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私语 文章内容

我烦透了让她们活成爽剧女主

发布时间:2021-10-02 07:11:22来源:新世相

Sayings:

今天我想讲一个不常见的故事:

一个女性“失败”的40岁。

你会看到真实女性的40岁是什么样子——

会有绝经的担忧,会有失败的恋爱,会有羞辱和指责。

你也会看到一个40岁的女性怎么选——

忠于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台剧《俗女养成记》。你应该也听过它,一直处在讨论热度上,豆瓣评分超过9,打破收视纪录。

问题其实很简单:

一个失业失婚失败的40岁女性,

怎么过她40岁后的人生?

应该很少人看到40岁女性真实的朋友圈。

影视剧里,大家眼睛都盯着“40岁的胜出者看”——

保养好,看起来不像40岁。

命好,嫁好老公,少吃苦。

争气,是有爽感的大女主。

那真实的40岁女性呢?

就是剧里主人公陈嘉玲:“俗女”。

背后的意思,就是40岁的失败者。

工作难周全:

工作是董事长特助。董事长养小三,要每天帮他瞒着。攒着一堆辞职信,却不敢交。

恋爱一团糟:

男友是妈宝。房子是男友妈妈强势装修的,婚纱都是男友妈妈的喜好。

生活里常有不甘,在前男友的婚礼喝醉了,一冲动,包了一万二(台币)的红包,各种失态,

“20岁喝醉酒是可爱,40岁是可怜啊。”

更要命的是:时间。

时间在倒数了呀。

40岁的衰老,是在一些隐秘的细节里的。

比如盗汗。

陈嘉玲夜里频繁地盗汗,去看病,医生问:

“要不要生孩子呀?”

陈嘉玲在很多个场合都被问过,她有一套应付的答案:

“顺其自然,反正还有时间。”

就像一层保护屏障被狠狠打碎,医生直白地回:

“你没有时间了。”

这句话的杀伤力,也许只有40岁的女性才会懂。是宣判:

你没有可能性了。

说40岁不焦虑,多少掺杂着掩饰的想法。

看陈嘉玲的人生,我才更有体察。

你会被羞辱——

陈嘉玲再去找工作,对方只在简历上看到年纪:

“要假装你今天是25岁?”

你甚至会“自取其辱”:

整部剧里,我看陈嘉玲哭得最伤心的一次,是这一幕:

她去打玻尿酸了。

脸肿成了猪头,因为年纪大了,有过敏反应。

她看着那张变更丑的脸,控制不住地大哭:

“我一辈子没当过美女,

医生说我快要停经了,

我没时间了,

我想说去打一点玻尿酸,

看能不能漂亮一点。”

好难过。怎么什么都不能如意啊。

生活不会因为你年纪大了,就心软给你点甜头尝。

甚至你会被所有声音劝着、哄着、威胁着,拽入家庭:

“女生没工作,

起码要有家庭。

你当那么多年秘书是要升官哦。”

仔细读这个“起码”,我心里五味杂陈。

这背后的意思是:

你工作不行,人不够漂亮,什么都拿不出手,

你总要结个婚吧?

女性到了40岁,也许会面临,被定输赢了。

什么是输,什么是赢,也有明确的标准。

某种程度上,陈嘉玲可以过上一种“不被指责”“不被羞辱”的生活,就是去结婚。

她和男友谈了4年,表面一切稳定。男友是富二代,能在台北买房。

但有些异常她无法忽视:

比如来姨妈不能过性生活时,两人都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比如她不能选自己想要的婚纱时,他漠视的态度。

比如男友质问她为什么不辞工作回归家庭时,从未考虑过她的想法。

最后她崩溃了,拒绝了:

“我还没结婚,

就变得不像我自己。”

你要知道,在这个节点上,做一个拒绝的选择,比接受难得多。

之后,陈嘉玲看起来一直也在输,但另一面,你可理解为她也在赢:

赢回自己。

她回了老家。重新上课,考了英文导游证,转行做导游。

她花光了所有存款,买了一幢老房子。

这座房子是个鬼屋,但也是她唯一买得起的。

她按自己的心意装修房子。

爸妈请风水先生来指手画脚,摆这摆那。她全扔出去了。

她坚持买了一款沙发:白色,带贵妃椅。

以前总是不被允许,被嫌不耐脏,不实用,她现在舒适躺在自己选的沙发上。

她以“我时间不多”的心态,努力工作。做到了业绩第一。(但工资并没有很高)

当然有很多人看不惯她的生活——

一种从40岁“脱轨”的人生,在别人的叙事里,一定会加上一个形容词:

不正常。

“她不是一个正常女人。”

这部剧还有两集才结束。我也不知道陈嘉玲会有怎样的结局,会不会结婚?会不会生病?会不会遇到别的麻烦?

导演严艺文说,她对这部剧的要求,就是真实,

“即使到最后,你还在为她感到担心,因为她前途未卜。”

但她还有下一句:

“但是我们至少肯定,她现在活得很开心,这就够了。”

就像陈嘉玲回答她妈妈的担忧——

会不会穷?会不会越活越糟?

她回:

“你不用担心。

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里,几乎主创都是女性,都出生在1970年代。

是“写给所有女性的一封信。”

图源:一条

她们至今没老公、没小孩、工作不稳定。她们想呈现自己真实的生活,她们甚至专门选择了讲述方式:

喜剧。

用编剧江鹅的话说,就是“笑笑地跨过去,或者笑笑地跨不过去。”

这里我也很想讲下江鹅的人生。

39岁时,她辞职了,不想满足别人期待活。养猫,写书,

“不是自强号,就当平快车”。

还有一个特有意思的细节:

江鹅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自己从婚姻市场上“下架”了。

她和外界宣称自己离婚了。还有两个孩子。

“生过。

一男一女,十六岁十五岁。

孩子爸爸生完就离了,

我不想谈他,人家已经再婚了。”

你可能没想道,她这两个孩子,其实是她的两只猫。

图源:联合文学江鹅专栏

挺好笑,也挺让人深思,她说,生活更自在了些。

我看了她很多的自述,里面有一个词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女性的负罪感。

“总有哪里不够成材,

对父母,对家庭,

对子宫卵巢,

对自己,人前或人后,

自愿或受迫,

总有我们抱歉的对象。”

如今她们,不想再抱着这种负罪感活了。

我想起之前讨论很高的一条帖子,里面是两群人,讲述了同一个女性的命运:

我想这段话,能给不止是40岁的女性,而是所有年龄段的女性提个醒:

不必再抱歉了。

对父母的期待、对他人、对子宫卵巢,都不要再抱歉了。

你要做的是:

不要勉强自己。

不要讨厌自己。

永远忠于你自己。

撰稿:邓丫丫

责编:袁灿烂

晚祷时刻:

“40岁好像还可以再试试看,

做一点不违背自己感受的事。”

——编剧江鹅

给处在任何年纪的女性:

“你不用担心,

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