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财经 文章内容

新兴产业的大船,你上了吗?

发布时间:2021-10-19 07:50:32来源:大唐财富智库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之间的暗战,那么现在,就是各国之间科技的对垒。

自从2018年11月7日起,我国统计局就更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分类里详细阐述了国家以重大科技突破以及重大发展的需求为基础,选择的一批“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这其中就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行业等领域,对新兴产业的重视,正式打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基本上都围绕这些产业展开。

其实不光是我们,美国早早就开始狠抓新兴产业、科技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傲视群雄的美股科技巨头们证实了美国对新兴科技产业的重视,早在克林顿时期就开始蓄力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也说明了美股的科技发展规划。那么,为什么发展新兴产业这么重要?

要知道,过去几年,大家对于国际关系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好的全球化变得不那么全球了、过去和谐的合作也变得不安且躁动,一夜之间,各国之间的贸易战都在打响。说到底,是因为各国之间的资源分配的天平失衡了。

全球现在都已经进入了长波下行周期,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扩大,由此带来的是内部矛盾的增加,全球资源已经从增量分配变成了存量之争,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的带来逆全球化。

但是我们从过去5次的长波周期来看呢,5次都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比如第一波的纺织工业和蒸汽机技术,第二次的钢铁和铁路技术,第三次的电气和重化工业,以及第四波的汽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而我国现在所处的,就是1991年开始的第五波信息技术主导的长波周期时代,并且不幸的是,我们在腾飞的2000年-2008年,正好是处在这一周期的衰退阶段。

踏准了时代的浪潮,我们就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比如日本,日本在1955年-1973年发展主导工业的阶段,正好赶上了第四波长波周期的繁荣阶段,旺盛的需求直接助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但既然我们现在的发展路径的最后一公里注定落入长波萧条,那么,想要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就一定要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培育。

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简直就是我国现在想要进入消费国、发达国的入场券,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人均GDP刚超1万亿美元的“鬼门关”,1个14亿人口的老龄化大国,是转型成功、从此和美国并驾齐驱,还是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重走土耳其等国的老路,就看这一哆嗦。

那么,新兴产业这么重要,国家又在大力支持。在投资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可以盲选了呢?不尽然。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简单讲,这些新产业背后所代表的新技术,每一个想要充分发展都至少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技术只有少数人在讨论;第二阶段,开始有巨头进入布局,寻找可以落地的场景;第三阶段,资本助推和热炒,引发各行业进入。

当然,这一流程只是简易概括版,实际上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不会是这么顺利统一,还会经历技术发展瓶颈、政策变动、行业换血等多轮起伏,这其中光伏产业就有很强的代表性。

以光伏产业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尚德等多家企业先后布局太阳能产业,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进一步给光伏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这一阶段下,我国的光伏产业基本遵循“两头在外”的特点,上游材料和下游市场都严重依赖国外,主要以中游的电池加工生产为主。

直到2008年-2013年,由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重视以及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许多地方政府大干快上,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多方面都给予了光伏产业支持,光伏产业投资增加,甚至造成了产能过剩。再加上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开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弥补疲弱需求下的供给过剩,导致光伏产业雪上加霜,大批光伏企业业绩断崖下跌。

直到2013年,国务院对光伏产业更新补贴政策,并随着多家企业在多晶硅、单晶硅上的技术突破,产业两头在外的状况改善,我国光伏企业才逐渐走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之后,政策又对光伏企业补贴退坡进行了详细规定,短时间直接打击光伏产业,新增安装量下降,但表面的打击带来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推进,在过去积累的产能和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远超其他经济体,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首位。

2020年后,借着科创板的东风,光伏产业又迎来新一轮的上市潮,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在产业的补贴政策退坡后,资本市场继续为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并且,我国在去年9月还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机会。

以光伏产业为例,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波折的要数过程中大批企业被洗牌。2011年之前,光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进入企业数量远大于退出企业数量,但2011年之后,企业数量明显下降,2012年就达到了退出企业的峰值。

新兴产业企业经历大批退出换血,是新兴产业生命周期中震荡期的普遍现象。关于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演化经济学家们通过分析1887-1960年间的46个新兴产业,发现新兴产业诞生后必然会经历一个企业大量进入-数量急剧增长-企业大量退出、死亡-企业数量快速下降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用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来概括,这一过程,不仅是光伏产业,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来说,都是一样。

所以,投资者在开心乘坐“新兴产业大船”的时候,如何选择能穿越震荡期的企业很重要。要知道这一点,先要明白新兴产业震荡期是如何出现的?

1、产业技术迭代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路线不够成熟,因此技术知识只要来源于外部信息,但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路线的逐渐明确,技术创新的源头逐渐倾向于企业内部,这时,在技术知识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就逐渐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低效率企业就会被逐渐淘汰。

2、产业政策变动

以光伏产业为例,2004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到2007年光伏产量达世界第一,但需求90%以上依赖海外市场。2011年,欧美等光伏应用大国陆续下调政策补贴力度,光伏产品需求大幅缩减,产品滞销严重。雪上加霜的是,从2011年底开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又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直接损害了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大量企业因此破产。

而从内部政策来看,过度的产业支持政策会加速劣币驱逐良币态势的形成,企业忽视自主创新而将重心放在补贴依赖、甚至骗补上,大量企业的投机行为也导致在政策转向、政策退坡时,难以有核心竞争力进行支持,从而大量企业被洗牌。

不过,流水的企业,铁打的产业。虽然新兴产业中的众多企业不断经历着被洗牌,但新兴产业本身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和政策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是始终如一的。

在我国多项政策、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配合下,新兴产业已经充分发挥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8%,涌现出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2015年至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为15.7%,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3.7个百分点。2016年-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出近3个百分点。

技术的迭代日新月异,那么,在众多新兴产业中,到底哪些值得投——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必须拥有姓名。

七大新兴产业,是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最高层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七大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并且,随着规划的不断推进,各地的配套支持政策都在陆续发布,这很有可能是继4万亿后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节能环保:聚焦新能源、生态治理、循环利用等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等。

在我国一直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都走的是粗放型风格,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目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参与的世纪大考,我国也提出将在2030年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重要目标下,节能环保领域将是产业发展重点。

新兴信息产业:聚焦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中美之间的科技战一直是正在进行时,美国过去一直以科技、军事、货币三大方向维持国家力量,但我国目前在结构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已经同时在这三条线路上对美国发起了挑战。随着芯片之争、5G之争的不断加码,中国为应对卡脖子危机,必然还将加大对新兴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

生物产业:将聚焦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新冠疫情爆发后,健康和生物制药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的暴露出来。美国经济学家曾经说大健康产业将是IT产业之后全球的财富第五波,马云也说过,未来30年会是大健康的时代。政策方面,大健康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从2013年起,国家就将防控重大疾病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到了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被提出,保障人民健康已经被放在了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未来,生物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将延续迅猛的发展势头。

新能源:将聚焦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智能。

能源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环保的领域。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能源进口以来大国,2014年下半年整个国际油价大跌,页岩油成本快速下降,产量剧增,美国在2015年就开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独立,摆脱了对进口油的依赖,而我国一直到2018年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有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远超世界公认的50%的警戒线,因此,发展新型能源,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是我国的基本战略安全问题。

新能源汽车:将聚焦整车制造、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的弯道超车产业,同时也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将继续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迈进。过去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偏重于高端市场,但随着市场空间的打开,渗透率、接受度的提高,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将有更大发展空间;同时行业景气度提升、目标的提前实现,意味着充电设施的供应量提升迫在眉睫。

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聚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材料:将聚焦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材料,尤其是发达国家,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中,全球先进基础材料产值比重占49%,关键战略材料产值占43%,前沿新材料比重8%。对于新材料的发展全球火热,是因为新材料是决定一国高端制造及国防安全的关键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未来,我国想要在多个领域持续深入发展并形成进口替代,特种纸等新材料将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

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对于一国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政策助力和资本加入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新兴产业这艘大船,你上了吗?

扫二维码|关注『大唐智库』视频号

投资对话100集,答疑解惑惹人迷

只要你点,收获不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键获取基金组合

只要你点,灵活稳健任你选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