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1 14:59:13来源:江门发布
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比增长10.3%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535.86亿元,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1%。
专家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举措,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工业稳步增长
中小微型企业贡献大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比去年同期提高18.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3%。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继续领跑。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0%,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7.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7.2%,支撑作用明显。

01/
按企业类型看
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贡献作用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5.5%。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2%。
02/
按企业规模看
前三季度全市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中小微型企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达79.2%。
“中小微型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较高,可见我市前期的减税降费、金融精准帮扶等举措切实帮助了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恢复性增长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蔡勇表示,接下来要密切关注成本上涨对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以及金融政策收紧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努力为中小企业减负。

周华东摄
前三季度,我市工业产业呈现出协同发力态势,尤其是骨干行业引领增长。我市规上工业在产的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8.6%。累计增加值排名前10大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5.0%,产业集中度呈总体上升态势。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有8个战略性产业将我市标注为“核心城市”。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市8大战略性产业(全口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其中,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营收分别增长36.8%和19.1%,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9.8和33.7个百分点;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分别增长41.6%和49.3%;智能机器人增长65.4%,呈高速增长态势。

蔡勇建议,要密切关注“能耗双控”、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能耗较高的传统支柱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
重点产业链方面,前三季度,全市14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6.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电池、新一代信息技术、金属制品、家电、摩托车产业链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43.2%、37.0%、21.5%、18.9%和20.0%。
工业出口亮眼
9月出口交货值再创年内新高
从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来看,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4%,近七成行业利润增长,两成行业利润翻倍。1—8月,全市在产的35个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8.6%,其中有7个行业利润增速在1倍以上。
彭伟宗摄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2.1%。其中,9月出口交货值再创年内新高。分行业看,我市30个涉及出口的行业中,25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出口增长48.0%,金属制品业出口增长62.7%,两大行业合计对全市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达62.9%。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志坚认为,工业仍是推动江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特别是工业出口增长较快。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新增入统企业274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32.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6%,呈逐月增强态势。前三季度,我市现有的24家规上工业“金种子”上市重点扶持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其中有21家企业实现正增长,14家增幅超30%。
民间投资活跃
占全市投资总量近七成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1.9%,两年平均增长2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7.2%。
分经济类型看
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0%,两年平均增长11.6%,占全市投资总量比重达68.4%。其中,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江门(新会)万洋众创城等139个民间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均超亿元;国有投资下降5.5%,两年平均增长0.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11.4%。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6.9%。三大门类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2%,两年平均增长9.0%;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8%;采矿业投资大幅增长260.3%。
工业技改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32.3%,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53.4个百分点。亚太森博高档文化用纸项目、新会双水发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华生电机产业城等20个工业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15.2%。
物价温和上涨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0%。商贸方面,限上批发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9.7%,限上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5%,限上法人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5.5%。
从限上零售业重点商品类别看
限上企业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增长42.5%,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11.8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占限上零售业的40.7%,增长16.4%;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增长33.0%。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10.3%。行业门类增长面保持100%,主体行业支撑作用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其中有9个实现两位数增长。八个传统行业门类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合计占比63.8%,增长贡献率高达90.1%。
彭伟宗摄
商品房销售方面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5%,销售额同比增长8.1%。金融方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9.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17.8%。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58亿元,同比增长12.3%,比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全市纳入统计的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7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8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速9.3%。
9月末,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3%,控制在3%以内。1—9月新增就业39182人,同比增长12.47%;失业再就业人数21934人,同比下降8.26%。
前三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衣着下降0.7%,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通信上涨3.7%,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0.8%,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2.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21.6%,粮食上涨2.1%,鲜果上涨2.1%,鲜菜下降0.2%。
“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最终会传导至消费端,要密切关注和监控。”蔡勇建议。
外贸形势向好
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3%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10.5%。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的75.1%)同比增长32.7%,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3.8%,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21.3%。

周华东摄
前三季度,全市出口同比增长3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6.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1%。家用电器、摩托车和印刷电路等三大商品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6.1%、44.1%和37.0%,是拉动我市出口增长的主力。此外,集装箱出口大幅增长449.7%。
前三季度,全市进口同比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经商务部确认,前三季度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4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1个,同比增长30.5%。
“外贸是‘三驾马车’中的最大亮点。”刘志坚表示,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出口总额已基本接近去年总额,成绩来之不易。刘志坚表示,展望第四季度,虽然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国内宏观环境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会逐步消减,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将持续。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通讯员/江统宣
责任编辑:袁媛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