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1 14:55:58来源:青年文摘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12点20点不见不散~
作者:小椰子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前几天,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第一:
我好奇地点了进去,发现是一个“偷拍”华中师范大学食堂的视频火了。
晚上8点36分,食堂却挤满了学生,几乎座无虚席。
没有几个人是在这儿吃饭的,都是在学习:
有捧着书本埋头苦读的,有敲击着笔记本电脑做课题的,还有围成一桌进行学术交流的。
视频拍摄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卷啊,太卷了,食堂都变成了图书馆!”
是啊,要不是后面的背景上有“粉面煎烙”的招牌、蓝底白字的菜单,暴露了这是食堂的事实,谁会想到连食堂都挤满了晚自习的学生呢?
评论区里,有很多人羡慕这样的读书氛围:
有人赞成这样的“内卷”:
有人则惭愧地自我吐槽:
为什么华师的学生都来食堂学习了?
有学生称,在食堂上自习比在图书馆更自由,可以放开讨论问题、畅所欲言,在图书馆反而很拘谨,学习体验感不佳。
甚至有人给出在食堂上自习的六大理由:
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必杀技,开放自由的讨论空间是锦上添花,冬暖夏凉的空调供应,让喜爱朗读的背诵者毫无负担。此外,学生还可以享受即时的美食供应,多位安全员的保障,“学习氛围”直接拉满。
谁能拒绝条件这么优越的“自习室”呢?
其实,在985、211这样的高校,多的是每天都渴望用知识充实自我的学生。
对比之下,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条在某职校拍摄的短视频。
视频展示了一个极端的对比场景,讲台上的女老师在讲课,台下的学生则趴在桌上睡倒一片。
拍摄者都觉得看不下去了:“感觉老师在自言自语,挺不容易的。”
其实,在一些学校里,不乏每天在课堂上混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学生。
他们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就是不愿意好好听一堂课。
没课的时候只想窝在宿舍打游戏、刷不费脑的小视频麻痹自己,却不肯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就像《精进》一书中提到: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最近几年,出现不少宣扬“躺平主义”“读书无用”的声音,殊不知,这是对年轻人最低级的骗局。
再看网络上,一边是让年轻人玩命打工、安分度日的KOL们,一边是叫年轻人别老奋斗、负责躺平就好了的大V们,但实际上他们每天的广告费赚得风生水起。
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们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能扛起你自己未来的,只有现在的你。
前段时间,当年那个轰动全国、高考交白卷考零分的少年徐孟南,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他在2008年参加高考时,故意在每张试卷的答题卡后面都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考号,但交了白卷。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引起社会的关注。
当时,确实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壮举”,甚至还有人把他当作“零分英雄”。
然而,他的热度并没有维持多久。
高考结束后,他只能跟着父母四处打工:
制作灯箱、组装浴室用品、制造井盖等,都是流水线上的脏活、累活。
他也想换个好一点的工作,但那些用人单位都要求学历超过高中,因此他就没有勇气去应聘了。
工作上不尽人意,生活上也处处碰壁。他的婚姻只持续了4年,成了二孩离异的单身父亲。
被现实打醒,尝尽了生活的辛酸与苦楚后,他终于幡然醒悟,自己当年的冲动之举是多么愚蠢。
当谈到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他会如何选择时,徐孟南毫不犹豫地说:“我肯定不会交零分卷。”
后悔的他,拿着条幅和4000份传单,多次走上街头,拿自己做反面例子,告诫考生们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交白卷十年之后,徐孟南再次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和小他10岁的同学们一起上课。
之后,他还参加了专升本,甚至准备继续读书,考艺术类的教育学硕士。
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读书,才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性价比最高的向上通道。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点赞很高的一条回答是: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
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高考得零分、浑浑噩噩过日子浪费生命没什么了不起,能把一张卷子考到满分、把人生初始的烂牌打得风生水起,那才叫本事。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唯有保持敏感和清醒,终身学习,才能一步步靠近理想的生活。
最近在看清水久三子的《学习变现》一书,里面提到了成年人学习的五个秘诀,与你分享:
①将学习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
在学习知识前,应该先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重新审视本次学习是否与自身的发展有直接联系。
想象大约十年后的自己并明确目标,比如想成为经营者、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人,等等。
接着,尽可能将目标细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工作计划与学习计划。
②具备金钱意识
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时刻意识到学习与收入的关系:
“掌握这个知识,能从事怎样的工作?收入能提升多少?”
一旦开始意识到学习对收入的影响,学习热情就会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③刻意公开,提高学习的成功率
向周围的人公布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更易于收集到有帮助的信息。
比如有人会推荐你“看这本书”,有人会告知有帮助的演讲消息,甚至有人会直接教你。
其次,和周围人共享学习的成果,更有利于维持学习热情、重燃斗志。
④学习应从整体进入分论
学习任何知识,都不应随意购买书籍阅读,而是首先用1~2天的时间,把握全貌。
有哪些领域?应该关注哪些领域?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学习?首先学习什么知识?下一步该如何做?
先把握整体,再开始学习,才能够进行螺旋式学习。
⑤输出学习内容
很多人虽然竭尽全力学习,却无法将知识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只有不断输出,在实践中尝试使用学到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积攒知识,才能将其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复旦大学哲学院的一位教授,曾在学生们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一段演讲:
不要听信躺平的鬼话。在我看来,人生应该这样度过:他永远不泯灭向上进取之心,永远不放弃道德的理想。
这样在多年之后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生犯过不少错误,也有过诸多遗憾,但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愧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度过了多么幸福美好而有意义的一生啊。”
希望我们都能在最好的年纪里,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共勉。
在该学习的年纪不负光阴。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1年第22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本文首发于精读(ID:jingdu999)。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