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抗战胜利75周年 |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发布时间:2021-11-25 07:22:28来源:思想者之家NWU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

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决定和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场关键性战争,

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

今天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在胜利日,带我们重温抗战历史,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抗日历程

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在全球携手共战新冠肺炎疫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学习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无论是对中华民族而言,还是对世界各民族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谨以此片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号召全民族抗战,最早举起了抗日的旗帜。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11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丧,而对中国共产党,蒋介石的政策却是“攘外必先安内”,进行疯狂围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在民族危亡关头,共产党人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力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也从“逼蒋抗日”转向了“联蒋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长城。随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多省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首战平型关告捷,打出了中国抗日战场的新局面。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

勿忘国耻抗战精神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

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

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

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

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Q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但为什么将9月3日而不是将8月15日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中国战场的许多地方8月15日及8月15日以后还在打仗,实际上没有停止战争。二是虽然“终战诏书”是8月15日发布的,但正式投降书却是9月2日签署,签署投降书比用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更加具有国际性的法律根据。

抗战胜利纪念日历史脉络

1937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1945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

1945年8月21日,湘黔交界处的芷江城里,日本投降代表、驻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前来与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美军有关人员举行洽降会谈。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

1945

1945年9月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法定”漫长路

1

初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

2

确认: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3

延续: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4

法定: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铮铮铁骨抗日英雄

01.

左权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02.

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1940年2月,杨靖宇和战友们在转战中陷入日军的包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萬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03.

李林

李林(1915年11月15日-1940年4月26日),原名李秀若,原名李秀若,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殉国。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04.

谢晋元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晋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介石誉其“精忠贯日”。

我们纪念革命先烈,

就是要永远不忘记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

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

永远不忘他们的遗志和追求!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走向复兴继续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纪念抗战胜利,

谴责侵略者的残暴,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这75年,我们深知和平之可贵;

这75年,伟大的抗战精神像一把火炬,

照亮民族复兴征途;

这75年,我们让世界看到了,

今日之寰宇早已不是法西斯横行的时代,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

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今天的人民军队,

正大步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道路上,

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新时期中国军人对祖国、

对人民早已做出了这样的如山承诺:

我们绝对有能力不再让战火在我们家园燃烧,

决不让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疆土有半寸丢失,

决不让国家发展进程被打断。

▲今天的中国军队,统帅有方,将士一心

▲今天的中国军队,号令严明,甲胄齐整

▲今天的中国军队,不惧摔打,枕戈待旦

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

是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但和平是需要争取的,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领土完整、

维护发展利益,

我们永远是和平的保卫者。

75年,硝烟已经散去,

但是属于这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

永远不会消散。

在历史的回望中,

才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在胜利的纪念中,

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祭奠同胞,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获取更多故事,关注“思想者之家”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文稿校对:孙静、孔令璇

编辑:陈晨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