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6 19:06:19来源:培训杂志
文|周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培训中心副校长
黄文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培训中心领导人才教研室主任
邹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培训中心领导人才教研室高级业务经理
来源|《培训》杂志12月刊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这两位航天员,都曾于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原长征学院)为学员授课。
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出舱直播画面
高素质人才队伍始终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宝贵财富。航天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才,航天事业又是人才成长、成才的摇篮。长征培训中心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全预算非法人机构,为航天事业发展培养培训干部梯队,打造职业化的航天人才队伍,是火箭院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构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别名“一院”,以下简称为“火箭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航天专家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和思想,这使得长征培训中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师资资源,组建了“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师资库,或称为“智囊团”。越来越多的火箭院领导干部、型号“两总”、院级专家走上讲台,担任长征培训中心内部讲师。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王亚平等也曾应邀授课,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目前,基于党和国家的航天强国战略要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推进火箭院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要求,火箭院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担当实干、政治能力和党性修养齐备、业务能力突出的领导人才队伍。由此,领导力发展培训应运而生。
顶层设计,系统建构
火箭成功发射非一日之功,领导力的培养也需要系统构建。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基于内部的组织战略分析、能力要求、人才发展的规划等,历时一年调研与对标,集全中心之力与社会资源,开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火箭院领导人才党性教育+领导力发展一体化培训设计”课题的研究工作,从顶层设计开始,层层推进领导力发展系统化工程。
目前,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已通过战略演绎、大量专家访谈、对标外部优秀实践、建模工作坊、在线问卷调研等多种途径,形成了火箭院领导人才的能力模型、层次梯队和发展地图,系统搭建了一体化的胜任力模型、培训项目体系、课程货架,并将课题研究成果付之于实践,对火箭院领导人员分类别、分批次开展培训。
“党性教育+领导力发展”一体化培训方案
胜任力模型一体化
引领组织发展,企业需要“企业核心胜任力”;不同级别领导人才,在工作中必须具备“通用管理胜任力”;航天系统领导干部,需要具有“航天类别特有胜任力”。三力齐聚,便形成了火箭院领导人才一体化胜任力模型,为四级四类航天领导人才指明发展方向与能力模块。
火箭院领导人才一体化胜任力模型
对外,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通过实地考察、参访学习等方式,对中广核集团、中国电信、宝武集团等多家外部标杆企业的领导力培训体系进行了对标分析。
对内,采用“胜任力敏捷建模法”,层层推进胜任力建模四阶段——战略情境任务分析、能力库构建、胜任特征提炼、过渡模型构建,对火箭院战略及领导人才队伍进行现状分析,随后从企业核心胜任力、通用管理胜任力和类别特有胜任力三个维度逐步构建了火箭院四级四类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搭建步骤
胜任力模型图以四级四类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为设计元素,以运载火箭为设计主题,体现了航天火箭院的特色。同时,将运载火箭元素运用于领导人才培养项目,寓意领导人才作为组织强有力的支撑,将引领火箭院向更远、更高的目标发展。
培训项目体系一体化
航天事业“利国利民”的属性,催生了对其领导人才“为国为民”的要求,其思想素养与业务能力均被考虑其中。因此,在对火箭院领导人才培训体系进行现状分析后,长征培训中心创新性地构建了“火箭院四级四类领导人才党性教育+领导力发展一体化的培训项目体系”(简称为“一体化培训项目体系”)。
火箭院领导人才一体化培训项目体系
新的一体化培训项目体系在原有“鹰系列”品牌培训项目体系的基础上,将领导人才培训项目详细分类分层——
在层级上,增设了面向高潜人员的“星鹰计划”,并对各级人员的培训项目进行了丰富完善;
在类别上,紧密结合了组织战略的要求,细分了党性教育项目体系(红鹰系列)与领导力发展项目体系(蓝鹰系列)。
两大培训体系相互交融,兼顾了岗位特点及未来发展需要,深度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又具有远见卓识的航天领域领导者。
课程货架一体化
课程货架,是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将“培训项目-课程”按照“型号-产品”的内在逻辑与关联,把课程体系作为产品进行重构的表现形式。一体化课程货架以组织战略、业务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为输入,将课程资源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思路设计,形成分层分类、精准匹配的课程产品,并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进行有效动态管理。
长征培训中心以四级四类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为依据,系统梳理组织内外部线上、线下的各类课程,继而挖掘组织内部的知识沉淀,围绕党性教育培训项目“红鹰系列计划”和领导力发展培训项目“蓝鹰系列计划”两部分划分课程货架类别,最终架构了具有火箭院特色的领导人才课程货架体系,为实现各级培训“一盘棋”奠定良好的课程资源基础。
火箭院领导人才一体化课程货架
该一体化课程货架主要具备三大特点:
一是能够促进领导人才培训课程资源系统集成,进而实现高质量迭代;
二是能够实现领导人才课程资源共享共建,支撑培训项目的高效率运行;
三是在结构和内容上和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具有较好的匹配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能够助力组织绩效的提升,助力组织的高效益发展。
配课上架
“红鹰系列计划”课程货架是依据不同级别党务领导人员的工作内容、所需具备的能力及掌握的知识,按照“70%的党性教育课程+20%的领导力提升课程+10%的火箭院内部特色管理课程”的比例进行配课。
“蓝鹰系列计划”课程货架按照不同级别领导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及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同,按照“70%的领导力提升课程+20%的党性教育课程+10%的火箭院内部特色管理课程”的比例进行配课,配课时还要考虑授课形式、授课师资、课程来源等其他因素。
动态管理
通过课程评价、学员反馈进行优胜劣汰,实现课程迭代更新;进行入库、出库动态管理,方便各级领导人才的学习。
志在长远实践优化
《长征培训中心2020—2030年发展规划》指出,领导人才培养是培训中心三项基石业务之首。面向火箭院厂所级领导人才的需求和短板,基于体系化的课题研究成果,培训中心全面推进“鹰系列”领导力发展培训项目。
以“蓝色雄鹰计划”为例,培训中心计划用四年时间(2020—2023年)分类别、分批次开展轮训,赋能厂所级领导人员引领组织变革,驱动组织创新,洞察发展趋势,引领创新变革,拓展高端视野,提升治企能力。
谋远思变,“3+X”提升领导力
“蓝色雄鹰计划”领导力提升轮训项目按照“差异化培养、精准化赋能、专业化设计”的思路,从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领导能力、主题标杆学习三个维度进行系统策划。依据火箭院领导人才队伍现状,按岗位类别及业务属性,培训中心将全院厂所副职领导人员划分为四类:党群人力类、科研生产类、产业经营类、职能管理类。
根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长征培训中心系统化设计厂所级领导人员的“3+X”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以宏观视野和洞察趋势为核心的“谋远”系列课程,以深化改革和引领发展为核心的“创变”系列课程,以领导科学和专业素养为核心的“领航”系列课程,以系列化主题式标杆学习为核心的“聚势”系列课程。
厂所级领导人员“3+X”课程体系
五位一体,“三站式”培训
整个项目以“三站式培训”为特色,探索分段式“互联网+干部培训”教学途径,通过线上线下混学、模块化组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外出培训依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展专题学习,采取“线上导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互动研讨”五位一体的混合培训模式,提升厂所级领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一站:线上通用课程包
火箭人App(长征培训中心的线上学习平台)每年定期推送课程,组织厂所级领导人员全员完成线上通用课程包学习。
根据学分要求,厂所级领导人员自选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岗位必修课涵盖岗位必备基础理论知识、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与案例学习等;选修课则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涵盖岗位相关知识、文化与素养等。
第二站:领导力提升专题学习线上课程包
火箭人App以网络专题班的方式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领导力提升专题线上课程学习。其内容以宏观形势、国家战略、经济前沿、治企能力、干部素养等模块为主,通过随堂测试检测学员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成果转化。
第三站:领导力提升专题学习线下课程包
培训中心组织学员参加线下领导力提升专题学习,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等方式,激发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和行动性,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习交流及成果输出。
■火箭院领导人员领导力提升线下培训班
2020年起,长征培训中心分类别、分批次组织厂所级领导人员前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浦院”)集中学习,以促进火箭院厂所级领导人员提升履职专业化水平及领导能力,为实现火箭院“三高”发展目标、加速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支撑组织长远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作为国家级干部学院,中浦院具有地处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资源优势,长征培训中心与中浦院合作,共同精心策划了该培训项目。通过“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形成了以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领导能力、主题标杆学习三大主题为主的课程体系,创新性打造“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在线视频+互动研讨”五位一体的混学模式,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领导力培训新模式,实践了“雄鹰计划”领导力提升品牌培训项目。
培训聚焦厂所级领导人员胜任力模型要求,从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领导能力、主题标杆学习等多个维度定制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课程,邀请到国内高级领导干部、知名教授专家等大咖级师资团队授课,其中包括多位副部级讲师和中浦院教授级讲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中国的应对”“战略领导力与领导艺术”“浦东开发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例证”等具有理论、实践意义的专题课程,夯实了学员们提升领导力的思想基础,从不同角度为学员们指明了领导力提升的方向和路径。
在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的现场教学,在自贸区保税区展览馆、上海电子口岸的实地考察,这些浦东发展创新的成果印证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和创新成果最佳实践。
“媒体沟通与舆情管理”“危机管理”两门情景模拟特色课程中,学员们在情景模拟主题教室模拟新闻发布会、电视访谈、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等场景。大量的现场演练开拓了学员们的管理视野,提高了学员们应对风险及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学习期间还安排了一系列视频自学课程,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航天科技创新,引领一院改革发展”等为主题开展互动研讨,激发学员主体意识,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和领导能力。
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航天精神是领导力的充沛源泉,党性修养是领导力发展的基石,不断实践是促进研究成果日益完善的重要手段。培训体系的建设推动火箭院全面深化改革,铸就一批忠诚担当、服务大局、勇于创新、善于经营、谋划布局、改革攻坚的航天领导人才,助力火箭院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转型发展。
感谢大家对《培训》杂志视频直播的支持
后台回复“通讯官沙龙”
即可获得“复盘&规划”主题直播3位老师的ppt
(有效期7天,抓紧时间下载哦~)
凡是直播期间扫码登录“案例库”的老师
均送7天VIP体验
账号已开通,大家快去学习吧
恭喜以下老师参与互动并赢得奖品
奖项
获奖名单
《经营制胜》
江海涛、123、节节牌星球备...
《成就员工》
江海涛、momoko、尹
培训日历
笑花2257、yyummyy、兰因絮果、乐蕴-闫、何稚琳
《培训》杂志
2022年1~3月刊
Shirley、李盼、亚麻靠近
《中国企业大学研究报告》
萧老师一拍大腿
“企业人才发展案例库”VIP
拉蜗牛散步²º²¹、yyummyy、NiKky、丁恩成
2022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门票
娜Nana
请上述获奖老师于12月17日12:00前在留言区回复您的收件信息(姓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寄送礼品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封面图来源于电视剧《你是我的荣耀》视频截图,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