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2 22:50:39来源:新华网
11月12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主持。
以下为新华网直播实录: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11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今天,我们请来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介绍全会精神,解读《决议》内容,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先生,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先生,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先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先生。下面,先请王晓晖先生作介绍。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召开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大家知道,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全会通过的《决议》共七个部分,在内容摆布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这次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是适用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二是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第二个特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也都作过了系统总结。基于此,这次《决议》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有利于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全会还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我们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总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所以,我们相信这次全会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先介绍这些,谢谢!
一是《决议》深刻总结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增强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二是《决议》深刻总结我们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党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坚持和发扬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我们党团结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团结一致向前进。
三是《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征程上,“赶考”远未结束,全党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汲取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全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媒体记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最近的几个数据。10月31日,美国广播公司公布最新民调结果:全球57%的受访者、美国7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是民主的良好样板。美国的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1%的美国民众对美国民主表示担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民调机构最新公布的两次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分别为95%和98%。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自明、一看自知。美国将于下月召集所谓民主峰会,企图重振西方民主,在西方国家民主问题堆积如山的背景下召开这次峰会,简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目的无非是要打压他国、分裂世界,把世界划分成两个阵营或者多个阵营,结果只能是越描越黑。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的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了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走出了一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道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国人民有着高度的政治制度自信,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民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谢谢。
一是更加重视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我们积极开展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比如,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项目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是应对气候变化、体现责任担当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将会继续深耕“绿色丝路”,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借鉴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高标准建设更多生态环境友好型的项目,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二是更加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我们和国际社会一道帮助低收入国家缓解债务问题,对G20缓债倡议及延期作出的贡献是最多的。我们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分析框架》,将遵循债务可持续性原则,优化风险防控政策体系,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三是更加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包容发展。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多搞民众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受益广的民生项目,增强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
四是更加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我们支持沿线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弥合“数字鸿沟”,加强创新合作,共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当前,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大的缺口,我们欢迎各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国际上有利于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倡议持开放态度。我们相信,共建“一带一路”适合沿线国家的实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必将行得更稳、走得更远,结出更多互利共赢的硕果。谢谢。
第一,《决议》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立足于把握历史大势、揭示历史规律。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回顾百年历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决议》从历史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伟大历程、开辟的伟大道路,深刻总结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实现的奋斗目标、办成的历史大事,深刻总结了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深刻总结新时代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标识性意义。它具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志?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意义?我认为,《决议》给了科学的回答。这就充分揭示了过去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就是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给了我们最科学的答案,最准确的答案,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奥秘。对我们党总结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决议》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立足于统一全党思想、奋力开创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需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教育引导全党牢牢记住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决议》从历史规律性和历史主动性统一的高度,深刻总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证互动关系和规律;深刻总结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大逻辑;深刻总结新的形势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新要求;深刻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引导全党抓住历史机遇,风雨无阻向前进,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更加伟大的事业。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来源:新华网直播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