泽民叔叔,泽覃叔叔,泽建姑姑,楚雄小哥哥……”

刘思齐头脑中一片空白,她在毛泽东办公室里大哭了起来。直到有人告诉她,毛主席的手都已经冰凉了,她才慢慢止住哭泣。

有人建议把毛岸英的墓迁回国内,毛泽东拒绝了。毛岸英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被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他把儿子永远地留在异国他乡,魂梦相依,此生未见。

1959年2月,刘思齐终于有机会到朝鲜看一看。动身之前,毛泽东对她说:“思齐,告诉岸英,你也是代我去扫墓的,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请他原谅,爸爸想他,爱他……”

毛泽东把刘思齐当成女儿,他多次劝说她改嫁。1962年,在毛泽东的亲自关照下,刘思齐和杨茂之恋爱结婚了。

得知消息,他像嫁女儿一样开心,给新人送去了自己的300元稿费,还有自己的新诗《卜算子•咏梅》。有生之年,他为儿子了却了一桩心事。

04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装的是毛泽东亲手珍藏的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

从毛岸英牺牲到毛泽东逝世隔了26年,这些衣物,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已经又过去了很多年。一个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就这样默默压在衣柜底下,近半个世纪。

历史总是惊人地巧合。毛泽东不知道的是,妻子杨开慧,也同他一样,把对丈夫的牵挂,藏在了老家房子的砖缝里。

1982年,人们在修葺杨开慧故居时,发现了一封用蜡纸包裹着的书信。4000多字的手稿,被岁月侵蚀得陈迹斑斑。

“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就是为了他。假设有一天母亲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命运。”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念我远行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儿毛楚雄、长子毛岸英……那些曾经明媚、生动的脸一张张出现在脑海里,又一个个微笑着离他远去。

当年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来,毛泽东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妈妈走前都说了些什么?”

毛岸英回答说:“妈妈要我告诉你,她没有做一件背叛党和背叛爸爸的事情,她永远都爱爸爸。”

话音未落,毛泽东已是泪流满面。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痛彻心扉啊!

去朝鲜战场之前,毛岸英问了父亲一个问题:“我做您的儿子合格吗?”

毛泽东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

他已无需回答,亦不必回答。

他们,是他一生的痛,更是一生的骄傲。

参考文章:

1、毛泽东深藏心底的泪滴,一个父亲的爱和痛(解放军报)

2、绝密电报讲述毛岸英牺牲细节,毛泽东得知儿子死讯后说了这句话(北京晚报)

3、毛岸英珍贵影像公布曾问"我做毛泽东儿子合格吗"(北京日报)

4、英勇献身的毛岸英(北京日报)

5、催泪!藏在墙缝中52年的杨开慧家书,让世人看到革命者的红色浪漫(央视网)

有困惑找小婚家,咱们一起幸福

遇到难事儿了?找小婚家呀!

每天,小婚家后台都会收到很多小伙伴发来的在婚姻情感、家庭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惑。小婚家和心理专家们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大家有力的支持。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请记得你不是孤独无助的,让小婚家来拥抱你!

小婚家

给您可靠而贴心的爱~~

动动手指|扫码回家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婚姻与家庭》杂志出品。(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津

三审:赵海旭

投稿微信:810739902

转载及商务微信:fennyispink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