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苏轼路过观音院,写下一首诗讽刺观音菩萨,却不料酿成大祸,最终获罪入狱!

发布时间:2022-01-06 07:30:45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有人曾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苏轼一生洒脱乐观,逍遥自在,纵然坎坷不断,却依然我行我素,泰然自若,活出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在读完苏轼的考卷后赞叹不已,认为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就这样,苏轼年纪轻轻便开始名扬天下,他一生中写下的很多诗词,更是惊艳了整个大宋。

苏轼文采斐然,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画艺术,都有着极高的成就,足以称得上是一代大文豪。

可是,上天给他开了一扇窗,就仿佛要关上一道门。苏轼虽然才华横溢,科举过后更是声名鹊起,却在仕途上屡屡受挫,一生都是在小地方任职,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1069年,熙宁二年,为了富国强兵,朝廷在王安石的建议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青苗法”。所谓的“青苗法”就是想通过地方官府来贷款给广大老百姓,从而抑制民间高利贷的实行。

一方面,“青苗法”规定的利息较低,为急需用钱的老百姓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贷款的利息也可以为朝廷“开源”,最终实现“强兵”与“富民”的目的。

这虽然听起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效果却不尽人意。

这是因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手续过于复杂,会存在层层加息的情况,本来很低的利息,等贷款到老百姓手里,就会变得很高。

而且为了提高百姓的积极度,地方官员还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让大家非贷不可。

如此一来,原本属于救民之法的青苗法,结果却变成了害民之法的高利贷,很多贫苦百姓,甚至连一些富贵人家都逐渐走向了破产,老百姓们岂能不怨声载道。

1072年夏天,熙宁五年,苏轼目睹了民间百姓的疾苦,在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蚕欲老,麦半黄,

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在高堂。

蚕将结茧,麦子半黄,正是一年中农事最忙的时候,却接连遇上雨天,山前山后雨水不断,眼看丰收在即,却毁于一朝大雨。

农夫收不了麦子,只能闲坐在家,农妇采不了桑叶,箩筐也都闲置了起来,你看那高高在上的白衣仙人观音菩萨,本来应该救民于水火之中,此刻却端坐高堂无动于衷。

苏轼从小便以范滂、屈原等人为偶像,心中装着天下大义,一心想为百姓谋福祉,此时,看到百姓因朝廷变法而叫苦连天,自然是看不下去,心中愤懑不平。

所以这首诗表面看似是在指责观音菩萨,实则是在讽刺那些庙堂之上的官员们,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政绩,全然不顾百姓疾苦。

此时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之时,所以此诗也暗讽了王安石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新法。

然而,就是这么一首不起眼的小诗,后来却成为了朝廷小人构陷苏东坡的“罪证”,他们认为苏轼的很多诗词涉嫌诽谤朝政,多次上奏指控苏轼的罪行,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1079年,苏轼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到御史台大牢,还受尽了侮辱,被严刑拷问,经常连夜提审,苦不堪言。这便是震惊一时的“乌台诗案”。

后来,在亲朋好友的不断说情下,苏轼终于释放出狱,死里逃生。

唐朝名臣魏征在《贞观政要》中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官者,理应清廉正直,为百姓谋幸福,若是无视百姓的疾苦,必会为百姓所不容,为天下所不容。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苏轼的这首小诗,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有很强的警醒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欢迎评论留言一起交流~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