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9 10:30:47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29日,五大信披报刊主要内容集萃:
_
媒体名称
头版主要内容
经济参考报
▲点击阅读
中国证券报
▲点击阅读
上海证券报
▲点击阅读
证券时报
▲点击阅读
证券日报
▲点击阅读
经济参考报

头版
“双碳”行动施工图划定多行业迎投资新机
在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备受关注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政策文件先后发布,提出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明确2030年相关领域细化目标,“双碳”施工图逐步明确。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下一步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将陆续落地,推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多行业变革提速。新能源板块持续火爆,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目标或超额完成。绿色交通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新能源汽车迎大力推广。而钢铁等工业领域则面临洗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要闻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出炉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未来五年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提出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等五方面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多部门密集发声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得到强调。《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反垄断法(修正草案)》日前正式公布,回应了数字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也频频发声,持续释放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的政策信号。
专家表示,今年既是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的强监管年,也是监管规范的完善之年。从中央到部委,发展和监管规范数字经济的态度旗帜鲜明。随着我国反垄断监管的轮廓渐渐清晰,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的加速构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商务部:网络零售稳步向好对社零贡献连续6个月提升
10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网络零售市场继续稳步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2.1%,连续6个月稳步提升。
投资超过2.5万亿元前三季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记者28日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3.9%。
“今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有不少亮点,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列数超过1万列、快递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等,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交通投资、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两年平均增速均在6%左右,未出现大起大落。其中在三季度当季,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极端天气、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叠加影响,部分指标两年平均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与疫情前相比,总体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国证券报
头版
证监会:切实加强发行注册的权力监督制衡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10月28日出席2021年证监会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时指出,坚持“一案双查”,严查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不断提高对资本市场领域腐败的治理效能。切实加强发行注册的权力监督制衡,做好业务监督与纪检监督、干部监督等相互衔接,大力推进透明审批、阳光用权。
要闻
三季报盈利面超九成精选层昂扬受“检阅”
精选层、创新层公司的最新业绩表现成为投资者布局北交所概念股的重要决策参考。截至10月28日20时,共有56家精选层公司披露三季报,占精选层公司总数量的82%。其中,25家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23家公司盈利增速超20%。创新层方面,45家公司率先亮相。其中,37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增长,20家公司盈利超2000万元。
前9个月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4%
财政部网站10月28日消息,1月至9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保持增长,随着去年同期基数抬高,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其中,1月至9月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4%,增速较1月至8月回落了19.6个百分点。
上海证券报
头版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强调证监会系统反腐败要落实四个“紧盯”
28日,证监会党委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出席会议并讲话。
易会满着重提出了四个“紧盯”:紧盯关键少数,确保主体责任压实压细。紧盯重点领域,加快完善全流程立体化监督体系。紧盯“特定群体”,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紧盯作风建设,推动防腐拒腐关口前移。
要闻
3000商贾慕名而来“进博朋友圈”再扩容
综合展,专业办。即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正以专业的力量,引来大批拥趸。他们即将相聚美丽的“四叶草”,共赴“进博之约”,共享合作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10月28日在第四届进博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本届进博会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
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实施成效初显
《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下称统一登记系统)正式提供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服务。截至9月,今年统一登记系统发生登记404.18万笔,同比增长81%,各类动产融资业务增长迅速,在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便利企业担保融资、改善企业融资营商环境方面成效初显。
证券时报
头版
加强网下报价行为监管维护市场化发行定价秩序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三方签署《加强注册制下新股网下询价监管协作备忘录》,共同加强对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监管。
此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就新股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规则进行了修改,网下询价的有效报价区间显著拓展、报价入围率明显下滑、定价中枢有所上移、中签率中枢上升,导致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有所下滑。近日连续有首日上市的新股破发,过去靠闭眼打新就能“躺赚”的好事儿或已成历史。
要闻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规划》提出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等四个主要目标,设立“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八个主要预期性指标。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5%。
房地产信贷现松动信号资源或向优质房企倾斜
9月底以来,随着监管层频频作出涉及房地产行业表态,并释放出一定的积极信号,房地产市场的情绪略有回暖。从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房贷的放款速度已经加快,局部地区房贷利率有所下调,房企信贷环境预期也会得到一定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相关贷款会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放开,房地产信贷政策从严基调难以撼动。
有专家表示,从监测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暂未出现大面积松动的迹象。个别银行房贷放款提速,并不代表银行房贷将全面放松,更不意味着房地产政策的转向。
证券日报
头版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措施,对未来五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要闻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将缓税2000亿元
“缓税政策将进一步为我们的资金松绑,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3个月的无息贷款。”一家制造业中小企业财务负责人兴奋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源自10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此次缓税自今年11月1日起实施,至明年1月申报期结束,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2000亿元左右。
中国国债今日正式“入富”增量资金有望排队入场
29日,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纳入过程将分步骤在36个月内完成,届时中国国债占富时世界国债指数的权重将达5.25%。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发展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明显增强,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踊跃配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28日,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26万亿元。另据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达34941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监制:陈东
编辑:申楠
近期热门视频
近期热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