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9 15:24:03来源:电动邦
8年不算短,已过7年之痒,但也不算长,还未到10年之期。不过如果把这段时间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轨迹中,那就成为了最亮眼、最为至关重要的存在。虽然这段时间里有起起伏伏,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能持续增加市场份额,销量在2021年底能够突破3百万辆,实属不易。
在2021新能源汽车年度盛典上,作为主办方电动邦创始人的程里,通过《我们这8年》主题演讲,总结和剖析了新能源汽车走过的8年成长历程,而如果熟悉电动邦的朋友知道,8年也是这家专注于新能源的汽车媒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时间。
接下来,就请跟随我们记录的文字,一起回味这百感交集的成长时光。
第一个阶段:2014-2016年,初生
为什么我们会把2014年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呢?因为特斯拉在2014年的时候将ModelS导入了中国市场,对于所有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而言,应该对这一刻记忆犹新。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也终于知道了电动汽车不仅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也不仅仅是“油改电”,它们也可以如此炫酷,价格也可以卖得如此昂贵。
巧合的是,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斌创立了蔚来汽车,何小鹏建立了小鹏汽车,而也仅过了一年,李想创立的理想汽车也正式成立了。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三个品牌未来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旗帜和标杆。
与此同时,已经担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一年多的丁磊,也敏锐地发现了新能源市场的机会,开始主导参与引进特斯拉项目,但可惜当时并未成功。如果当时特斯拉落户上海自贸区实现了,或许对于丁磊和特斯拉来说都会有不一样的发展轨迹。
除了特斯拉和“蔚小理”以外,在2014年至2016年这个阶段里,大部分的玩家主要是以传统车企为主,大量的产品是油改电产品,这个阶段是电动汽车非常祥和安逸的时候,国家大额补贴可以支撑很多车企的生存,甚至能让日子过得很不错。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在这个阶段对于电动汽车是狂热追捧,包括蔚来在内的很多品牌在这一年都拿到大额投资,成为他们“落地生根”的基石。
同时,在消费者的C端市场,电动汽车的认知非常低,甚至普遍存在质疑和不屑的情绪,很多人会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不过关,安全风险更高。
当然,2014年也有一群媒体人,看准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并立志成为这个行业的守望者、记录者,所以电动邦由此诞生,创始人程里老师还特意重金购买了diandong.com的域名,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这个新兴产业的期待。
一开始,电动邦收到了回报,比如一个2014年12月份策划,并在2015年1月份上线的电动汽车购车节,当时参与活动的一共有8个品牌,他们都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购车机制。而活动的反响比预计要好很多,甚至是超出了大家的期待。有100台车参与秒杀,第一天活动开始不到1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那时候我们第一次发现中国消费者也会对新能源车型发挥强悍的购买力。
但在惊喜之后,我们发现接下来的路比想象的更难走。
第二个阶段:2017-2020年,涅磐
在2017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圈里最火爆的话题是蔚来汽车的首届NIODay,不仅是因为李斌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了蔚来ES8的落地,更是因为他们耗资一个亿人民币邀请潜在消费者到北京的五棵松体育场观看NIODay。
在这一场NIODay的当晚,蔚来收获了大量订单。但随着交付量的逐渐提高,蔚来ES8因为软件等问题,被很多人吐槽,接着就是财务方面出现问题,品牌甚至有“生命危险”,虽然蔚来通过服务和权益赢得了不少用户和粉丝的支持,但仍然不能阻挡蔚来在2019年迎来至暗时刻,李斌成为最惨的人。
与此同时,或许是受到了蔚来汽车的影响,2019年的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情”有所消退,各个车企甚至是头部的新势力,包括小鹏、理想融资都特别困难,在这个阶段很多车企都进行了裁员。
还有政策补贴也在2018年末开始退坡,2019年进一步减少。而在市场中,我们发现2019年是近8年来新能源汽车第一次从高速增长变为销量下滑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从业人员看不到希望。
不过形势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救世主”则是广大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正是他们的力挺,才将马上就要“垮掉”的行业和品牌拉回正轨。那年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还是NIODay,一名蔚来车主原创了一首歌,叫《一个电动车主的修养》,虽然有自娱自乐的成分,但那些得以“存活”的新能源车品牌确实应该感谢他们的用户。
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0年理想ONE实现第1万台交付,达到这个成绩用了不足7个月时间。而用户最直接地支持也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苏”,包括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在2020年挂牌上市,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这些品牌重拾了信心。
而电动邦作为深度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份子,也跟着大家一起度过了寒冬,在重压之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定地看好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双方也都没有“辜负”彼此,平稳健康地发展到如今的水平。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7年至2020年处于一个涅槃的阶段,关键词是补贴退坡、销量下跌、新势力受歧视,2018年、2019年整个行业都很彷徨,基本上所有人卖车很难,不卖车更难。这样的状态直到2021年,整个行业才迎来了重生和曙光。
第三个阶段:2021年开始——重生和曙光
在经过2020年的调整期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1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们能看到比亚迪在2021年全面爆发,从DM-i系列到纯电产品都有爆款;特斯拉则凭借Model3和ModelY一骑绝尘;五菱凭借独特的低端定位成为年度销量冠军。最值得称道的是,新势力品牌蔚来、小鹏、理想持续领先,高合作为高端品牌初步站稳脚跟,哪吒、零跑在2021年下半年的销量正在快速追赶着新势力的第一梯队。
我们对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表现用四个词来总结:惊喜、刺激、紧张、焦虑。前者主要是销量和渗透率提升,后者主要因为因为疫情和缺芯等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上个月,比亚迪做了一场总裁沟通会,当时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现在是按周来调整排产计划,以此应对多变的市场走势。
另外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七个明显特征,首先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从去年1月份的7.17%,再到9月份达到21.1%,再到11月的20%。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占据的市场份额在增加,不断“蚕食”着燃油车份额。根据美国学者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这意味着市场接下来将进入“早期大多数”的快速增长阶段。
我们认为,渗透率之所以能以如此速度提升,源自于两方面,一个是“卖家”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给了消费者买一辆电动汽车的理由;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认知在不断增长,逐渐增加了对新能源车型、中国品牌,甚至是新势力品牌的信任度和“尝尝鲜”的勇气。
第二个显著特征是,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到与常规燃油车正面Pk的阶段。我们看到自从小鹏汽车率先将P7的续航里程提升至700km之后,很多品牌也纷纷加码,从研发之初就将700+km续航纳入方案,比如极氪的ZEEKR001、蔚来的ET7、ET5等等。另外也有不少品牌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或应用续航能在1000km以上的技术,比如广汽埃安。这些技术的落地,都能让电动汽车在“活动能力”上无限趋近于常规燃油车。
另外像800V高压充电、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AI芯片、国产激光雷达以1000TOPS算力的车机系统等技术都在研发或已经落地,甚至让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能够超过燃油车所具备的价值。
因此,“活力”相当且更加智能的电动汽车与常规燃油车相比,在性价比方面自然更具优势。这也正好印证了第一大特征,消费者面对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当然会“用脚投票”。
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所表现的第三大特征,就是品牌向上。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还并不都是走高端市场的豪华品牌,但他们似乎都在拼命地向上生长。
蔚来2021年的销量达到了91429辆,连续两年翻番,它的产品平均售价在40万左右,已经超过了BBA。哪怕是价格摸到了80万的高合汽车,它的月销量也达到了700多辆,一度超越了保时捷Taycan。这些迹象表明,电动汽车领域中仍然有很多高端市场的成长空间。而很多新品牌、新势力在逐步站稳了脚跟之后,也在寻求向上突破,比如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在这两个品牌的产品规划中,无论是理想新车型还是在去年广州车展上亮相过的小鹏G9,都是品牌尝试进入高端市场的“先头部队”。而在常规燃油车的“世界”里,一个普通品牌是很难转型为高端豪华品牌的,但电动汽车却有这样的空间和机会。而如果更多品牌抓住了这些机会,恐怕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
第四个特征,是插电式混动与增程式电动车型迎来“初春”。如果说2020年的理想ONE是一条车市“独狼”,不仅让不看好增程式电动车型的人打脸,还独自抗衡气势汹汹的纯电动汽车“大军”的话,那么2021年插电式混动与增程式电动市场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其中比亚迪DM-i系列绝对是标志性的存在,但在最一开始,就连比亚迪DM-i项目内部人士也并没有期待该系列上市就能成为“爆款”,甚至王传福也只是要求月销目标在5000辆。不过此后比亚迪DM-i系列在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月销能够达到3万多辆,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另一方面,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好并不是凭空而来,首先该系列的主销车型价格区间处于10至20万,已经深入到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腹地,直接抢夺这部分市场份额。另外比亚迪对区域市场也有明确的打法,那就是在电动汽车认知度不够且销量不佳的城市主推更容易接受的插电式混动车型,这对于燃油车来说有极大的杀伤力。我们判断,未来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电动车型会大面积抢占常规燃油车市场,因为它们在价格、性价比、智能化等方面都要比常规燃油车更具吸引力。
2021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第五个特征是,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崛起,正在为中国品牌和新势力品牌注入更多势能。
这是因为目前不仅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PK,更是智能汽车与功能汽车之间的“较量”。而中国车企在这方面确实具有更强的本地化优势,新势力车企确实更没有包袱,更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虽然中国品牌在很多常规的机械技术上有先天劣势,比如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但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中国品牌却能抢先一步,具有了更快的学习能力和响应能力,尤其在自动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方面,为中国品牌整体提升了竞争力。
当然,这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的快速成长,很多品牌甚至具备世界级竞争力,成为各自领域的标杆。
第六个特征就是传统车企和外资品牌都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是国家能源战略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计划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梳理的前面几个特征也是倒逼传统车企和外资品牌进行电动化“转身”的因素。
从下面这张图表中我们能够看到,车企中大众汽车禁售燃油车的时间最早,电动化转型也最坚决,而日系品牌则相对比较“淡定”,不过丰田章男在去年11月发布了丰田汽车的电动化战略,这表明丰田已经弱化氢能,全面转型电动化。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第七个特征,就是众多中国品牌积极走向海外市场,比如哪吒、小鹏、蔚来、比亚迪,甚至是一汽红旗,还有之前就已经登陆的爱驰、上汽名爵MG,它们都将经受全球最严苛的纯电动汽车市场的考验。
不过我们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汽车和手机类似,本身就是一个适合全球化的产品。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电动化发展,而作为最大的单体市场和制造基地的中国,很有希望凭借这一契机孕育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
1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届的新能源车年度盛典都与“时间”有关,而且通过主题的字面意思能够看出递进的关系,从2019年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来临(OurTime),再到2020年我们认为“最佳时机已至(It'sTime)”,再到2021年的大时代(BigTime),电动邦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逐渐走向强大。而对于未来,即便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我们仍然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蓬勃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低碳环保、智能便利、无后顾之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我惊了!全球续航最高,AIONLXPlus四个版本如何选
对于我们“司机”来说好开真的很重要,ID.4CROZZ试驾体验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