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关于选大学/选专业, 这是一篇最接地气、最有良心的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1-12-05 21:34:22来源:高中学生家长慧

长按关注"高中学生家长慧”

快速获取国家免费高中课程

▼▼▼

以下为正文:

很多学生可能为了进名校,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或是非常冷门的专业,那时会觉得只要进了名校就能万事大吉,不曾想到只是虚度4年光阴。有的是不喜欢这个专业,大学没有好好学;有的是专业非自身所长,学得格外艰辛;有的因为专业冷门或竞争激烈,就业艰难。就算有名校的头衔,还是陷入了迷茫。

追求高分的最终目的是去好学校这没错,而我们去好学校的目的难道不是学好专业,找好工作吗?很多人都说,选专业的重要性不亚于第二次高考,因为选专业直接关乎未来的工作和事业发展。

在选专业之前,家长最好先问问自己,真的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是否知道孩子的现状和追求。以下这几个问题,或许能帮你了解什么专业适合孩子。

你的孩子是天才or普通人?

天才总能受到上天的恩惠,毕竟学习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到高三这个阶段,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应该是了解的。不像幼儿园、小学阶段,个个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到了高考这个阶段,自己孩子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其实自己心里都有数。

如果你天赋异禀,那么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上,最好忠于自己的个人兴趣,不要在乎这个专业是小众还是大众,是热门还是冷门。因为只要够聪明,运气不是太坏,总能出人头地。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人,或者说是比较勤奋、稍微有点优秀的普通人,你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来,而是要把志愿填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未来职业的规划以及专业上可能的深造路径尽可能地结合在一起。也许你觉得这些过于深奥,完全没有头绪,那最简单的,就是报热门专业。毕竟工作机会多,到哪都不会失业。比如这几年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估计近十年里面还是会相对更容易找工作。

不要为了一时的兴趣而选择专业

你最近是否因为某剧或者某动漫而对某事产生了兴趣?也许你看了几部律政剧就想着以后当律师,也许你因为医疗剧而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也许看了些音乐相关的电视就嚷着要走音乐的道路。停停停,先别着急。你先冷静思考下,你是否真的喜欢,还是只是被电视的氛围而产生的一时的热血。你所选的专业,可能会影响你的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未来这么长,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不妨先放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看,你是否还喜欢。

若你觉得你并不是一时的兴起,那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相关的专业,看看它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很多人只是被表象所吸引,并不知道实际学习起来跟展现出的并不是相同的。

比方说,有些电脑游戏爱好者想着以后开发游戏赚大钱,觉得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于是报考了计算机专业。结果发现这个专业每天不是敲代码就是敲代码,学了一大堆语言,最后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一款游戏。

大学怎么挑?

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选学校,其实很简单:985>211>普通本科>专科。如果你能上北大清华而不去上,那你基本上做了一个绝对错误的选择。中国的大学是分三六九等的。无论怎么改革,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甚至越改革就越分三六九等。很多人可能觉得二流院校也能飞出一流专业,当然这有这个可能,但只是极少的情况。学校为啥要评估,要分级,就是为了把从学校里出来的人分三六九等,方便在各种情况下筛选人才。

虽然很多人觉得不公平,但这个社会本身就不公平。现在北京以及很多大城市的高校进老师的时候,尤其看重第一学历。虽然国家早就说了不允许存在第一学历歧视,但对于社会、企业来说,第一学历仍是重要的“敲门砖”。

比如你去看北京上海的落户制度,排名靠前的985学校可以本科毕业直接落户,而普通的本科学校就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如果你第一学历是非211、985,你是没有机会当大学老师的。你即便后来读了清华北大的博士都没用。你的出身摆在这里,你就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了。而且在考研调剂的过程中,许多学校是不接受非211学校的调剂生源的,就算导师甚至院长想要你,也过不了研招办的硬杠杠。

即便你将来想进体制或是公司而不是大学,你也会发现第一学历非常重要。在找工作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人力部门是来不及了解你的能力、听你的想法的,通常都是看简历,不是名校、不是211、985,通常你就没有太大的机会去证明自己了,而即便你进了公司或者公务员的面试,和考研面试一样,在条件基本一样或者你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面试官也基本倾向于更加稳妥地招录那些名校的毕业生。这很残酷,但是这也很公平。这就是出身与出身的差异。

一句话,能去多好,就去多好。

专业怎么选

如果是名校,或者你足够聪明,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太纠结。但是如果是一般学校,或者是一般孩子,专业就很重要了。普通学生与普通学生作比较的时候,一点点优势也是很大的优势。

这里有几条建议:

第一,普通家庭的孩子别轻易选择文史哲。很多人喜欢研究历史,思考哲学,但是喜欢并不能当饭吃。如果你有天赋,也不是不能出头。但穷人家的孩子读这些专业,活活拖累了自己甚至也拖累了家庭。小众专业最适合富家子弟去修身养性,普通人家的孩子别去玩这个。

第二,最好别选法律和新闻。这两个专业泡沫多、门槛低、龙蛇混杂,场子已经乱了。相比于选志愿的时候,心高气傲、心存幻想,最后工作的时候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家里没有人脉、没有关系,要出头,实在是太难,除非你对公考或法考等非常有信心。

第三,选专业要看该高校专业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不是到位。有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有没有知名学者在专业方向上领航,对于理科、工科,这尤其重要。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业比没有的专业要成长空间大的多。

去哪里读书?

在填志愿时,并不会只填一个志愿。有这么多志愿可以挑选,待选学校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该怎么挑呢?这时,城市就变得很重要。

因为城市格局的大小、视野的宽窄、思想的开放程度与当地高校水平密切相关,越发达的城市高校质量也会更好,此外,去哪个城市上大学很多时候也决定了未来留在哪个城市发展,毕竟毕业后就地找工作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

很多同学觉得,去中西部或者一些风气比较保守的一流大学读书挺好的,因为学风好。这其实是大错特错。闭门造车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出路的,大学给学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眼界和体验。在北京市海淀区读大学,是一种幸福。因为你骑着自行车就可以去清华北大人大听讲座了。这种密集的名师、大师的讲座是你在其他地方,梦寐以求都求之不得的。如果你在北京读书,只是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上自习,那你完全错过了这里最值得珍惜的资源。

所以,尽可能地选择更发达的城市。

别到封闭的小城去发奋图强。一些地方的二本三本的确在考研方面做的很疯狂,但是到了面试的时候,你的气质和积累仍然是最关键的。这些地方的孩子很难得到这种真正的大学收获。

如果家境困难选什么专业?

穷人家的孩子,选点踏实的专业比较好,公费师范类就是不错的选择。毕业后去学校当老师,收入稳定,福利也不错。医科也这样,医生的职业比较稳定,而且收入随着工作经历不断增长。

有的人会想着以后考公务员,但是考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大城市,几百几千人争一个名额,而且生活成本太高,福利也在下降,根本照顾不了家里。外地穷孩子要在大城市当好公务员,最后还要靠结婚,不然你连房都买不起。所以如果想当公务员,不妨考虑三四线的公务员,相对压力就小一点。

当然在这里,早知道推荐毕业包分配的专业,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留意,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考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大家可以参考去年的文章:

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改变?

有的考生高考没有考好,然后觉得以后可以再通过考研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很多时候,这可能是人用来欺骗自己的借口。糊里糊涂的在一所普通民办大学或独立学院呆上4年,也就不谈当年的计划了。如果你真的对自己在这四年的定力有信心,不妨选一个好城市的普通本科学校,附近有一流大学,有助于你去听课。

别到封闭的小城去发奋图强。一些地方的民办院校的确在考研或考公方面做得很疯狂,但是到了面试的时候,你的气质和积累仍然是最关键的。这些地方的孩子很难得到这种真正的大学收获。

如果你真的是在高考时候,因为一些类似生病等特殊原因考砸了,不妨选择复读!(虽然政策上有意想取消复读生,但对那些真正下决心的孩子,复读仍是一条改变的路)

填报志愿有困惑怎么办?

很多人爱问高中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但其实高中老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孩子经历过高考,对于高考的了解,对于大学毕业以后未来的发展和大学的学科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可以去找大学老师,或找大四或者研究生的学生问,他们对于大学专业以后的方向会更了解。你也可以去找专业咨询志愿的咨询师,会给你一个更全面更详细的交流。

最后谁说高考决定不了命运的,谁说不是一考定终生的,谁说人生还有好多次选择的?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唯一的。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决定性的。每一次的选择都决定了你的命运,你以为你能改变命运,其实不过仍然是被这一次的选择所决定的改变。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高考起码决定了他5-10年。

5-10年,已经足够耽误一个人,成全一个人了。请家长和孩子们慎重,别信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长按关注"高中学生家长慧”

快速了解大学专业解读与就业方向

▼▼▼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更多教育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kf#twz.ink(#换成@)进行处理。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