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0 21:27:36来源:青黎先生
文|大叔
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你尝过心碎的滋味吗?
如果亲眼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被无情的摧毁,却又无能为力;我想,你一定会万念俱灰。
每一个成年人遇到这种事,都不会轻易释怀。
那如果是一个孩子呢?
一段爆火的视频,让无数网友破防了。
小女孩养了两年的狗狗,被奶奶当着她的面,以10元的价格,卖给了狗贩子。
视频里的小女孩强烈反对,哭得撕心裂肺。
但奶奶好像很开心,全程得意洋洋地笑着。
她拉着奶奶,然后把十块钱往买狗人手里塞,似乎这样做就能改掉狗狗被卖掉的命运。
这一幕,就连狗贩子都看得于心不忍了,对奶奶说,要不这狗你别卖了吧,我不要了。
但奶奶的态度很坚定,这狗必须卖掉。
最后,狗狗还是被狗贩子带走了。
小女孩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哭得凄惨的小女孩,搭配上奶奶不以为意的笑容,这个画面让人脊背发凉。
有网友说: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刚开始,大家并不了解奶奶是为什么要当着孩子的面卖狗。
后来据拍摄者讲述,其实是狗狗一直对着人叫,担心狗狗咬到人,奶奶无奈之下,只好卖掉狗狗。
在卖掉狗狗的时候,奶奶也一直在安抚小女孩,说要替她再讨一个听话的狗狗。
但网友们的心情还是久久无法平复。
就算真的是到了不得已卖的地步,也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
完全可以趁孩子上学的时候把狗送走,事后说小狗走丢了。
而不是当着小女孩的面,亲手把她养了两年的狗狗,无情的卖给狗贩子…
这么小的年纪,就让她体会到了心碎的滋味。
而且是一种强制剥离亲情的心碎。
这一幕,或许会成为她一辈子的阴影。
经历过相似离别的人,委屈和不甘,在这一刻喷涌而出。
很多网友说:
看到小女孩,就想起了小时候没能保护住自己心爱的东西时的无能为力…
在大人看来,这只是一场无足挂齿的交易,但在孩子眼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陪你长大,却无法陪你继续长大。
这不是自然的失去,而是以强欺弱的剥夺。
自己看得很重要的东西,连保护它都做不到。
哪怕多年过后想起,还是会愤愤不平,怅然若失,甚至还会成长岁月中不可触及的伤疤。
“如果以后还敢顶嘴,我就把你热爱的东西全部毁掉。”
这番话来自于一段点赞很高的视频。
一位父亲喝了点酒,心情不好,回家就拿起儿子亲手制作的手办往地上摔。
儿子无法忍受,就出口顶撞了几句。
父亲一气之下,把他的所有手办都砸了。
这一幕,彻底击垮了孩子心里的最后防线。
他向网友倾诉:
“每一样我都付出了时间、精力和热情,现在变成了一地残骸。
我现在才明白,有些你看得很重,付出了许多的东西,在一些人眼中就是垃圾。”
如果父亲只是喝醉酒无法控制其行为,冲动之下才做出这样的过激行为,或许还可以归罪于“酒精”。
可等到了第二天早上,父亲这样对儿子说:
“如果以后还敢顶嘴,就会继续砸,把你所有热爱的东西全部毁掉。”
这样的话让人窒息。
有网友说:他砸掉的不是玩具,而是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却选择了最差的一种。
他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喜好和梦想,更是父子之间的感情。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因为儿子喜欢看漫画书,就把他的漫画书全都撕掉的那位妈妈。
起因是孩子考试考了A,但犯了两个错误,她觉得这两个错误不该出现,就一把抓住儿子最喜欢的漫画《阿衰》,开始撕。
等她冷静下来后,也知道自己是在借题发挥,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孩子追着不让我撕,我就撕的粉碎有一部分扔到垃圾桶,有一部分直接扔到马桶里冲走了。”
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哭声就没有停下过。
就连写作业也是哭到着写的。
听到哭声后,妈妈后悔了,允诺孩子,重新买两本《阿衰》。
但她很快就反悔了。
孩子没有提起,妈妈也没有提起,一切恢复如初,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可真的就没有发生过吗?
密歇根大学博士Ethan的一项实验证明:
“当人在受到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情绪的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上疼痛极为相似。”
也就是说,父母那些不经意伤人的话,又或者是举动,会像疤痕一样留在孩子的心里。
疤痕藏得很深,并不代表它从不存在。
语言暴力也是暴力。
在电影《新警察故事》中,吴彦祖扮演的阿祖最终成长为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变态,就和他的父亲密切相关。
阿祖的父亲有严重的语言暴力倾向,从小对他非打即骂:
“你这个废物!”
“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
“你为什么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阿祖的心理渐渐扭曲,并产生强烈的报复心,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品尝到他的痛苦和恐惧。
阿祖的心理开始扭曲了,最终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路。
太多的家庭悲剧,都是由大人的不以为意造成的。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
"病态中的家庭,如履薄冰,全是悲剧。
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打断铰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像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语言暴力虐待不了一个人的身体,却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喜欢的东西被他人当着面毁掉,还会伤心痛苦,更何况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
孩子最心爱的东西被毁,他们会觉得父母不再值得信任,从而缺乏安全感,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甚至是变得偏执。
这样的结果,我想任何父母都不愿意看到。
善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倘若仇恨的种子结下,未来也只会结出仇恨的果子。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教育孩子有很多种方法,而语言暴力是最差的一种。
童年的阴影,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著名作家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里写过一个故事:
妈妈答应带儿子出去玩,可妈妈买完菜就去忙活了,等儿子来问的时候,嘴上说着“去”,然后接着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儿子就等啊等,从早晨等到下午,又一直等到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
故事的结尾是: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漫长的等待,消耗掉了孩子的所有期望。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还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
只是潜意识觉得他还太小,他的想法不重要。
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
天下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但这并不是我们肆无忌惮伤害孩子的理由。
我们可以给孩子我们的爱,但不要让孩子被爱绑架。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是我们思想的延续。
孩子的童真和梦想,是最值得我们去守护的东西。
不要让你的孩子,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总是充满了残缺和遗憾。
真正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又幸福的童年。
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青黎先生
学会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支持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