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首批适婚00后杀到,90后进入依法带娃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2-01-07 11:42:55来源:南周知道

今日话题

字数:2200阅读时间:4min

90后带娃,会跟老一辈有所差异吗?事实上,在“依法带娃”之前,互联网上90后“沉浸式带娃”“报复式带娃”的说法,就已经颇为流行。

“知道”(nz_zhidao)跟你聊聊,90后带娃有什么不同。

(视觉中国/图)

2022年伊始,掐指一算,第一批00后男性已经逐步满足法定结婚年龄22岁的门槛,换句话说,“00后”无论男女都步入了婚育年龄。

与此同时,“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在近日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经过全国人大三次审议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下文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于今年的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带娃也必须守法,必须“与法俱进”。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父母怎么教孩子是私事、也是“家事”,教育方式因父母的性格、文化水平而有所差异,很多已经长大成人的90后、00后,是在父母“随便教”“随便打”的环境中长大的。

如今进入“依法带娃”时代,90后是初为父母的主力人群,他们会成为新一代好爸妈吗?

-01-

如何教孩子,是普遍性困扰

家庭教育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家庭教育关系的不仅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曾几何时,家长们的普遍困扰是,他们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据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孩子客观上成了家长的教育试验品。

一般来说,不得其门而入的家长,常常进入两个极端。一个是管得太严太僵,过犹不及,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方式的典型体现是“棍棒教育”——像很多90后小时候没少挨过爸妈的棍棒,成绩考不好,打,不乖乖吃饭,打,不听话,打……

另外一个是极端是管得太松、太“佛”,放羊式管理,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培养,这可能造成孩子早熟、自由散漫,甚至可能走歪走偏。

无论是哪个极端,都源于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了解不够,亟需正确的引导。

这一次《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对家庭教育进行立法,它明确了家长的责任,为家长提供了方法和指南,也为束手无策的家长提供政策上的救济。“依法带娃”,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视觉中国/图)

-02-

90后带娃,会“别开生面”吗

对于已平安长大成人的90后来说,他们享受不到“依法带娃”的福利了,并且,很多人的身份可能发生了转变——他们恰好是“依法带娃”的主力人群。

90后带娃,会跟老一辈有所差异吗?他们会开辟带娃的新局面吗?

事实上,在“依法带娃”之前,互联网上90后“沉浸式带娃”“报复式带娃”的说法,就已经颇为流行。

这些说法指涉的是,“有了娃的90后,像在养小时候的自己”,饱受委屈的90后,喜欢是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反着来”。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不合理的地方,等到他们自己育儿时,他们就会纠正过来。

比如很多90后小时候,在父母的强行要求下,被迫“大方”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有时甚至把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其他小朋友。在老一辈看来,玩具不值钱,孩子只有舍得送人,才能证明孩子大方懂得分享,父母在其他家长面前会有面子,显得孩子“有家教”。

但长大后的90后知道,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一个普通的玩具可能就是他的伙伴、他的家人、他的整个世界,玩具会给他带来很多的陪伴和快乐。孩子不愿意分享,很可能根本不是大方与否的问题,而是任何人都不能未经孩子允许,把他完整的世界切割掉一块。

老一辈不懂得儿童心理学,不知不觉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造成伤害。到了自我意识更强、文化水平普遍不低的90后身上,他们会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孩子愿意分享就支持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那么就要尊重他的情感,帮助孩子守护他珍视的东西。

再比如爸妈总是害怕我们感冒,下雨了让赶紧进屋,生怕淋雨和玩水。但90后的爸妈知道《小猪佩奇》在新一代孩子们的巨大影响力,如果孩子想穿着雨靴在泥坑里跳来跳去,90后的爸妈欣然同意,还会陪着孩子一起玩。在90后看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是好事一件;能够与孩子一同“幼稚”,也会成为孩子成长岁月里的难忘经历。

所以,90后可能更擅长做到《家庭教育促进法》里提倡的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相机而教、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等要求。90后带娃,的确“别开生面”。

唯一让人担忧的是,一部分90后可能比他们的爸妈更“鸡娃”。90后置身于进入竞争愈发激烈的现代社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父辈所在的阶层,过上体面的生活。老一辈信奉的公式是:好好读书,就能考个好大学,好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后就能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个公式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尽管行得通,但难度系数不断加大。

在“双减”实施以前,社会上有不少90后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无所不用其极”,报各种补习班,全家生活围绕着孩子转。家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总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不堪,而孩子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身心健康被忽略。“双减”实行以后,一些90后家长的鸡娃有所缓解,内心的焦虑却仍挥之不去。

这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引导重点。法律条文里明确要求家长不能一味“鸡娃”,而要“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希望90后爸妈还是得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成人”,不仅仅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更是要把孩子们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幸福的人。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相信90后会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好爸妈。

相关文章推荐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学会接纳自我,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思考一下普通学,对于自己的人生将更有裨益。

↓点击阅读↓

·南周知道出品·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但是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点一下,知识的储备又增加了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