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体育 文章内容

关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一切始于40年前的今天

发布时间:2021-11-16 21:25:29来源:我爱女排

传递女排精神,传播运动快乐!

欢迎关注我爱女排,这里是最优质的排球互动平台。

七连胜,五连冠,激情燃烧四十载;

光辉史,英雄泪,振奋一代中国人。

这是央视新闻联播对一个历史时刻的定义——1981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中国女排以3比2战胜日本队,以七战全胜夺得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三大球的首个世界冠军。

四十年光阴流过,中国女排已十次站上世界之巅,女排精神更是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强大的时代精神,成为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回望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更加感叹冠军的不易。在那筚路蓝缕的岁月里,中国排球人开天辟地的壮举,将永垂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急需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也急需体育成绩来振奋国民精神、树立国家形象,其中“三大球”是重中之重。前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曾说:“三大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

其中,排球被视作最有可能突破的项目。1956年,中国首次受邀参与在法国举行的男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队,获得世锦赛第6名。

当时的世界女排霸主是苏联队,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大松博文率领的“东洋魔女”日本女排异军突起,在1962年世锦赛和1964年奥运会接连夺冠。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大松博文应邀来华,帮助训练中国女排。在吸收了先进技战术理念后,中国女排开始逐渐崛起。

但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排球运动和其他项目一样受到了严重冲击,水平下滑严重,1974年世锦赛,中国女排仅获得第14名,国家体委解散了国家队。

1976年,中国女排重新组建,37岁的袁伟民被任命为主教练。他从全国各地广招青年才俊,并采用近乎苛刻的训练,帮助队员们提升技术能力。中国女排的成绩慢慢提升,先后获得1977年世界杯第4名、1978年世锦赛第6名。

1979年10月,为了备战当年年底在香港举行的亚锦赛,袁伟民率中国女排赶赴湖南郴州基地闭门苦练。这里的条件很差,训练馆是一个竹棚,地板坑坑洼洼,很多队员在翻滚时皮都磨破了,还有竹刺扎进肉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备战环境里,中国女排队员的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都有了提升。

1979年12月13日,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中战胜了包括世界冠军日本队、世界劲旅南朝鲜队在内的所有对手,以全胜战绩首次登上洲际赛事冠军领奖台。征服亚洲后,中国女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登顶世界,在因故未能参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成为她们向世界证明和绽放自己的最好舞台。

除了由朱玲替代郑美珠以外,出征世界杯的中国女排,几乎是两年前亚锦赛夺冠的原班人马:主攻张蓉芳、郎平、杨希、曹慧英(兼接应二传),副攻周晓兰、陈亚琼、梁艳、朱玲,二传孙晋芳、张洁云、周鹿敏,接应二传陈招娣。

(感谢胡进指导提供的珍贵图片)

本届世界杯一共8支球队参加,打循环赛决定名次,中国女排的对手依次是巴西、苏联、南朝鲜、保加利亚、古巴、美国、日本,其中苏联、美国和日本是公认的世界劲旅。

首战3比0战胜巴西后,中国女排迎来了强敌苏联队。第一局中国女排轻松拿下,第二局开局却以0比9落后。袁伟民换上了球风泼辣的老队长曹慧英,她果然稳定了全队的节奏,中国女排重回正轨,一路追至10平,并以16比14拿下这一局。第三局中国女排又一鼓作气,竟然打了对手一个15比0。

四十年后,回忆起那场比赛,曹慧英记忆犹新。“我上去以后,连续发了9个球。发到第三四个球的时候,队友们跟我说‘你发过去就行’。但我的想法是,我要把球发到最好!”她说,“在困难的时候,不到最后一个球永远不放弃,不放弃就有机会。”

倒数第二轮,中国女排迎战美国队,两队此前都是五战五胜,这场球就是事实上的冠军争夺战,如果输了争冠就要看别人的脸色。这是中国女排不想要的结果,她们有过教训,1977年世界杯,日本队让球给韩国,将中国队挤出了前三,“那场球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慧英说。

中国女排预判到,美国队将从身高最矮的张蓉芳身上打开突破口,她比对方的海曼矮了22厘米,而且崴脚后速度也受到影响。当时全队帮张蓉芳分析说,“你扣球尤其不能犹豫,你犹豫时出现零点零几秒的耽搁,就会被对方封死。”

前四局中美双方战成2比2平,关键的第五局,中国姑娘们咬牙以15比6拿下。比赛结束后,不少队员哭了。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轮迎战日本,只要拿下2局,就将锁定冠军。

中国女排前两局发挥稳定,以15比8和15比7顺利拿下,意味着冠军到手,队员们兴奋地提前庆祝。随后,队员们心态起了变化,场面落入下风。

袁伟民感到陈招娣不对劲,将她换下,此后在陈招娣“我还行”的表态后,又将她换上。但几个回合后,陈招娣的身体越来越僵硬,再次被换下。袁伟民问:“你说行,为什么不拼?”陈招娣委屈地哭了。

拿下两局后又被日本连扳两局,袁伟民发火了,他告诉队员们:“不要忘了你们是在哪儿比赛,全中国的人都看着你们呢!如果这场球输了,你们拿到的就不是圆满的冠军,你们会后悔一辈子!”

队员们被点醒了,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来。陈招娣也擦干眼泪,再次要求上场。发球、跳传、翻滚、扑救……这一次,她完全忘记了腰上的痛楚。

第五局对抗十分激烈,日本队一度以15比14获得赛点,关键时刻,郎平扛住重压,奋力反击追成15平。此后,中国队员们上下齐心,连续拦网咬下了最后两分。

17比15,3比2,中国女排七战全胜,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当队友们在场地中央又抱又跳庆祝的时候,陈招娣却躺在场边的条凳上,她是被队友背下场的,比赛中她的严重腰伤又发作了。

颁奖的时候,队医准备将陈招娣扶上领奖台,她却说,“我试试,我要自己上去。”不过赛后上大巴,陈招娣是被队友背上车的,当晚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女排举办的庆功宴也独缺一人,她去医院治疗后只能卧床休息。

袁伟民说:“我委屈了她。”

如一声惊雷,女排为中国三大球首夺世界冠军的消息传至国内,举国欢庆,教练和球员们也都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11月17日的人民日报,将整个头版都给了中国女排。人民日报第一次把中国女排和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提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把体育竞赛的胜利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

在改革开放春风刚刚吹起的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发起全体国人滚烫的爱国热情,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豪迈地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这个世界杯冠军只是中国女排辉煌篇章的序幕,此后她们一鼓作气拿下“五连冠”,迄今已十次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捧杯。四十年来,中国女排有过成功登顶的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挫折,但无论成绩如何,精神始终巍然屹立,“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跨越四十年仍经久不衰,依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我爱女排”公众号原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须经授权

联系方式:welovevolley@126.com

(责任编辑:Anastasia)

还没关注“我爱女排”?精彩不容错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