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5 13:30:19来源:腕表时代
都说“表海无涯”,除了世界上的腕表如海一般多,腕表相关知识也是如海一般深。虽然在腕表圈子里混了不少年,但私以为自己仍然称不上老司机,对于过于高深的技术流的东西更是有点文科生碰到数理化的感觉。想起当年刚刚接触腕表时学习到的知识点,今天分享给萌新。
腕表有机械表和石英表之分(这里没把智能表放进去),石英表又分为传统石英表,电子表和光动能手表。
机械表和石英表各有优缺点,石英表的优点是走时精准,不用像机械表一样费心思去打理,省心省力,相对来说价格也比机械表便宜。缺点是,很多人认为石英表不如机械表有逼格,不够装B。
机械表的优点则是能装B,显得有品位。男人天生爱机械,机械表技术含量更高、高档的机械表可以传给下一代......反正机械表可吹的东西多。缺点也很明显,例如误差,保养成本比石英表高等。
腕表是有误差的,一般来说石英表误差小,短时间内察觉不到,就显得很精准。机械表的误差则以每天几秒甚至十几秒计,因此过个几天你可能就会发现手表慢了或快了。正常的。
一般机械表,±30秒/日之内一般都是合格的,国产机芯、日产机芯、瑞产机芯等误差标准都不太一样。具体到品牌,一般大牌会把误差标准提高一些,例如天文台认证的标准就是-4/+6秒/天。
追求更高的品牌精度比天文台级别更高,例如劳力士的顶级天文台认证,±2秒/天。不过机芯精度不等于腕表精度,虽然越来越多的腕表品牌测试的是整表精度。
石英表的误差,按照指针式石英手表相应技术要求,日差为±0.5秒/日。
萌新很容易被所谓的瑞士天文台认证(COSC)唬住,感觉好牛逼啊。实际上它的技术含量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以现在的制表技术天文台认证标准并不难实现,瑞士中低端品牌手表之所以还存在有无认证的区分,更多是出于市场细分的考虑。
不过天文台认证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腕表的精度等,而且品牌付出认证成本,天文台表稍贵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还以天文台认证做卖点的,都是下面玩儿的,上面的品牌都开始自己搞标准了,知名的如劳力士的顶级天文台精密时计认证,全部达到每天-2/+2秒以内的误差!积家的1000小时测试,精度要求就是-1/+6秒/天;百达翡丽的PP印记,精度要求是-3/+2秒/天。等等。
我从不嘲笑误解腕表防水的萌新,因为在接触腕表之前,我也以为所谓的防水多少米就是可以在多少米的水里都能正常的意思。其实这里的“防水XX米”真正的含义是“可以抵抗XX米深处水的压力”。
一般来说30-50米为日常防水,可以抵抗少量洗手洗脸溅水和还有下小雨时飘落的雨点,但是能时间都不过长。100米及以上可以游泳。但因为实际佩戴情况更加复杂,有时候防水也会不大预期。
所有的手表防水都不防热水,洗热水澡增桑拿别戴表。别杠你干过了表照样好好地,你运气好而已,或者时候未到。
在低端腕表中,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可以作为宣传卖点,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钟表表镜使用的“蓝宝石”是地地道道的人造蓝宝石,成份是氧化铝。
它确实称得上是表镜的高配。不过贵的不是原料,而在制程。因为它的硬度仅次于钻石,所以加工成表镜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蓝宝石表镜的成本也就越来越低了。
现在大家开始玩蓝宝石表壳了,像宇舶,除了最原始的透明的,红黄蓝绿等蓝宝石表壳都搞出来了。就是贼贵。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
往期回顾
腕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