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真实的日本鬼子到底有多难打?

发布时间:2021-11-01 11:00:13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来源读书人冯学荣(fengxuerongdushi)

01

我军拼刺刀为何拼不过鬼子?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

在抗战时期,和鬼子拼刺刀的时候,通常我军要三个人以上,才能拼得过一个日本兵。

为什么我军需要三个以上,才能抵得上一个日本兵?

难道我军的战士,就那么不能打吗?

【1】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因为在拼刺刀的时候

鬼子用刺刀

而我军用大刀

鬼子的刺刀长1.66米

我军的大刀只有0.6米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秒懂了?

一支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足足有1.66米长

我军一把大刀,通常只有0.6米

【2】

当年的事情,细说开的话,是这样的:

侵华日军秉承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来的传统,吃过拼刺刀万岁冲锋的甜头,所以,当年日军非常重视刺刀训练。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自己的步枪装上刺刀之后,足足有1.66米长,比一个兵还高。

再加上双手的伸引,日本兵手中刺刀的攻击范围,是方圆2米以内。

也就是说,我军战士虽然勇敢,但还没冲到日本兵2米以内的时候,往往就被鬼子刺中了。

对比来看:

我军当年配备的大砍刀,土法炼钢,尺寸不一,从0.5米到0.7米不等。

取平均数:只有0.6米长,即使加上双手的伸引,有效攻击范围也只有1米。

【3】

进入21世纪,我国武警某部,曾组织了一次“刺刀对大刀”的演练。

演练的目的,是想知道刺刀和大刀,哪个更实用。

当时抽40个战士,20人拿刺刀,对20人拿大刀。

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军的刺刀比日军短

演练的结果是这样的:

大刀组20人全部被判定“阵亡”,但刺刀组则只有3个人被判定为“阵亡”。

据此可见,抗战时期,这肉搏战,怎么打?太难了!

【4】

那么我军当年,为什么不在步枪上配备刺刀呢?

答案非常扎心~

步枪配备的刺刀,对钢材质量,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要求非常高。

侵华日军的刺刀,质量非常好,是当年世界上少数不卷刃、不崩口的刺刀,是妥妥的杀人利器。

我国当年的工业水平,无法做到给每一个士兵的步枪都安上像日本兵那么好的刺刀!

而当年我军的大砍刀,便宜,容易造。

但质量普遍不好,易崩口,易弯易折。

不过,抗战到了中后期,我军刺刀配备人数,逐渐增加了,一来是因为英美的外援到了,二来是缴获了日军很多刺刀。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部分国民党部队,也给步枪装备了刺刀,但刀加上枪的总长度,也只有1.58米。

比日军的1.66米,要短8公分,别小看这8公分的差距,很多时候人家比你长8公分,结局就是人家先把你刺死,刺伤。

02

侵华日军为何不用冲锋枪?

谈谈枪支的问题。

【1】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配备的是三八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打一枪,拉一拴,打一枪,拉一拴。

其实,日本那时候有制造冲锋枪的工业能力。

那么,日军为何不配备冲锋枪呢?

人手一支冲锋枪,突突突突突,多拉风啊,是不是。

答案是这样的:主要问题在于两点:

技术障碍

财政障碍

【2】

先说技术障碍

在那个年代,冲锋枪是英美德俄这些国家制造得最多,日本当年不是不会造,只是呢,日本当年的军事工业技术,虽然说比中国强太多,但是相比起德、美这些国家,还是差很远。

所以,侵华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虽然已经把冲锋枪造出来了,但一核算成本,发现了问题:

1、造一支冲锋枪的成本

2、几乎等于一挺机关枪

为什么?

因为日本的技术不如西方,所以,它造出来的冲锋枪,造价死贵死贵。

把费用一报上去,军部一看,脸色就变,太贵了,这玩意儿真心造不起。

不但造不起,而且还养不起。

冲锋枪的耗弹量,是步枪的10倍以上。

通常一支冲锋枪的弹匣里,有30到50发子弹。

突突突,几十秒钟就打完。

试想一下,打一天仗,得耗多少子弹?

而步枪的50发子弹,省着打,可以打很久。

所以,最贵的不是把冲锋枪造出来,而是它的耗弹量。

日军重视拼刺刀训练

这还不算,全军装备冲锋枪之后,多出来的海量子弹,也需要从日本运到中国各地的战场。

这又涉及到海量的运输、物流、仓管……各种费用。

而且,即使子弹补给能跟得上,日军身上背个一千发子弹到处跑,就能把体力彻底拖垮。

【3】

财政障碍

给大家看个数据:

1938年,高达76%的日本军械支出,耗费在弹药。

这还是全军普及用步枪的前提下。

如果日军全军普及冲锋枪,可想而知,单单子弹一项,就足以把财政拖垮。

【4】

技术和财政,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当时侵华日军是三维作战。

飞机、大炮、掷弹筒,坦克,重机枪、步枪、手榴弹所搭建起来的综合火力,已经远超我们当年的抗日部队。

所以日本人认为:没有必要给全军装备造价昂贵、而且还养不起的冲锋枪。

还有,冲锋枪射程短。

多数冲锋枪的有效杀伤射程在100米左右,极端情况下,也就200米左右。

但步枪不一样。

当年日本兵的三八大盖步枪,官方公布的有效杀伤射程是460米。

事实上500-800米仍可以造成杀伤。

所以在野战的时候,对手距离远,其实还是三八大盖步枪更实用。

【5】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步枪是长枪,适合装刺刀。

冲锋枪是短枪,不适合装刺刀。

所以装备冲锋枪,那么就意味着放弃刺刀,日本人绝不能接受。

因为日本人从甲午战争一直到太平洋战争,都重视拼刺刀的传统,他们吃过拼刺刀的甜头,你让他放弃拼刺刀,他是不会同意的。

淞沪战役时期,日军极少数特种兵手持冲锋枪

补充:侵华日军并非连一支冲锋枪都没有。例如某些坦克兵和空降兵等特殊兵种,他们是配备冲锋枪的。

03

鬼子到底有多难?为什么难打?

【1】

在当年,日本兵进攻的打法通常是这样的:

第一步:大炮狂轰一轮。

第二步:坦克掩护步兵上阵。

第三步:靠近我阵地时,高呼万岁,端着刺刀上来就拼。

你们看,这群都是什么人。

不但火力强,而且还不怕死。

争先恐后,生怕进不了神社。

【2】

你也许会问:

第一步,鬼子打炮的时候,难道我军就不会打炮吗?

是的,我军也有炮。

但我军的炮,从数量、口径、火力上,完全输了一个维度。

而且鬼子会偷偷放气球,探知我军的炮位。

日军放气球,侦探我军阵地的炮位

一旦发现我军有炮,他们的话务员会通知飞机,飞机十几二十几分钟就飞过来了,丢炸弹...

我军有气球、飞机之类的,与之抗衡吗?

对不起,基本上为零。

【3】

抗战时期,日本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只有4万吨。

这个比例,看起来,简直让人崩溃。

还有,那时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年产大口径火炮744门,年产坦克330辆,年产汽车9500辆。

而同期的中国呢?

飞机:不会造。

大口径火炮:不会造。

坦克:不会造。

汽车:不会造。

【4】

在淞沪战役的时候,川军一个营上战场,连一个日本兵的影都没见到,就被炸得剩下几个伙夫。

为什么鬼子的炮火力大、射程远?

答案是:因为工业能力。

就悲哀在这里。

还有坦克。

日军跟在坦克后面,冲上来,我军的子弹,乒乒乓乓打到坦克身上,伤不到他们。

可他们坦克的炮筒,却不断往我阵地上轰,咋办呢?

我军没有坦克,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

召集敢死人员,快速口述遗言,身上捆好炸药包,潜到坦克下面,拉响炸药包,和坦克同归于尽。

可并非每个敢死人员都能成功,很多人在潜爬的过程中,就被日军射杀。

【5】

由于穷,我军每个官兵的步枪子弹,几乎限定在10到30颗以内。

而日本兵的子弹标配就有120颗。

我们省着打,人家则是放开打。

【6】

日军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厉害,射击,拼刺,格斗,掩体工事构筑,伪装,情报,侦查,反侦察,急救,军械使用,防护……

可以说,样样都在我军之上,为何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因为国力。

日军预算充足,士兵训练到位。

【7】

除此之外,日本兵通常肉食丰富,体力好。

日军体格通常健壮

而我军受财政所限,以素食为主,隔几天才能吃上一顿肉。

体力不如人,所以在当年的战场上肉搏的时候,我军的兵和日本兵抱在一起,往往是我军被鬼子压到身下。

通常瘦骨如柴的我军士兵

这个状况其实从甲午战争一直到1940年代初,都没怎么变过。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抗了十四年。

致敬!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