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觉醒年代》破圈背后 编剧龙平平:别低估青年的政治鉴别力和艺术鉴赏力

发布时间:2021-10-19 18:51:10来源:每经影视

如果要评选出几部今年最火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定榜上有名。

自今年2月开播后,《觉醒年代》不断引起全面广泛讨论。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觉醒年代》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在豆瓣上,《觉醒年代》的评分高达9.3分。由此不难看出,《觉醒年代》的受欢迎程度。

《觉醒年代》剧照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何会成为老少咸宜的爆款?10月15日,在2021天府书展上,《觉醒年代》编剧、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龙平平现场分享了创作心得,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一部“建党前传”。有更多人好奇,创作者为什么要着眼于这一段历史?

龙平平表示,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很多文艺作品都有呈现,但大多是以中共一大召开为叙事中心,以嘉兴红船为结局展开。

“这就有一个问题,一大为什么会召开?南湖的红船是哪里驶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究竟在哪,是由哪些人创造的?这些以前没有得到详细的阐释。”龙平平说,借助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以《觉醒年代》回望那段历史“。

若要如此细致地重现那段历史,难度不小。“《觉醒年代》这种重大历史题材有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要拍得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龙平平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董兴生摄

以剧中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为例,“这样的事情不能虚构”,但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何约定的,当时是怎样的场景,就需要艺术加工。

“这种艺术加工又不是完全凭想象,要有合理的想象,这就给我们出了难题。”龙平平说,最终,他查阅资料发现,当年北方五省大旱,海河大堤上到处都是难民搭建的窝棚。

于是,剧中就出现了陈李两位北大教授,路过海河大堤,看到眼前悲惨的场景,救国救民的责任心油然而生。“李大钊问陈独秀为什么要建党,陈独秀嚎啕大哭,指着难民说,就为了他们,为了他们能像人一样活着,能得到人的快乐、人的尊严。于是,两个人觉得不能再耽搁了,得建党。”龙平平说,这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在龙平平看来,通过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相结合,把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鲜活的人物,也是电视剧的主要功能。“‘觉醒年代’与今天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很多人不了解,人们的了解都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概念。电视剧的功能就是把历史书上的概念变成鲜活的人物,让人物走进大家的心里,让大家不仅能知道他的行为,还要知道他的内心。”

龙平平说,希望通过《觉醒年代》,把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百态人生展现给观众,“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与100年前一部分人的选择和牺牲有什么关系”。

有人统计过,《觉醒年代》中呈现了上百个历史人物,而且给观众的感觉是,每个人物都很鲜活、丰富。不仅如此,除了陈独秀、李大钊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外,剧中还用了不少篇幅呈现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等不为人熟知的人物。

这是龙平平有意为之。“我一辈子研究党史,带的学生都是学马克思主义的博士生。给他们讲课时就问邓中夏、蔡和森、陈延年、陈乔年,基本没有人知道他们。作为党史工作者,我感到自责。”龙平平说。

“这些人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们牺牲时才30岁左右,这才过了几十年,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了。”龙平平说,这是他要将早期为党捐躯的革命先驱展现出来的重要原因。

《觉醒年代》剧照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其中,龙平平重点书写了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由于二人牺牲时都很年轻,留下的记载极少。为了寻找他们的资料,龙平平沿着当年两兄弟的足迹,去了他们去过的地方。“经过曲折的探索,形象地展现出他们当年遇到的问题。”

正是有了鲜活、细致的呈现,让《觉醒年代》这种严肃主题的电视剧,成功破圈。

龙平平直言,《觉醒年代》引起的市场反响,出乎他的预料。“一般来说,过去的历史题材市场都不太好。”龙平平告诉每经记者,“这说明(创作者)低估了青年的政治鉴别力和艺术鉴赏力,当代青年不是不喜爱红色题材,而是没做好。”

“只要用心去做,必然会产生好的效果。”龙平平说,《觉醒年代》从写剧本到播出,前后用了近7年时间,光拍摄就持续近一年。期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心力,“要天天琢磨”。“拍出好作品,就一定有市场,《觉醒年代》不亏,是有盈利的。”龙平平透露。

龙平平为读者签名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董兴生摄

龙平平还表示,《觉醒年代》最大的惊喜,就是受到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一开始是大学生喜欢,这不奇怪,后来到了中学生、小学生,还有小学生二刷、三刷。”为了让年轻观众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龙平平还与同济大学教授李占才一起编写了新书《细说觉醒年代》。

从2014年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到今年的《觉醒年代》,作为编剧的龙平平对影视制作行业和观众的变化感触很深。“现在影视作品制作手段多了,《觉醒年代》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短视频和弹幕起了很大作用,过去没有这些手段。”

记者|董兴生编辑|宋红

-往期荐读-

【人物】

【公司】

每经影视获邀,已强势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每经影视meijingyingshi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