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6 19:29:13来源:新能源汽车新闻EV
“发布前四天,交付1万元‘大定’的订单超过了6500辆……”新年伊始,在多家华为旗舰店和授权体验店中,不久前发布的华为AITO问界M5吸引了较多的关注,也收获了可观的订单。
与此同时,也传来了赛力斯门店改名AITO、赛力斯SF5订单通道关闭,许多车主怀疑这是赛力斯SF5“变相停产”的消息。1月5日下午,重庆金康赛力斯公开回应称赛力斯SF5会继续接受用户订单;同时,首批用户权益升级,整车和增程器的终身质保,且目前SF5已经可以正常接受预定。
其实,这一系列的消息背后都指向下面的问题,即AITO问界M5推出后是否让SF5这款车型逐渐边缘化?且赛力斯之前出现的交付困难、后继乏力的问题是否会继续困扰AITO问界M5呢?
SF5和M5之“争”
AITO问界M5与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一样,均为小康集团旗下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新能源车型。在双方的合作中,赛力斯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交付等,而华为则在产品设计、车载软件、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赋能。
2021年4月,赛力斯SF5正式进入华为的门店和旗舰店开始销售。上市后仅一周时间,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订单就已经超过了6000辆,赛力斯的母公司小康股份也在5个交易日里出现了4个交易日的涨停。但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虽然挂着“华为”二字,但该款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款全新的车型。早在和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SF5就已经上市了,只是在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之后,增加了华为的电驱系统和HiCar等功能。
在仅仅8个月后,双方合作的第二款新能源车AITO问界M5正式发布,而且这次华为的烙印有了明显加强。AITO问界M5是首款搭载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的车型,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称,华为从零开始深度介入AITO问界M5的研发、设计、制造,这款车完整体现了华为智能汽车能力与理念。
我们了解到,目前一些消费者对AITO问界M5的市场反馈也要好于SF5。“车内的大屏比上次的SF5要好。”一名交付问界M5定金的消费者吕先生表示,SF5的17英寸大屏不仅太大,还是竖立的,让人感觉很不习惯,问界M5的15.6英寸中控大屏不仅小了一圈,还是横置屏,更符合大多数人的视觉习惯。现在的新车型上,中控屏幕的菜单更多,操作更容易了。同时,车上前后置电机采用了不同模式,前置的异步电机更适合高速行驶,而后置的永磁电机适合在城内中低速行驶,兼顾了性能和成本。而且,像360度全景系统、手机无线充电、车载音响等,都会引起年轻用户的共鸣。
作为首款搭载了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的汽车,问界M5将车机系统融入了华为鸿蒙生态之中,曾被业内戏称是“买鸿蒙系统送汽车”。对此,消费者董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的华为手机用鸿蒙系统体验非常好,看到这款新车上也用了鸿蒙系统,才有了“感觉”。“之所以交定金预订,是因为在华为体验店看了这款样车之后,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智能化设计等方面比较对口味。”
“在我们这里交定金的用户,基本都是比较懂电动汽车的。”一家华为体验店的汽车销售员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已经交定金的用户,大多都是年轻用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华为手机的用户,他们对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多少有些了解,也对华为比较信赖,他们在看样车时提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包括铝合金底盘都注意到了。
问界M5会不会重蹈覆辙?
此前,赛力斯SF5上市后,曾取得了“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的良好市场反馈,而问界M5也是同样在上市后订单火爆,但这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去年的SF5。
在消费者和行业人士眼中,问界M5与之前的SF5有哪些不一样,是否能打破SF5销量徘徊不前的“魔咒”,出现“步步高”的势头呢?
“个人觉得,问界M5比SF5显然优势更多。”消费者吕先生表示,一是问界M5的电机配置、动力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都比SF5要好得多;二是问界M5的内部空间更大些,体验更好,相比之下,SF5显得有些局促,个头高或体重较重的话不够舒适;三是问界M5外观上也比SF5有更多时尚、科技、国际化的感觉;四是大屏内容更丰富且操作更简洁,这是驾驶者所需要的,其中还有声浪模拟功能,很新鲜,如果不习惯电动汽车静音行驶的话,可以用这一功能来模拟发动机的声音……“所以,问界M5比SF5销量肯定会更高。”他认为。
但是,也有消费者持不同看法。“新车一般发布时有热度,但过后会不会保持这一较高的增长势头就很难说了。”消费者罗先生向记者谈到,虽然看上去新车型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自己对问界M5的销量不抱有太大预期。“‘好酒也怕巷子深’,即使新车型打造得再好,目前的销售渠道还是太窄,而且不是汽车行业的主流销售渠道。”消费者关先生也有同感,他认为,不同类型的商品有不同的销售渠道与销售方式,无论是问界M5还是SF5,主要依靠华为的手机旗舰店和授权体验店销售,虽然看上去能吸引手机用户,但是却限制了用户群的扩大,汽车销售还是应该主要利用汽车销售渠道,像4S店、包括商超汽车销售店面等。“如果华为与赛力斯能明白这一点,问界M5的销量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他认为,对于新车型而言,车型设计得好是一方面,市场渠道、市场销售从来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至于问界M5的交付问题,到访过赛力斯的东方证券分析师覃筱鹏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此前SF5曾称是因为产能受限订单交付量不高,但目前随着产线改造完成,问界M5的交付能力应该没有问题,但现在华为与赛力斯似乎更倾向于按照订单组织生产的模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能增效。
“新车要到3月份才能开始交付,这些用户愿意交付定金等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们对这款车的信心。”华为体验店的汽车销售员张先生表示,客观地看,在如今的个性化时代,一款车能得到这么多用户的支持已经很不容易了。
“造车”?“代工”?“卖好车”!
无论是赛力斯SF5还是AITO问界M5,华为在软件上的赋能,是不少车主选购这款车的重要原因,华为基因本身似乎就能带来不少销量。AITO品牌的发布、华为的深度参与、问界M5的推出,也再次引发了华为是否“造车”的讨论。
但在新车发布会现场上,余承东则是再次强调了“华为不造车”。此后,又流传出“赛力斯为华为代工造车”的传闻。针对此传闻,12月31日,小康股份正式回应称:“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是华为的长期合作伙伴,并非代工厂,双方将围绕技术、渠道、产品三大产业核心展开合作,未来不排除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领域方面进行合作。”近日,江淮汽车也陷入同样的传闻中,为此,江淮方面回应与华为合作造车传闻称:目前没有,未来不排除更多可能。
“的确,华为近年来在智能汽车零部件增量供应商的道路上正在努力探索。”招商证券分析师许绍咏表示,其实现在回头看来,华为走的是“平台+生态”的道路,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已经推出了智能汽车数字平台iDVP、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鸿蒙系统(HarmonyOS)智能座舱,为智能汽车提供三大数字底座和开发工具,并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模块,全栈式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经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华为汽车产业链与“HuaweiInside”商业模式也正在经受市场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没有必要造车,其不造车也会比造车更容易获得利润。”他认为。
而覃筱鹏认为,华为造不造车更多要看市场,现在不造车不等于将来不造车,目前来看,似乎造车赛道越来越拥挤,但其实新能源汽车刚刚方兴未艾,市场空间巨大,所以,即使华为将来在条件成熟之际选择亲自下场造车,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做好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2022年《新年致辞》中,在华为最高管理层中提出了比往年多出的一个词“卖好车”。如今,无论外界如何评说,华为坚持“走自己的路”,并迈出了新的一步,收效如何,包括问界M5的市场表现是否能实现新的突破,尚需拭目以待。
“其实,现在讨论华为造车不造车已经并不重要,事实上,华为已经将自己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和理念、技术都注入到了问界M5之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坚持实干,不断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比反复讨论造车不造车、“灵魂”与“躯体”等问题更实际,大家的目的其实都一样,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更重要。
文:赵建国编辑:齐萌版式:刘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