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旅游 文章内容

这价格大跳水,我高兴不起来

发布时间:2021-12-14 07:49:43来源:Vista看天下

先来看一张图。

via.贱贱的理财笔记

因为年底休假的关系,最近我频频刷到酒店相关的消息。

大环境之下比往年便宜这并不意外,但着实没想到,连澳门地标级酒店都跳水这么严重。

这地方在我脑中的印象,一直是全中国最牛、最奢华的酒店聚集地。

然而如今三四千的套房,五百块就能住;

每家都在搞活动、做优惠,腰斩、5折都已经是最不起眼的力度。

“超值”“划算”“真香”,是现在澳门旅游笔记里最常出现的词汇。

但,先别急着看到降价就高兴。

越是在无数人心中最能代表繁华与享受,最能代表塔尖上的那颗明珠;

当它无奈黯淡的时候,就越是叫人唏嘘。

01

澳门怎么成了

“大湾区最没存在感的城市”?

有博主说,这是澳门酒店行业自己在内卷。

我不这么认为。

更直接的原因恐怕是,去澳门的人比以前少太多了。

via.奶油奶油

以为这空荡荡的街景源于博主精湛的取景技术,但接着一搜,才发现并不是。

这就是最近的澳门,马路上没有车流,著名景点也罕有游客。

熙熙攘攘无数个日夜的官也街,如今空得能一眼望到头。

via.Riisa伊纱

关口跟街头一样空空荡荡,2分钟秒过的通关体验前所未有。

via.Dx

特意去找了当地的统计数据,直到2019年,澳门都一直处于摩肩接踵的状态中。

单日出入境人次高达几十万,是个想起来就觉得挤得慌的地方。

然而随着突如其来的疫情,澳门骤然冷清,一个月的游客数量甚至比不上过去一天的。

对于旅游娱乐产业占整座城市90%以上的澳门来说,没有人,就等于没了生机。

到现在,被冲击的各行各业都在逐渐转型、恢复。

可过度依赖旅游娱乐的澳门,恢复起来往往比别人更加艰难。

而当我为这些实在的数据、图片惊讶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澳门旅游业的萎缩之所以让人震惊,是因为大部分外地人对澳门的印象,有且只有旅游、娱乐。

虽然人人都知道澳门繁华似锦、极致奢华,但除了规划假期,几乎不会想起它。

事实上,网上一直有人讨论,为什么澳门这么没有存在感?

讨论的契机往往是突然想起来,诶,TVB哥哥们啥时候都这么火,怎么隔壁澳门没有明星?

大湾区的几大中心城市都刷过一轮热搜了,澳门呢?

影视作品里的澳门形象或许是最直接的例证。

小时候看韩剧,里面出身财阀世家的男主,表现身份地位的方式,都是去澳门度假、开会。

好莱坞大片的镜头也有落在澳门的时候,但也一样,只拍到酒店顶层的豪华套房,以及光怪陆离的夜景。

澳门的出镜率一直很高。

有人统计过,仅2010年到2013年这一段时间,每年在澳门取景的电影就超过40部。

可这也是最矛盾的地方。

澳门是别人灵感的天堂,但却没有澳门电影、澳门剧,也没有风格鲜明、影响出圈的流行文化。

只有澳门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如同背景板一样在别人的故事里匆匆掠过。

曾拿下韩国票房冠军的《夺宝联盟》也在澳门取景

很少有镜头对准澳门人如何生活,对准澳门这座城市自己的前世今生。

关于这座城市的种种繁华,都没有故事、没有土壤,自然也少有人会对它有长期的关注,或是深刻的理解。

这种缺乏存在感的处境,就像现实里的澳门一样。

辉煌灿烂的旅游业看起来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可遭受冲击的时候才猛然发现,那些繁华其实也有脆弱的时候。

02

“没存在感”的城市,

缺的到底是什么?

最令人遗憾的一点正在于此。

澳门缺的其实不是故事,是讲故事的人。

举个例子,澳门陆地面积很小,小到能当成计量单位用:“秦始皇陵有1.7个澳门那么大。”

可就是这么小的澳门,却有包括牌坊、教堂、庙宇、城墙在内的二十几处世界遗产。

明明是一座建在文明遗产中的城市,却少有人去记录、去讲述、去分享。

于是在如今的旅游攻略里只剩下“哪里拍照好出片”这一个标签。

澳门三湾斜街

同样是美食之都,当所有人都因为名人、电影知道广州粤菜的时候;

取葡萄牙菜、粤菜、东南亚菜等各家之长而‍成的独一无二的澳门‍菜,直到2019年才有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几百年中葡文化交相辉映的化学反应,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普通澳门人,其实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说。

但在旅游娱乐产业极度繁盛之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摩天大厦地下,同样也有一片扎实厚重的土地。

客观事实是,如果没有意外,单一的旅游娱乐产业,就足以带来优越的生活。

2019年以前,澳门的人均GDP一度达到8万美元,在IMF发布的全球各地区人均GDP统计中排名第三。

富足安稳的社会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澳门人的性格和选择。

2000年老剧里的澳门街

我们前段时间聊过广州、深圳的南漂文化,最强烈的特质就是那种向上漂流的渴望。

而在澳门,这种渴望好像没有那样强烈。

年轻人的未来集中在一个产业,本地已有的福利和发展已经相当优渥。

一种常见的误解是,这里的人安于妈阁祖荫,没有奋斗的欲望。

但能把酒店、旅游业做到极致的他们,又怎么会没有向上的野心。

问题可能在于,疫情之前,澳门极度发达的旅游业、酒店业、娱乐业是优势,也是一种无形的桎梏。

生活在这里,未来职业的选择,个体的思维方式,都自然聚焦于最热门的那个行业。

方向似乎都规划好了,只需做好摆在眼前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思考更长远的未来。

可与此同时失去的,也有向外扩展的视角和机会,以及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和认知。

当整座城市的视野趋同,过度依赖单一的产业结构,抗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低,就成了大厦背后的阴影。

电影《游龙戏凤》中的澳门

从疫情给澳门经济带来的冲击就能看出来,仅酒店这一行,去年就亏损了93.6亿,九千多人因此失业。

汹涌旅游的人潮骤然消散之时,澳门自己也一起陷入了迷茫。

可也正是疫情后恢复艰难的困局,成了寻求更多元化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前不久公布的澳门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未来不能再依靠单一产业,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机会,推进产业结构的多元改善。

如果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是“外部的力量”,那么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及文化体育等产业,发掘的则是自身的驱动力。

比如澳门的影视行业,几个月前就曾为此展开讨论,希望改变“澳门没有自己的电影、自己的产业”的问题。

“从1966年至今,祖国内地的观众基本没多少人在电影院里看到过澳门电影。”

他们已经意识到,比起做一块烟花一般灿烂、但转瞬即逝的背景板,主动去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才能拥有更长期的价值。

03

越是迷茫焦虑,

越需要长期主义

除了旅游娱乐,澳门还能做什么?

疫情的冲击迫使人们重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这里迫切需要新的思路、尝试与选择,来走出单一结构的困局,寻求生活与经济的长期价值。

而这也不只是澳门的命题。

疫情这两年来,处于变化中的每个人,也许都需要一些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澳门新媒体大讲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当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思索如何求变、进而求存求发展的时候,新媒体大讲堂试图从新媒体中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启发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为此,新媒体大讲堂自今年3月起,每月邀请国内各个领域的KOL以及运营团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对行业未来的理解。

如第五期“可播时代”中,主播薇娅为大家分享了如何重构新消费想象,并为澳门产品做了一场直播,总引导销量超过32.7万,成交额超过8569万元,让更多人直接感受到了新渠道、新方式的力量。

刚刚落幕的新媒体大讲堂第八期是今年的收官活动,邀请了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及金牌签约摄影师李珩,国内漫画式科普开创者、《半小时漫画》主创陈磊(混子哥),共同探寻如何在焦虑迷茫中寻求和坚守长期价值。

作为科普内容的创作者,他们一开始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正如耿华军所说,那时候在网上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有深度的内容,大家的创作都很浮躁。

当攫取即时流量就可以满足的时候,做更具有长期价值的科普内容并不是一种讨巧的方式。

但他们身上有一种相同的内涵:相信知识本身的力量,也相信专业、艰深的知识,让更多人理解、接受和传播,就会具有流动与传续的生命力。

陈磊开创了用漫画讲述历史、物理、化学等各种科普的形式,因为他发现,当文字科普对大众而言复杂有门槛时,漫画的简单直观会更加有效。

而耿华军及团队一直坚持做极致的、有留存价值的、经过三五年的时间仍然可以反复咀嚼的观点和内容。

摄影师李珩认为,影像不只是一种视觉表达,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一张图片里蕴含着摄影师的知识储备、审美,更重要的是,它记录着自然与时空的故事,具有长久传递的价值。

简单易懂的漫画和极致精美的图文表达形式,用不同的视角达到了同一种效果,即改变大家对知识的接受方式,让知识在更广泛、更长时间的维度里被吸纳、被传播。

新视角带来的效果更为直观:陈磊团队做出的《半小时漫画》系列图书,发行量已超过3000万册;星球研究所用极致与长期的理念,打造了单篇千万级图文阅读和超过2亿点击量的视频爆款。

他们用自己的坚持证明了一件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短期满足看起来多么轻松、流行,人们都永远需要具有长期主义。

这也给澳门、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一点启发: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利用自身独特的底蕴与优势,探索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需要改变的,只是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思维。

疫情时代之下,澳门也在不断做出改变,让这里继续成为安全、宜游的乐园。

处在后疫情时代的迷茫与焦虑中,新的知识、新的思路,无疑是最能带来安全感和希望的东西。

只要多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多一种关于未来的可能。

在大湾区整体发展的时代机遇之下,“多元化”是澳门未来最显著的关键词之一。

全新的产业规划与湾区政策红利,赋予澳门这片土地全新的机会,也赋予了土地上的人们源源不竭的、改变和出发的勇气。

·一周热点回顾·

有故事的土地不会“过气”↓↓↓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