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今日霜降:秋将逝,冬将至

发布时间:2021-10-23 13:12:57来源:人民旅游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23日12时51分将迎来霜降节气。

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加剧,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于地表和植被,形成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

霜是怎么“降”的

关于霜降,有这样一个传说。

有一名掌管霜雪的女神,每逢秋末,她下凡来到人间,站立于山峰之上,手抚一把七弦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

传说只是一个神话,谁也没有见过这位女神……

那么,当人们清早打开门,看见满地晶莹的时候,除了感觉到阵阵寒意以外,想不想知道霜是怎么来的?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之为早霜或初霜,春季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在这春终秋初之间,被称为无霜期。

在我国,初霜出现的时间差异非常大。在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初霜就会到来;到广州一带,可能要到1月上旬才能看到。

虽然人们常说下霜,但霜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深夜或者凌晨时,在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

霜降习俗

吃柿子:都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霜降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

赏菊: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赏红叶: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护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

补霜降:饮食养生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此时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有很多,如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等食物。

添衣保暖:霜降后天气渐冷,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日子。深秋时节,风大转凉。由于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因此,霜降时节外出赏景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霜降养生

防秋燥: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防秋郁:晚秋时节,秋风瑟瑟、草枯叶落,季节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忧思。可以多听一些较为欢快的音乐,换一些暖色调的服饰来调节心情;或是登高远眺,增强运动。不过,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

防秋寒: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一定要按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专家提醒,霜降时节,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十分重要,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户外锻炼应适时适量并持之以恒,以增强体质;老年人运动,应注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起居方面要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出品: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文旅事业部

总编辑助理/文旅事业部主任:郭拴敏

编审:郭梁、赵慧

责任编辑:宋盈莹

声明:人民旅游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邮箱:mszktravel@163.com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