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华营首发创始人学华为第一课 | 熵减·激活组织

发布时间:2021-12-09 13:41:22来源:华营管理私塾

“理解‘熵’,是打开华为管理思想的一把钥匙。”

华营《熵减·激活组织》第1期

华营首发创始人学华为第一课——《熵减·激活组织》,限时特惠开启中....四大维度对标学习华为熵减机制,帮助企业规避四大组织黑洞(干部堕怠、执行力差、团队涣散、缺少协同),激发组织活力!

01.课程背景

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决不允许出现组织‘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

——任正非

组织黑洞吞噬活力的四大表现:

◆干部堕怠:惰怠是组织之“癌”,使整个组织严重缺乏战斗力;

◆执行力差:执行力差所带来的普遍“低绩效”会破坏组织氛围;

◆团队涣散:各级员工会因为忙于“救火”而降低团队效能;

◆缺少协同:越来越厚的部门墙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内耗”;

熵,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正非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是贯穿任正非管理华为的思想精华。任正非把物理学、人性和哲学理念直接引入企业管理中,成就了华为独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战略。华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任正非开创性的管理思想和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2.课程聚焦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与人大教授黄卫伟交流时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同样的规律,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自然法则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乱并失去发展动力。

任正非说,我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就是要拉开差距,由数千中坚力量带动十几万人的队伍滚滚向前。

▲华为活力引擎模型,来源:《华为之熵光明之矢》

03.课程逻辑

业要想长期保持活力,就要建立耗散结构:

◆对外开放,与外部交换物质和能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势能,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的作战空间。

◆对内激发活力,任正非认为,企业的活力除了来自于目标牵引、机会牵引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的驱动。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价值分配系统必须合理,使那些真正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才得到合理的回报,企业才能具有持续的活力。

04.课程介绍

➤课程一:开放合作·《吸收宇宙能量:华为的开放理念和实践》

◆学习目标:开放是进行熵减、保持活力的前提。通过学习,深度理解开放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开放。学习华为开放的理念和实践,为自身和所在企业保持开放、不断进化,提供有效借鉴。

◆课程要点:

一、为什么一定要开放?

1.理论基础:热力学定律+耗散结构理论

2.思想基础——世界观

3.世界的自组织:开放性结构化成长

二、怎样才是真正的思想开放?

1.自我批判

2.干部的自我批判

3.组织的自我批判

4.任总的自我批判

5.开放是组织成长的根本要素

三、华为的开放理念和实践

1.华为精神:开放,开放,再开放

2.向一切优秀学习

3.向友商学习

4.内部开放

5.高层开放

➤课程二:激发活力·《激发奋斗者的分配机制》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华为价值链管理的底层逻辑,理解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经验,从理念到实践的借鉴,对如何设计以导向冲锋的绩效与激励体系启发思路,使组织充满活力。

◆课程要点:

一、前言

二、为什么要“以奋斗者为本”?

1.“以奋斗者为本”的逻辑

2.华为的分配原则

三、谁才是“奋斗者”?

1.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2.华为的绩效管理体系

①组织绩效:KPI(平衡计分卡)

②个人绩效:PBC(强调沟通、强调赋能)

四、怎样做到“以奋斗者为本”

1.华为的激励政策导向

2.价值分配整体框架

3.华为激励制度框架

4.牵引发展职业通道

①非物质激励

②价值分配中的矛盾点

③如何看待“犯错误”

➤课程三:持续变革·《战略驱动的变革与流程化组织建设》

◆学习目标:华为认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华为30多年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折腾”的变革史,通过变革,打破部门墙,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流程型组织,形成高效的组织协同,构筑面向未来实现战略需求的组织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建立有效领导变革的思路,并充分理解华为流程化组织建设的理念和运作方式。

◆课程要点:

一、企业变革的动因

1.什么是变革

2.变革的动因

3.变革的内容与目的

4.华为的变革历程及启示

二、有效领导变革

1.增强紧迫感&发展同路人

2.建立愿景目标&消除变革阻力

3.赢得信心&固化变革成果

三、对流程型组织的理解

1.对流程的理解和定义

2.什么是流程型组织?

3.流程型组织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四、华为的流程化组织建设

1.华为流程管理发展历程

2.流程型组织建设要点与实践分享

3.构建流程型组织的方法和步骤

➤课程四:构建能力·《把能力建在组织上》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华为的组织与组织能力建设的历程,了解本企业如何从战略、机制、组织三个层面实现从个体能力到组织能力的转型,提升对组织能力建设的系统认知。如何不断通过更有效的动力激活机制,抵御和消除“组织疲劳症”,从而真正做到把能力建在组织上。

◆课程要点:

一、独特的组织能力

1.战略执行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执行机制

2.持续的管理改进能力:持续变革与学习发展机制

3.组织的基层动员能力:组织成长的动力机制

二、组织成长的动力机制

1.思想权、文化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2.把钱分好了,组织就活了

3.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4.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5.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6.将军是打出来的,上甘岭出将军

三、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执行机制

1.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配称

2.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3.规模企业的管理挑战:组织协同

四、持续变革与学习发展机制

1.流程的本质与组织能力的定义

2.组织能力的内生型特点与有效的学习路径

3.管理是企业的一项持续投资

4.构建持续地管理改进与适应性循环应对能力

05.导师团队

杨汉超

■华为公司前常务副总裁

先后担任过研发体系总裁、人力资源部总裁以及全球营销总裁,是华为公司主要技术、产品和市场演进历史的重要亲历者与见证人。

胡彦平

■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华营董事长

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历任管理工程部总裁、公司变革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公司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PMO)、公司组织干部部部长、华为大学副校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华营管理服务董事长。

毛万金

■华为公司前变革管理项目办公室主任

在华为公司工作20年,历任集团IRB(投资管理委员会)支撑部部长、CRM变革办公室主任、公司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公司质量部副部长、流程IT高级领导力经理、阿联酋人力资源部部长、消费者BG外部合作人员管理部部长、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专家等。在变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PD/LTC流程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杨劲

■华为公司前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干部与人才管理部部长

1998年加入华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经验13年,研发工作经验8年,曾任研发体系领导力发展部部长、员工培训部部长,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干部与人才管理部部长,支撑集团干部管理工作,集团HR战略预备队专业代表,负责规划与实施整个HR体系的训战赋能工作。

06.预约咨询

▇适合对象

◆对商业成功负责的企业创始人及核心高管

◆企业年营收规模不低于1亿元,创立时间不少于3年

◆开课时间:2022年1月14日-15日

▇预约咨询

首期限时特惠开启中!

欢迎电话或在线预约咨询~

在线咨询: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扫码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4008865185;13911609930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预约报名!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