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0 19:46:38来源:光明日报
新近开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数幅黑白照片前,无数观众驻足凝视。照片上,百年岁月斑驳犹在,却掩饰不住一群士兵的华人面孔,激昂而坚毅。
下方的说明写道:“数万名旅俄华工参加了列宁创建的红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图为由中国工人组成的红鹰团。”
“苏俄红军中有这么多中国人!”人们端详着照片,轻声慨叹。
他们是谁?
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为什么会参加红军?
他们的归宿如何?
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何方?
——每一位驻足者心里都充满疑问。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催生中国共产党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及随后四年的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战斗,有许多中国人参加。
苏俄红军中,有中国军团。
这是十月革命的传奇,也是中国革命的前传。
列宁曾经称赞说,这些勇敢的中国人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照片展现的就是这段历史。它距今已上百年,加之这期间中苏关系经历波折,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等,诸多因素一度致使很多人和事被尘封,变得模糊不清。
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关注这段历史,俄罗斯政府尊重苏中两国人民的共同经历,在从事中俄友好的公共外交人士努力下,“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这段史实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现。
苏联最高苏维埃
主席团令
值此乌拉尔从高尔察克集团手中获得解放七十周年之际,为表彰苏联内战中红军第29步兵师中国团团长任辅臣在乌拉尔地区与高尔察克集团战斗中展现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为苏中两国人民建立起战斗友谊而做出的巨大个人贡献,特授予红旗勋章。
7月初,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举行之际,笔者曾采访俄罗斯科学院中国问题权威专家洛马诺夫。洛马诺夫对笔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典上提及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把握全面而完整。
洛马诺夫特别强调:“当年有很多华工参加了十月革命的战斗,我们都应该永远记着!”他的话深深触动了笔者——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俄罗斯人在回望这段历史。
是啊,这是一段值得更清晰呈现的历史!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有必要走入中国读者的视线,尤其是在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的当下。
作为常驻莫斯科的媒体人,笔者希望能借助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在进入一个个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搜集有关资料时,在拜谒一座座散落俄罗斯大地的中国烈士纪念碑的旅途中,在登门寻访一个个这些华工红军后人的晨昏中,在与一位位俄罗斯学者、友人和相关人士的交流中,抽丝剥茧,追时觅踪,为人们重温和铭记这段历史尽绵薄之力。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专题的研究上,苏联(俄罗斯)历史工作者走在中国同行的前面。多年以来,大量回忆录、报刊资料及异常珍贵的档案资料得到出版、保留,许多学者为此默默付出了大量劳动。正因如此,笔者以下的系列文章才有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十月革命中的莫斯科
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封,人们看到的是,为创立和保卫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曾有许多中国战士舍生忘死在枪林弹雨间,英勇献身在异国土地上。
俄罗斯历史学者最新研究证明,1917年4月3日,列宁抵达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并发表演讲,强调整个世界都在赞赏地看着俄国,发出“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的伟大号召。当时倾听列宁演讲的人群中,就有不少旅俄华工。
几个月后,他们直接参加了十月革命。其中,彼得格勒造船厂的华工更是出现在起义队伍的第一方阵,在攻打冬宫战斗中冲锋在前!
据苏联学者统计,1918年至1922年,也就是十月革命前后,旅俄华工有20多万人,其中约5万人曾作为国际主义战士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及契卡(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行为非常委员会),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
中国军团对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有哪些贡献?
列宁为什么称赞他们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他们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后人们如何评价他们?
苏俄红军的中国军团有着太多的历史之谜。
本系列将为您一一揭晓。
文/韩显阳
素材来源/韩显阳
责编/林风
编辑/海哲、千里
插图/千里
统筹/南客
来源:“破圈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