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封杀了6年,今天终于解禁了!

发布时间:2021-12-07 08:01:51来源:独立鱼电影

最近,一部特别的电影在内地上映了——

《嗨!文姬》。

表面上看,平平无奇。

可特别之处就在于:

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上一部在内地上映的韩国电影,还得追溯到2015年由全智贤主演的《暗杀》。

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内地院线不再引进韩国电影。

与此同时,民间逐渐开始流传起「限韩令」的说法。

虽然这种说法从没有过官方定论。

但对韩国娱乐圈的全面封杀,人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韩国偶像无法再来中国内地商演;韩影、韩综、韩剧消失得无影无踪;诸多中韩合作项目也杳无音信……

如今,六年过去了。

《嗨!文姬》的突然上映,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显然,长久以来关于「限韩令」解禁的传闻正在日趋明朗。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过一次新闻——

中国电视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达成合作协议。

这已经说明,中韩文娱的合作之路已经再次被打通了。

而最近,2021-2022中韩文化交流年也正式如火如荼地拉开序幕。

这一系列动作,其实都是在为了明年中韩建交30周年而预热。

明年,或将迎来韩国批片爆发的元年。

这份重新拾回的融洽,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自从20多年前的那场「韩流」开始。

中韩文娱的交融互动,早已扩散到了方方面面。

1992年,中韩建交。

韩剧顺势在次年推向中国市场。

由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韩剧,由崔真实主演的《嫉妒》。

不过,这部剧在当时没有掀起太大水花。

真正引起热潮的,是1997年的韩剧《爱情是什么》。

该剧被认为是「韩流源头」。

起初,央视只在每周日上午播出两集。

随着播出后口碑的积累,收视率激增,许多观众特地要求央视重播。

于是,央视破天荒地更改了该剧的播出时间。

变成了每个周末上午都连续播放多集,这才让观众满意。

而同年播出的《星梦奇缘》,再度引发了观剧热潮。

也顺势捧红了两位始祖级的韩流明星:

安在旭和崔真实。

两年后,安在旭和金喜善合作的《泡沫爱情》在内地播出。

再次贡献了一对令人难忘的银幕情侣形象。

白血病这一屡试不爽的韩剧要素,正是从这部剧开始。

而将此道发挥至极致的,则是许多人心中的「韩剧启蒙」——

2000年的《蓝色生死恋》。

四位大主角:

宋慧乔、宋承宪、元斌、韩彩英。

已经无需鱼叔再多做介绍。

进入21世纪之后,韩剧开始呈爆发之势,连续诞生了一系列爆款。

2002年的《冬日恋歌》;

2003年的《天国的阶梯》;

还有《宫》《我叫金三顺》《浪漫满屋》……

都赢得不少国内观众的喜爱。

那段时间引入的韩剧,多为爱情偶像剧与家庭伦理剧。

同处东亚文化背景下,剧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也让当时的内地观众感到亲切。

地域与文化上的相似,无形之中推动了韩剧在国内的发展。

《我叫金三顺》

不过,同类型的韩剧看得多了,观众也逐渐摸清了韩剧的套路。

俗话说,韩剧有三宝:车祸、失忆、治不好。

生死离别的爱情悲剧,韩剧屡试不爽。

《蓝色生死恋》

随着2005年《大长今》的引进,让大家耳目一新。

看到了一部古装大女主的韩剧。

之所以大量引入这样的剧,也是因为这种类型不存在门槛,并且没有审查方面的限制。

韩国电影的引进,同样以爱情片为主。

特别是2001年的现象级爆款《我的野蛮女友》。

此片,曾在次年于内地公映。

刚满20岁的全智贤,瞬间成为了「全民女神」。

除了单方面的引进,中韩的影视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那段时间中的不少电影,都打出了「中韩合作」的口号。

比如2001年的韩国电影《白兰》,就是张柏芝搭档崔岷植。

再有2005年的《神话》。

则是成龙搭档韩国正当红的金喜善。

还有集齐了中日韩三国顶尖阵容的《无极》。

虽然口碑扑街,但男神张东健的表现,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到韩流影响的还有综艺。

尽管如今经常曝出某某综艺又抄袭韩综。

其实在一开始,许多热门国综都是买了版权的。

最早是直接引进了韩综《X-MEN》。

之后,则开始购买版权自制。

像开启亲子真人秀风潮的《爸爸去哪儿》。

主打户外竞技的《奔跑吧兄弟》。

明星歌手同场竞赛的《我是歌手》等。

可以说,韩综的引入直接带动国综的变革与转型。

《奔跑吧兄弟》

短短十几年,中国迅速成为了韩国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

许多艺人都开始来到中国发展,疯狂捞金。

像凭借《刁蛮公主》爆火的张娜拉。

成为了2008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中唯一一位韩国艺人。

不过,后来因为说了伤害中国观众的话,又惨遭抵制,结束了捞金之旅。

还有凭借《继承者们》大火的李敏镐。

直接登上了次年的春晚舞台。

而2015年引进的《暗杀》,则成为了在中国内地最卖座的韩国电影。

票房成绩达到了4697万人民币,占到了该片全球总票房的近10%。

足以可见,中国市场对韩国影响之大。

然而。

随着「限韩令」的出现,中韩文娱合作直接跌至谷底。

其实,「限韩令」一直是民间流传的说法。

官方给出的说法也只是「调控」。

但不管怎么看,这个「调控」与「封杀」无异。

视频网站上的正版韩剧韩综,一夜之间没了踪影。

电影院上整整6年时间,没有一部韩国电影上映。

但凡有韩国明星主演的项目,直接变为遥遥无期。

像张瀚、朴敏英主演的《锦衣夜行》,戚薇、李承铉主演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始终是「待播」的状态。

曾有人唱衰未来的韩国影视行业。

中国市场的丢失,让韩国文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据统计,在「限韩令」之前,韩国文娱对中国的出口占到全球出口总额的27%。

而之后,韩国各大娱乐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大幅缩减。

不过。

韩国影视业不仅没被压垮,反倒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

「限韩令」六年,虽然丢失了中国市场,却成了韩国影视征服全球的开始。

先说电影。

商业大片,几乎年年有爆款。

2016年,《釜山行》上映。

它将欧美电影中常见的丧尸类型片,移植到了东方文化背景下。

新颖的故事设计和动作场面,让该片在当年火爆全球。

在本土,它更是打败了《美国队长3》拿下了韩国影史首日票房冠军。

并创下2016年唯一突破千万观影人次的韩国电影纪录。

2017年,《与神同行》成为现象级「网红片」。

它用奇幻诡谲的特效,构建出一个死后世界。

借此向大家展示,韩国电影日趋成熟的工业实力。

不仅在国内刷新票房纪录,在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

而在艺术片领域,韩国电影更是收获颇丰。

2018年,《燃烧》入围了当年的戛纳主竞赛。

虽然没能拿奖,却拿下了3.‍8的场刊高分(满分4分)。

刷新了20多年来的戛纳场刊纪录。

巅峰出现在了2019年。

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成为韩国第一部在商业与艺术间都实现巨大突破的电影。

先是成为第一部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韩国电影。

之后横扫奥斯卡奖,包揽了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

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

一年后,韩国电影再次创造历史。

73岁的尹汝贞,凭借《米纳里》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成为韩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奥斯卡表演奖项。

电影走向世界,韩剧也不甘示弱。

如今的韩剧早已摆脱了过去「韩剧三宝」那一套。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创作。

而流媒体的出现,则成了帮助韩剧快速推向全世界的那股「东风」。

2019年,网飞上线了首部原创韩剧——

《王国》。

这部古装版《釜山行》,一瞬间就刷新了人们对韩剧的想象力。

直到今年的《鱿鱼游戏》。

不仅成为网飞史上最高收看量的剧集,更是成为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

除此之外,这两年网飞还推出了《我的名字》《甜蜜家园》《地狱公使》等作品。

尽管评价不一,但无一例外都赢得了不小关注。

如今,「韩剧」已然成为流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

只要出一部,全球观众都很难忍住不去看一眼。

比起韩国走向世界,内娱的发展则完全不同。

六年间,内地影视市场不断扩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

电影票房不断刷破天花板,网剧流量不断突破新高。

也正是这段时间里,接连诞生出「流量」「饭圈」「打投」等字眼。

乍一看,内娱似乎变得更加丰富。

实际上,作品质量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2016年,《美人鱼》票房成为首部破30亿的国产片。

也成为了当时的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从那时起,这项票房纪录便接连被刷新,一直到今年57亿的《长津湖》。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这些卖座的影片大部分都口碑平平。

「限韩令」之后,「一本两拍」成了中韩影视合作的唯一方式。

即中韩共享同一个剧本,分别进行本土化改编。

于是,这个合作方式彻底暴露出了中韩双方在创作上的实力差距。

回头这几年「一本两拍」的电影,翻车的并不少。

像2018年的警匪片《大人物》,就是中国版《老手》。

直接从豆瓣7.7,掉到了豆瓣6.4。

没错,刘亚仁跟包贝尔演的是同一个角色

再有2019年的韩国电影《极限职业》。

中国版则是一年前的《龙虾刑警》。

前者豆瓣7.8,韩国年度票房冠军。

后者豆瓣4.8,年度国产烂片喜加一。

而「限韩令」之后的国综。

则屡屡曝出「抄袭」事件。

放眼过去几年的热门综艺。

无论是被称为「开启选秀元年」的《创造101》,还是明星慢综艺风格的《向往的生活》。

尽管火爆,但也掩盖不住其背后是对原版韩综的生搬硬套。

还有剧集。

6年来,真正的口碑佳作寥寥无几。

虽说也有《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这样的高分佳作。

但这样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鱼叔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一味地贬低内娱。

只是想说,相比韩国影视的成绩,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而这次「限韩令」的解除,无疑是个大好机会。

未来能有更多的合作,让我们近距离地学习和交流。

不是在「限韩令」的保护下,粗暴地照搬模仿。

同时,优质韩国影视内容的引入,势必会对内娱造成一定的压力。

想要与韩国影视分庭抗礼,就要自己做出新的突破。

《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

曾有人担心「限韩令」的解除会对内娱造成冲击。

甚至担心会重新霸占内地市场。

依鱼叔看,这首先并不现实。

因为如今的内娱市场,已经不像是20多年前那么稚嫩。

席卷全国的韩流之势,几乎不太可能重演。

其次,为内娱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是一件好事。

让中国影视形成一定的良心竞争,将会更有效地激发本土创作的动力。

毕竟对于观众来说。

看到更好更优质的作品,永远是最大的期望。

当中韩文化交流进入第三个阶段。

或许能够为内娱的再一次变革,带来新的启迪。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