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舍不得这失踪的收视冠军

发布时间:2021-10-04 22:56:49来源:青年文摘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12点20点不见不散~

作者:柳飘飘

来源: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

看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时,不得不说,我可太爱看张晋逞嘴上能耐了!

随口一句金句,直接把全场哥哥笑趴。

啧啧啧。

要不是我认识你,差点忘了这个在老婆雷点上跳舞的男人,之前有多怂了。

最近考古,翻出张晋、蔡少芬结缘的那部经典剧《水月洞天》,直接一顿爆笑!

很难相信,两人当年的“定情之作”,现在看简直就是大型“家暴”现场。

张晋每次出手,都一定会把蔡少芬打飞。

但看着看着,竟又有些停不下来。

千禧年后的内地影视剧,那真是太值得回望了。

图/《少年王》

这个国庆假期,刷老剧的同时,不如就来聊聊,制作出《水月洞天》《灵镜传奇》《少年王》等一系列“神剧”的公司——颇具传奇色彩的周易,以及那个从不剧荒的年代。

来个入门级提问:如何快速判断一部剧是不是周易出品?

答案:看剧中人物的脑袋。

如果演员头上出现了包括但不限于鸡毛掸子、水果网套、塑料珠花,以及一整套瑞士军刀等饰品……

那它是周易剧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当年一代童年男神连城璧,原来浑身是淋浴管子

当时的周易,审美深受港台造型师风格的影(荼)响(毒)。

周易经常合作的造型设计吴宝玲、尤宜珠,最擅长的就是用非古代元素打造古装造型。

还原是肯定不用想了。

好不好看,得看运气。

周易剧的女性角色,有过排得上“女神之称的王艳,古装造型Top3的白飞飞是树叶装。

还留下了女演员阳光最美的青春时刻。

但它也出过专挑荧光色穿,永远(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沈璧君(朱茵饰)

和动辄被假花和蚊帐包成一个花篮的陈法蓉。

天雪这个角色能成一代“白月光,真是全靠剧情和陈法蓉的脸。

而比起女性角色,周易男性角色的造型就很相同了——怪。

演古装,他们几乎没梳过发髻。

甭管羊毛卷还是韩星同款挑染,反正永远披头散发,号称“剧界披头四

一言以蔽之——

一分古典(全归女主了),两分前卫,七分荒诞想象力。

周易算是典型的剑走偏锋到一定程度,反而成就了风格的制作公司。

这也是它制作的“神剧”和纯粹雷剧的最大不同之处。

谈“风格”,它内里是真有内容在撑的。

网上至今广为流传的周易剧“经典情节”——

朱元璋痛失爱子,礼部侍郎劝他节哀。

谁想,最寻常不过的一句话反倒惹毛了朱元璋,下一秒礼部侍郎自己的儿子也没了。

乍一看,这什么奇葩剧情?

但再一品,惹人发笑的荒诞里,上位者的任性残忍,也被编剧精准把握。

周易剧,虽玩得high,却并不悬浮胡扯,最终往往起到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效果。

像这部《穿越时空的爱恋》,时间早了自《宫》开启的“穿越热潮十几年。

论解构古人,在历史的字缝里编故事,它鲜活又自洽。

聊爱情观,和后来者谁更“先进”,更是一目了然。

粗糙的表皮下,周易剧自有成熟完整的灵魂。

在那个创造力非凡的千禧年,生猛好剧其实并不少。但周易的剧,绝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易老板蒋雪柔,分享过三个周易剧好看的秘诀——

内涵丰富的造型装扮,新鲜度颇高的演员组合,创意十足的剧情故事。

你很难想象,一个成功老板描述自家产品的卖点竟能如此不准确。

造型有内涵?

还不如夸一句还是那时美人底子好,不靠服道化也撑住了。

新鲜度高的演员组合?在周易也是不存在的。

铁打的“周易三宝,流水的港风美人,几乎成了每部周易剧的固定配置。

周易三宝(从左到右):于波、张晋、杨俊毅

这是周易自己的选择,也是当时环境造就。

一方面,周易的老板兼灵魂人物蒋雪柔女士,是骨灰级武侠迷,最看重的演员特质就是“能打”。

周易三位御用男演员,于波之前是警卫,杨俊毅、张晋更是武英级运动员出身,且都当过武术指导。

身手了得之外,也深谙武戏美学。

另一方面,周易剧可以说是集结了因香港武侠市场低迷而转移北上的众多打星,像赵文卓、释小龙、郑佩佩、徐少强……

所以,服道化糙归糙,但周易剧的打戏,却丝毫不含糊。

当年愣是在武戏先天不足的内地影视圈,创出了一片高手如云的武林。

释小龙vs杨俊毅(上)/于波vs徐少强(下)

而女星方面,周易也赶了个巧。

合作女演员一大部分都是随着TVB衰落,来内地另辟机会的香港女星——蔡少芬、朱茵、温碧霞、陈法蓉、周海媚……

一来二去,难免给人一种主演团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人的感觉。

《神鬼八阵图》杨俊毅和陈法蓉二搭CP

即便拍剧真是搞“公司团建,我仍觉得,周易依然配得上让后来者诸如嘉行之流取个经。

毕竟,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剧作质量可谓天差地别。

这也直指蒋雪柔话里唯一靠谱的第三点:

周易剧的灵魂,在于剧情,或者应该说剧本。周易把“脑洞”二字,玩出了风格。

不论是原创还是改编,都一定要足够反套路

看过周易剧的观众一定发现了,周易偏爱科幻、玄幻元素,并融之于武侠中。

而它无法被复制的,也恰恰是新奇、扎实的故事性。

改编自古龙小说的《萧十一郎》,设定之奇幻,完全是魔法世界的水平。

连城璧黑化后全程戴着机械手套,还是人体发电机。

幕后大boss逍遥侯,绝招是液化成石油状态。

而剧中的宝物割鹿刀,不仅会认主人,断了还能自行接上。

古龙写《萧十一郎》,更重写意,诸如武功、兵器、背景等的许多细节也被一笔带过。

而周易选择这么一部小说,或许是刻意为之。它不仅是用特效和脑洞在填补留白,更是在一个可供发挥的文本上二度创作。

这个游侠故事,也因此被赋予了一层虚幻感和邪性。

而到了没有拘束的原创领域,周易则愈发天马行空、挥洒自如。

这就不得不提到《水月洞天》。

当时,《哈利·波特》和《魔戒》等奇幻大片在国内引起热烈追捧,眼光独到的蒋雪柔在其中看见了武侠的新方向。

于是,在《水月洞天》里,周易也设置了一套极其宏伟的世界观——

剧中设置了上古的龙氏、拥有神能的童氏、御剑山庄尹家,以及古董商韩家四大家族。

设计之用心,连戏份并不吃重的龙氏,都有一张自周朝开始延续的完整族谱。

其中绝多大数名字甚至从未被提及。

这几个家族的恩怨延续了五百多年,各自独立又有难以解开的纠葛。

直到数百年后,家族后人们狭路相逢,童家兄弟想用尹家的“血如意”救人,韩家想偷“血如意”卖钱,而大boss尹仲,曾被童氏灵镜打成重伤,需要去往世外的水月洞天疗伤,剧情由此开篇。

31集的剧,周易就讲透了一个逻辑自洽,又情义动人的故事。

主角们在情爱中成长,在宿命里抉择。

他们中,有的开场如此浪漫,却注定不能圆满。

有的看似圆满,其实再遇到的,也并非本来的那个人。

童博和豆豆,在《水月洞天》里相知相爱,最终却失散。到了续集《灵镜传奇》开篇,豆豆找到了失去记忆的童博。

但两人的性格却仿佛做了互换。

豆豆因为多年寻找爱人而变得稳重,曾经背负一切的童博却因为忘记一切,而变得青涩童真。

一开始,豆豆拼命想帮童博回忆以往的英雄壮志,觅回当年仰慕的心上人。

但失去记忆的童博,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认为当年为了大义而抛下挚爱的自己,实在太无情,不愿再回到往昔。

他善良依旧,坚定依旧,爱她依旧,却再也不是之前的童大哥。

至今记得,《灵镜传奇》里的童博曾问豆豆:

不能说那不是爱,但有时不正是如此?

造化弄人。

爱的确有遗憾。

小时候我们很爱唐人出品的剧,也一直觉得,论谈情,唐人剧被大大的低估了——它其实很完整地讲好了一些纯粹的、温情的东西。

而周易剧讲情,是另一种浪漫,更接地气,但依然是坚信爱的。

而这或许正是周易剧能被称作“白月光之作”的魅力。

也许长大了你可能不那么信了,心中却会为这些情感留一个角落。

偶尔温习,依然会为之流泪。

正如蒋雪柔所说,她做的内容里,一定有她坚信的东西。

这种坚持,赋予了作品灵魂,也让它带着个性与魅力。

是观众如我们,无论何时看,都会感慨一句:

是啊,这就是周易的剧,是用特效和脑洞建构出新的赛博武林,却没丢掉江湖最根本的人味。

令人心痛的是,周易留下了这么多值得反复回味的东西,却也留下一个谜一样的结局。

2010年7月,其官方微博发布了《迅雷急先锋》获得收视冠军的喜报,势头似乎一片大好。

但没过多久,周易的身影却随着官博的最后一次更新而逐渐淡去,江湖从此只剩传闻。

探究周易的消亡,有时运的问题——在那个版权意识不强的年代,周易的很多剧在开播前就已经被搬上各种视频网站。

这也成为后期周易陷入资金问题的伏笔。

当然,也有必须面临的时代的困境——电视媒体的衰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这是摆在曾经的“三巨头——周易、唐人、TVB身上的共同难题。

而遗憾的是,三者各有其因,但终究都未一路向好。

具体到周易,我觉得,和唐人未尝没有类似。

二者都不擅长变,都有所坚持。

只是不同在,唐人的蔡艺侬,不愿变的是审美;而周易更在意的,是一份创作状态。

回顾周易的开端,只是编剧周易和制片人蒋雪柔这对夫妻档,在20世纪90年代组建的一个工作室。

这个作坊式的小团队仅有20多人,且全是职业编剧,一开始便专攻生产剧本。

直到后来业务扩张,“周易”的名声也在一部部佳作中打响,但这种作坊式的管理依旧没变。

有足够的主动权,也能保证收益。

周易恰恰赢在这种经营模式上。

灵魂人物制定方向,团队输出高质剧本,小规模则能压缩成本。剧作的精良和运作的高效,让周易一度和唐人、TVB在影视剧市场上分庭抗礼。

但它其实也败在了这种模式上——只懂埋头码字的周易,实在跟不上时代的流变。

比如捧人。

擅长营销的于正,一部剧就能捧红一两个演员。

反观“周易三宝”,即便这么来回演,对多数人也只留下脸熟的印象。

用人方法论上太过简朴的周易,实在无法制造“明星效应,更让一大批不得志的御用演员选择了出走。

又如IP的火热。

进入2010年后,IP改编已经成了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而周易却仍执着于原创的剧本。

即便是改编,也保持着浓郁的念旧情绪。

2010年,周易准备以七部剧的巨制改编古龙的遗作《七种武器》,而这已是一个近40年前的IP。

图/《孔雀翎》

一味重复着十年前有效模式的周易,在潮水里已然站不稳脚跟。

后来爆发在老板蒋雪柔身上的绯闻,更让周易一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核心人物。

没钱,家庭式作坊又失去了家长,成为让周易消亡的最后一击。

盛年的突然陨落,对周易而言是不幸,但又带着几分必然——周易赢在了坚持,也输在了坚持。

他们喜欢真正有新意的故事,喜欢那些陈旧的武林传奇,也喜欢在魔幻的表现下还原消逝的江湖。

但时代不让他们保持这种任性了。

因而,如今我们对周易的怀念也变成一个无解的题——能够持续生存的影视公司,多是懂得随时代而变的。

而拍得出个性如此强烈的优质剧,又必然需要一点自我的执拗。

正像如今,我们其实看得到好剧,却再也找不到真正有性格的剧。

拥有高辨识度的周易,注定已经过去。

未来或许还会有?

我不想悲观到甚至无所期,只是想起周易,还是允许我暂时失落一会。

失落曾经以为那只是开场,原来却是尾声。

▽更多推荐阅读▽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听故事涨知识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