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5 12:31:01来源:常青藤家长会
这两天,黄磊和周迅的新剧《小敏家》成为了国产剧里的小爆款。没想到,才看到第二集,就被里面的剧情深深地无语到:主角给孩子打点好了关系,哈耶普斯像菜市场一样随便挑。在编剧们眼里,出国留学仿佛就是这么简单,名校就是这么好上。留学生,到底要被误解多久?
作者:Esther
本文原文来自:INSIGHT视界
微信号:weinsight
黄磊和周迅的新剧《小敏家》大家都看了吗?
这部“温暖现实主义都市家伦理剧”自打开播以来就挂在热搜上,而热搜#全网问李萍还缺女儿吗则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李萍,剧里的黄磊前妻(秦海璐饰)离婚后成了豪门贵妇,出手阔绰,女儿“要摘星星还附赠月亮”:
女儿要跟学校请假,李萍:“这不都是自己的产业吗,请假还算事吗?”
女儿不开心,李萍:“MiuMiusales说到了几款新包,一会儿妈带你去买。”
女儿不想去见补课老师,李萍大手一挥,艺术家限量款暴力熊你想不想要?
有李萍这样一个有钱的妈,这世界上就没解决不了的问题。更让咱留学生羡慕到眼珠子都掉出来的,是她能让你连“哈耶普斯”都摆面前随便挑,放榜季的留学生简直都羡慕哭了。
01.
"国外Offer随便拿,有钱就能上名校"
剧中,黄磊和秦海璐的女儿陈佳佳第一年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复读的时候秦海璐给她做了两手准备——考不上咱就出国。
没想到在办签证的当天,陈佳佳闹脾气不想出国留学了,把秦海璐气得质问前夫黄磊:“你以为出国留学她不用做准备吗?”
定位、选校、报名,这确实是留学生们在刚准备出国时要面对的事儿,李萍和她现在老公洪叔叔为孩子做这些也是正常。但是接下来秦海璐话锋一转,事情的走向开始逐渐奇怪。
打点人际关系是什么鬼?
交赞助费又是什么鬼?
屏幕前看的一脸疑惑的我,在听到秦海璐后面的话时更是一脸震惊。“只要她语言能过关,哈耶普斯随便挑。”
你以为是编剧膨胀了?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能打点好哈耶普斯的洪叔叔,要么真实身份是像特朗普女婿他爸,「地产大亨库纳什家族」那样的富绅名流,随便捐栋楼把儿子送进哈佛,要么就是钱多的傻白甜。也不知道洪叔叔有没有看过「美国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案」的新闻:中国富豪壕掷650万美元把孩子送进斯坦福,案发后果断被开除。
美国检方更是以欺诈、贿赂等罪名送了包括好莱坞影星在内的30多位名流一份「沉浸式监狱体验」大礼包。
洪叔叔这日子可真是越来越有判头了。
但要我说,编剧的格局还是小了。只拿哈耶普斯的offer怎么能体现角色的privilege呢?
看看黄磊的另一个“女儿”张子枫,在隔壁“献给留学生的电影”——《岁月忽已暮》里和男主角两个人,分别拿到了15个和7个英国大学的offer。
什么概念?
英国本科每人每年只能申请5所学校,就算王子来了也不例外。
但子枫妹妹却能脚踩威廉哈里,打破世俗制度,淋漓尽致地展现留学生的外挂“国外offer多好拿啊,有钱就能上”。
说回《小敏家》。哈耶普斯随便选的陈佳佳在办签证的时候选了哪家呢?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
怎么说呢,在接受了哈耶普斯设定之后,在看到RISD四个大字的时候内心已经毫无波澜了。
不就是全美最难进的艺术院校吗?
不就是设计界的哈佛吗?
不就是除了作品集要优秀,GPA、SAT、托福要求和Top20一样高的RISD吗?!
我们陈佳佳虽然考不上国内大学,但随便到这么一所国外大学还不是轻轻松松?
反正啊,对国内的编剧来说,国外名校向来是抬抬腿就能上的。
唐嫣《归去来》里的女二,大学四年根本没有没有进行任何的实习,只是在参加学校诸如攀岩社的社团活动,一毕业就能直接申请上斯坦福MBA。要不咋说国外大学,水的很。
02.
“国内是学渣,到了国外就是学霸”
国外大学有多水?留学生的生活有多颓?
不用看报不用百度,只需在国产剧编剧们构建好的「留学生元宇宙」里走一遭,就能摸个门儿清。
在这里,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逛街、吃饭、舞会、餐馆打工和谈恋爱。
图《岁月忽已暮》
他们在寸土寸金的伦敦,住着不知道多少平米还带大花园大露台的大house里谈情说爱。
图《岁月忽已暮》
在和「《小时代》里能下起鹅毛大雪的上海」一样的伦敦,穿着短裤躺在雪地上,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图《岁月忽已暮》
在斯坦福法学院的草地上和官二代你侬我侬,誓要把玛丽苏之火烧到阿美利坚。
图《归去来》
哪怕是刚认识三天,就可以差点擦枪走火——自由每一天。
图《带着爸爸去留学》
Final、赶due、熬夜学习seminar、presentation这些和学习沾边的事儿,主角团是一点都不干。
不过也是,“留学生嘛,谁出国是为了学习的”,“出国就是混个文凭”。
图《路从今夜白》
但或许是莫名的种族天赋,也或许是主角们总是拥有异于常人的IQ,“哪怕我在国内是个学渣,但到了国外我就是学霸”。
诶你说气人不气人。
图《带着爸爸去留学》
03.
“留学生回国都是废物”
各位编剧老师们,不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让留学生活变得灯红酒绿丰富多彩,还纷纷在一个点上达成了共识——“这些留学生回国都是废物”。
《完美关系》里的江达琳,如果在国外这么多年真的有在认真学习,怎么会是连一篇专业分内的PR声明稿都需要男主帮忙的“傻白甜”。
《欢乐颂》里毕业于美国某大学本科的曲筱绡,但凡上学的时候不是小组里的拖油瓶,怎么会是连presentation这种基本操作都需要通过逐字逐句效仿安迪,才能顺利搞定老外客户。
不过多亏了编剧们,留学生们也不是样样拉胯,虽然他们业务能力让人捉急,但装起X来却是一把好手。
《我的前半生》里普林斯顿毕业生李睿,潜水滑雪那是样样在行。
一句话里不夹杂几个英文单词,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海龟精英。
04.
编剧们,能不能靠谱点
在国产剧编剧眼里,留学生们都是一群有钱人家的小孩,只要打点打点关系分分钟就能进名校。到了国外也不需要好好学习,混混日子拿个文凭就敢自称“精英”。
最让人无语的是,回到国内还都拽上天,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臭毛病。总之就是一句话:留学生们没有一个正常人。
真的求求编剧们了,没留过学咱就多看点书,没实践经验咱也别瞎写。
或者你们要是实在抑制不住旺盛的想象力,也能不能标一个“本故事纯属虚构”,别再给留学生扣帽子了。
真实的留学生活,经历过的人才懂。
哪怕是雅思考到7的人,刚出国时,也不能听懂所有的课程。一点走神都怕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精神高度集中的一节课下来累到快要散架。
本以为可以轻松一点的周末,也要提前预习下周的reading。Final周更是在图书馆里通宵靠咖啡续命,白天个个顶着巨大的黑眼圈和两条粗眼袋,形容枯槁,半条命都快没了。
更不用说日常生活中要自己交bill、办电话卡,精打细算各家比价的鸡毛蒜皮,到了国外开始从打鸡蛋、煮面起步,无数次切菜切到手,被烤箱、被热油烫到,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才练就的新东方十级。
普通人家的孩子更是为了省一点房租,租远一点儿的房子,结果要走半小时上学……
没有狗血的三角恋;
没有车祸癌症和失忆;
没有家里有矿的爸妈;
没有豪横的房子和车子;
只有平平淡淡却又无比真实的细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一滴的磨砺,一个个懵懂青涩的学生不再撒娇,不再寻求家人依靠,开始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学会一个人在外生存,学会独自面对这一路的重重考验,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像个成年人一样支撑起自己那一方小小天地。
这并不容易,但他们也拼尽了全力。只希望这一趟留学之旅无愧家人的付出,更无愧自己的选择。
这才是真实的留学生和他们的生活。
在此,我们并非对编剧们吹毛求疵,只是希望下次再涉及到留学生的时候,真的可以走一点心,不要通过你们的臆想,让留学生这三个字在大众面前一次又一次变了味。
那不仅仅是你们服务剧情的某个片段,更是每一个留学生最难忘的成长历程,也是千金不换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