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0 07:28:38来源:大唐财富智库
11月5在,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约合人民币7.68万亿,几届总统想做的事,拜登干成了!

上任伊始,这项法案就被拜登政府提上了日程,但美国国会两党及民主党内部却始终对这个“撒钱”项目争执不休,经过半年多的扯皮,终于落锤了。
最初拜登的超级基建计划喊出了4万亿美元的目标,但是在国会始终无法通过,之后经过不断的缩减,最终降到了1.2万亿。虽然通过了,但通过时的投票比例是228票赞成:206票反对,仅以12票的优势惊险过关。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拜登政府好像并没有完全放弃之前的4万亿目标,这次通过的1.2万亿方案是一部分,后续如果顺利并且有机会的话,有可能分批追加后续方案,最终达到目标。
1.2万亿怎么花
道路和桥梁:该法案将提供1100亿美元用于维修美国老化的公路、桥梁和道路。其中,近400亿美元的桥梁资金是自修建国家公路系统以来最大的一笔专用桥梁投资。
公共交通:为公共交通拨款390亿美元,将会扩展交通系统、改善残疾人的交通出行、为州和地方政府购买零排放和低排放的公交车提供资金。
客运和货运铁路:为缓解全国铁路客运公司长期积压的维护工作,法案将提供660亿美元用于改善该公司的东北走廊以及其他线路。
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充电站拨款75亿美元,另外还将提供50亿美元用于购买电动和混合动力校车,以减少依赖使用柴油的校车。
互联网接入:为宽带接入拨款650亿美元,旨在改善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和部落社区的互联网服务。
电网现代化:为防止近年来日益频繁的断电,法案将斥资650亿美元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复原力。它还将推动发展碳捕获技术,增加清洁氢等更环保的电力来源。
机场:法案将投入250亿美元修缮机场的跑道、登机口和滑行道,并且翻修航站楼。还将修缮老化的空中交通管制塔。
水和废水:为水和废水基础设施投资550亿美元。150亿美元用于更换铅管,100亿美元用于解决多氟烷基物质造成的水污染问题。
钱从何来
细读拜登的基建法案就会发现里面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主要投入方向是铁路、机场和公里的升级改造,再有就是互联网方面的“提速降费”。
而且,这个法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几乎是我们2008年之后“4万亿”的翻版。当然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之后常用的“以工代赈”手法。

法案通过之后,最关键的问题就不再是政府拿这些钱要来干什么了,而是美国财政部到哪才能给政府搞到这么大一笔钱,毕竟基建投资这种事,是归财政部负责搞配套资金,不可能让美联储印钱给政府搞基建。
而财政部搞钱主要靠税收,一方面找国内的富人群体收税,一方面找国外加税,前几天都看到了,马斯克让粉丝投票,他要不要卖股票去缴纳富豪税。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起了一项投票,在线询问自己是否应该出售特斯拉10%的股票。截至11月8日,这项网络投票共有350万人参与,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表示支持出售。

因为此前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曾提议对亿万富翁的资产征税,如果这个提案通过,马斯克五年内可能要支付500亿美元,约合3200亿元人民币的税。所以马斯克才会说自己没有薪资和奖金收入,财富都是没变现的股票,问粉丝要不要卖股票去交税。
但其实这种向富人征税的提案,现阶段也就只能想一想,短期不可能落地。
而货币政策方面,11月初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声明,将从11月中旬开始缩减购债规模,货币政策拐点越来越近。
所以现在美国的出境是:想征税征不到,美联储又要缩减购债规模,对政府赤字的支持力度也在下降。
这1.2万亿可从哪搞?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疫情控制住,让美国经济复苏,然后政府的税基就可以提高一下,多收一点税。
疫苗接种新规
为了尽快控制疫情,11月4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新冠疫苗的强制接种新规,要求雇用人数百人以上的中大型企业须确保员工在明年1月4日前完成全程接种,否则罚款。

这条新规覆盖了190万家私营企业的8420万名员工,其中3170万人未接种疫苗。
拜登出台强制规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病毒不变异,接种疫苗可以结束疫情,病毒变异以后,接种疫苗也能减缓疫情的传播,但是,截止到11月4日,美国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只有1.9亿人,接种完成率58.1%。
美国民众不是热情高涨地接种疫苗!
为了让更多的美国人接种疫苗,拜登这次也是豁出去了,以罚款促接种。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这种做法是拜登政府采取的最为大胆的举措。
确实,在中国都是打疫苗送鸡蛋的,有的地方觉得鸡蛋比较小,就送鸭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熬到送鹅蛋,就把疫苗给打了。
你在美国这种“民主”国家罚款,有点强制的意思了。
而现在如果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可以很快的回复,税能收上来,基建搞起来,反过来继续加速经济复苏,这个逻辑看起来不错,但其实要实现并没有那么容易。
拜登困境
换一个角度,单从政策的面看,基建法案(财政扩张)和美联储缩减购债(货币放水)这两件事情前后发生,说明美国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很明显在从货币政策主导向财政政策主导转变。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但是否能顺利切换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刺激方式还不好说。
首先,疫情仍存在反复的可能。因为进入秋冬季以来,欧洲的疫情又"爆表"了,而美国这个时候还放开旅行禁令,如果特效药效果不及预期,美国疫情再次“爆表”也不无可能。基建又是需要人力聚集和频繁接触的行业,一旦疫情反复,基建就得“歇菜”。在加上资金现在还没找落呢,都是未知数。
第二,从政治角度看,民主党对国会的控制力,从这次法案投票来看,本身就是惊险过关,而拜登政府的支持率在不断走低,同时州选举方面民主党也面临危机,一旦中期选举时民主党对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控制力进一步下降,后续的法案通过和已通过法案的执行都将面临威胁。
再者,美债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之前在9月底差点闹到美国政府关门的美债危机,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是共和党暂时让步,把时间延后到12月份再说,而到了时间之后,美债上限还是不能顺利上调的话,对经济刺激政策的切换也可能造成致命打击。

以上这三方面的问题,出现一个就会对美国由财政政策接手货币政策造成沉重打击,如果同时爆发两个的话,基本就会导致这次切换失败,而一旦财政政策不能顺利接手,美联储那边已经确定了的缩减购债的进度,就需要再180°大转弯,回头求助于货币政策托底经济。
目前来看,基础设施法案的通过是拜登政府在内政方面的一大收获,但这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多大起色、未来会进一步对全球经济产生多大影响,只能拭目以待。

扫二维码|关注『大唐智库』视频号
投资对话100集,答疑解惑惹人迷
只要你点,收获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