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9 14:31:46来源:光明日报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霸权。”
此话出自美国的基辛格。
上周六,98岁的基辛格视频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所作发言令人深思。
“如果只从自身所在国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拒绝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国家,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危险——在危机开始积聚时,各方只从自身和局部的角度来理解局势,从而让对抗的危险不断增加。”
在中国、东盟等域内国家和组织看来,不幸的是,美国在所谓“印太地区”堆砌起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等排他性“小圈子”,正是拒绝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国家,正在将该地区推入基辛格所描述的危险境地!
“印太”网的“12345”
和同盟体系的“三六九等”
观察“四方安全对话”,需要放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大背景下来看。
在某种意义上,地区,并非完全取决于地理空间,而是往往与政治塑造紧密相关,有人为建构的特点。
在殖民主义时代,根据距离欧洲的远近,欧洲人创造出远东、中东、近东的区域概念。
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于打压中国的现实需要,用“印太”取代了“亚太”。2021年初白宫公布的原定最早于2043年才能解密的文件显示,“印太战略框架”内容包括“保卫”中国台湾地区、帮助印度崛起制衡中国、维持美国在“印太”的战略主导地位等。
简而言之,传统上所称的“亚太”包括中国,“印太”则是排斥中国的。在“印太”地区,要稳住美国、提升印度、遏制中国。
这一套,拜登政府不仅继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报道,拜登政府把印太办公室扩大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约是欧洲办公室的3倍,正好与冷战时的情形调转过来。
过去半年多来,拜登政府逐渐搭建起“印太战略”框架,通过不同功能分工的联盟组合来应对中国,可以用“12345”来概括:
一是指以美国为中心
二是指美日、美澳等双边军事同盟
三是指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四是指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五是指美英加澳新五眼情报联盟
圈哥想到了一个成语——叠床架屋。
如此叠床架屋,美国却不嫌累。拜登提名的驻华大使伯恩斯在出席提名听证会时说的很露骨:中国在世界上朋友很少,没有真正的盟友,这是美国可以利用的弱点,这与华盛顿的29个盟友和众多条约伙伴形成鲜明对比。
问题,恰恰藏在这种“颇为自得”的后面。
拉帮结伙,为了某种利益结盟,就真的说明自己朋友圈大吗?前两天,中国隆重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仔细查看当年的赞成票,里面不乏美国“盟友”的身影。
况且,美国精心构筑的同盟体系是分三六九等的,核心层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中间层是德国、法国、日本等欧洲盟国和其他地区支点国家,其他的则是外围国家。
亲疏不同,待遇自然不同。其中的温差,旁观者从新闻里就可以感受得到。
比如,美军在不知会盟友的情况下,仓皇撤出阿富汗,令欧盟更加认识到增强战略自主的重要性。
再比如,美英澳三国成立新联盟,背信弃义地取消了法澳潜艇协议,令法国人感慨,此次“异常严重”的事件中,“有谎言,有口是心非,有严重的信任背离,还有蔑视”。
用你时视若珍宝,无用时弃若敝履。这种所谓的同盟体系,我们不妨多琢磨。
明枪暗箭指向中国
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四方安全对话”处于哪个位置?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四方安全对话”是“建立美国在印太地区实质性政策的基础”。
该机制正在经历由虚向实的过程。2017年重启,2019年由司局级提升至外长级,2021年则举行了两次领导人峰会。同时,机制成员国还与本区域以及欧洲盟友伙伴之间互动频繁。
该机制有一个显著特点:供应链安全、气候行动、抗击疫情、新兴技术合作,是时常挂在四国领导人嘴边的词汇。
以至于美国媒体写道,该机制召开峰会时的气氛多少有些怪诞: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议题是中国,但是与会各方却都避免对中国“点名”。
嘴里不提中国,但是眼里全是北京。
因为,这些议题本身就离不开中国。如果从竞争的角度看,这些议题就变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脱钩、疫苗外交、卡脖子等。
更何况,四国还有私底下的勾兑。据知情者透露,在今年3月该机制的首次峰会上,拜登关切和询问了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中澳经贸纠纷以及中印边界冲突等。
虽然美国摆足了一副“我在为你们的利益着想”的姿态,但是,跟着美国干,能得到什么,要付出多少,其余三国少不了一番利害权衡。
态度最值得玩味的是印度。
一些人认为,此举将损害印度外交独立性,引发连锁反应,比如印俄军事合作关系将受损。所以,当特朗普政府刚提出“印太战略”时,印度曾“欲迎还拒”,甚至避免使用“QUAD”一词。
也有人认为,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将有助于提升印度的实力,特别是应对中国挑战的能力。
不得不说,近些年美国对印度的拉拢不遗余力,令一些印度人飘飘然了,以为有美国可倚重,在边界问题上不断对北方邻国找事。
不过,倚美,真的可以制华吗?借用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后解放军西部战区谈话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中方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希望印方不要误判形势”。
在背离战略自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印度,需要仔细掂量。
东盟不想被当枪使
在世界地图上,美印澳日位居“印太地区”的东西南北方位,也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所称的“民主安全菱形”的四角位置,被框在里面的不只有中国,还有东盟国家。
按照美国的地缘政治设想,遏制中国,美国需要首先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化,巩固区域内双多边军事同盟,然后将英法德等北约盟国引入西太平洋,把大西洋与太平洋联动起来,最后通过挑拨南海问题等,鼓动东盟国家与中国对抗,封紧围堵中国的网口。
在美国蓄意挑起的地缘角力旋涡中,东盟国家五味陈杂,承受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美国没有要求该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此前,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等多位高官接踵造访东南亚,均作出如此表述,试图安抚人心。
但是,联系到美国纠集盟友在南海进行军事演练等种种挑衅作为,这一表态颇显苍白。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警告称,“四方安全对话”是一种老旧的包围战略,其成员最好与北京分别单独接触,而不要试图联手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和南海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令东盟国家更担心的是,美国虽然喊着重视与东盟的关系,但实际上却依然主要依赖“四方安全对话”来参与地区事务,这将对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造成巨大冲击。
这一点,世人都看得很清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并创建“四边机制”、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旨在削弱亚太数十年来以东盟为中心的合作模式,旨在公然遏制中国,并破坏现行体系。
以至于有评论指出,“四方安全对话”登场,则东盟退场。
再回头看,今年初还未就任时,美国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就在《外交事务》杂志作出了判断:“维持现有的印太地区秩序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联盟。”
半年多过去了,“印太地区”更稳定了,还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域内国家心中有杆秤——“四方安全对话”,搞得四面八方不安全。
圈哥想说的是,美国,做正确的事情,永远不晚。
(文/是元不是云,漫画/千里,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日报网络截图)
来源:“破圈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