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4 14:06:02来源:今日女报
作者:43楼编辑部弃疾子来源: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你相信吗?生娃也是会上瘾的!
近日,《谁来晚餐》纪录片再次刷屏,让人很是吃惊。
中国台湾,39岁的郭诗薇,正一手抱着十个多月大的儿子,一手摇晃着刚冲好的奶粉。
她和其他妈妈一样,过着相同却又不同的生活。
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有六个孩子。
对,你没看错,在这个不敢生孩子,或不敢生太多的时代,这个家庭却在十年内足足生了六个。
一定有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觉得他们不是太有钱就是疯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了解过后才知道,真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心酸。
郭诗薇的第三个孩子叫许沛阳,2014年的某天早上,只有四十天的他突然停止呼吸和心跳,夫妻俩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抢救。
命运总是残忍的,一个多月后,沛阳还是走了。
这件事对郭诗薇一家造成很大的冲击,却也改变了他们看待生命的方式,他们第一次深刻体会到:
原来孩子会呼吸是恩典,会哭泣也是恩典,哭闹都是恩典。
所以他们重新开始生养,给孩子全部的爱和温柔耐心的陪伴。
老公主外,承担着家庭一切的经济开销,郭诗文就全职在家,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尽管每天一打五的生活都让郭诗薇感到十分疲惫,但好在孩子们都格外懂事乖巧。
老大许盼昕已经10岁了,最喜欢的是钢琴。也是妈妈最得力的小助手,上到照顾弟弟妹妹,下到洗衣做饭整理家务,盼昕总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老二许悦晗虽然只有8岁,却是一名家务事高手,协助妈妈和大姐打扫卫生是她最爱做的事,她喜欢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的,那样让她觉得很舒服,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主动撸起袖子做家务。
她喜欢把东西弄得干干净净,经常会主动系上围裙帮妈妈擦地、洗碗,分担家务活。
老三许沛阳虽然因病离世了,但他一直好好活在一家人的心里,有人问起孩子们你们家有几个小孩,他们都会回答:“六个。”
老四许睦暄今年5岁,是家里的三姐,也是家里最活泼的孩子,学过舞蹈的她是个厉害的“拉筋王”,家里总能看见她练习基本功的身影。
老五许立哲4岁了,在爸爸妈妈还有三个姐姐的爱里长大,他爱撒娇、爱玩闹,是一家人的心头宝。
老六许毅暟只有10个月大,他是姐姐们的“大玩偶”,也是一家人新的希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生老六的时候为了节省预算,郭诗薇不是在医院生产。
而是在先生、孩子和助产师的陪伴下,在自家浴室里迎接第六个宝宝的到来。
浴缸代替产床,孩子响亮的啼哭声充斥在每个人耳旁,尽管生产条件和之前相比算不上舒适,但郭诗薇和丈夫还是觉得无比幸福。
他们甚至还有再生一个的想法,不过这遭到了家中长辈的强烈反对。
郭诗薇的公公婆婆都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所以一方面担心她会太累,另一方面也考虑着孩子们年龄差距太小,将来上学、工作、成家,郭诗薇和丈夫要承担的太多,压力太大。
郭诗薇夫妻俩并不在乎这点,在他们看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尽最大努力达到一个平衡,这就足够了。
也许有人质疑郭诗薇和老公的行为是自私的,毕竟这么多孩子,再怎么谨慎,也是一碗水端不平的。
我不这么认为,一方面是郭诗薇夫妻俩真的很爱每个孩子,也有很好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真的很喜欢儿女绕膝的生活,这是他们的选择。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你觉得生一个就够了,不生更好,后半辈子自由了;
她觉得孩子越多越热闹,越多越能去爱和被爱。
有舍必有得,无论选择哪种活法,都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真正的生育自由。
同样选择这样热闹生活的还有一对儿来自日本的夫妻。
日本琦玉县,丈夫漆山亨和妻子漆山佳月经营着一家理发店,虽然两人年龄都只有四十岁,但因为实在太喜欢孩子了,所以结婚20年里,他们生了11个孩子。
有孩子的朋友们都知道,哪怕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也足够每天手忙脚乱劳心劳力了。
而有11个孩子的漆山家,这种忙碌要被放大一千倍。
每天早上5—6点,妈妈漆山佳月就要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餐和带去学校的便当,饭做一半再依次去喊醒丈夫漆山亨和要上学的孩子们起来洗漱。
吃完早饭后,漆山佳月又开始为孩子收拾上学用的东西,分别把大点的孩子送出家门后,再把小点的送去幼儿园,最后带着最小的来到理发店开始近9个小时的工作。
孩子虽然多,但和郭诗薇家一样,每个孩子都被教得很好。
父母忙工作时,大女儿海音和大儿子漆山葵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
两人放学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弟弟妹妹的学校接他们放学,回到家后,海音转身又开始叠昨晚洗好的衣服,并把它们分类收纳起来。
她还主动分配家务给弟弟妹妹,甚至在周末时还会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帮忙。
漆山葵平日负责的项目更多,不仅放学要陪弟弟妹妹们玩闹,有谁的头发需要修理时他又化身专业理发师给他们剪头发,好不容易能喘口气,还要带着最小的弟弟去打疫苗。
小姐姐小哥哥也没闲着。
等待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要是有弟弟妹妹饿了,小四漆山瑠还会做上一盘炒鸡蛋,大家美美地吃完后,还没水槽高的小家伙又自觉踩着板凳去洗碗。
尽管孩子们已经如此懂事的自觉分担家务,但是漆山佳月回到家还是不能休息,她要做的事情依然无穷无尽。
比如十一个孩子换下来的堆积如山的脏衣服;
准备超大量的晚饭;
清理餐桌和厨房;
饭也没吃几口的她就这样一直到深夜两点才终于可以去睡觉了,可凌晨4点半她又要起来把洗衣机里的衣物清理出来拿去晾干,否则丈夫和孩子们就可能没衣服穿了。
5点,她喊起丈夫和孩子,疲惫而崭新的一天就此开始,日复一日。
累吗?当然。
这样几乎不眠不休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老公孩子转的日子,换作谁都不可能轻松应对。
可漆山佳月甘之如饴,对她而言,操劳一大家子虽然真的辛苦,但也真的很幸福。
不管是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还是一起出去郊游、健身;
只要一家人都聚在一起,总能创造美好的回忆。
就像漆山佳月说得那样:“用回忆堆积出来的才是一家人”。
对孩子们的爱,带给她无尽的精力和能量。
每天虽然累了点,但她永远都对“妈妈”这个职业乐在其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生很多孩子的目的,都是因为真的喜欢,更多的是为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传统——传宗接代。
还记得去年江西宜春的那场悲剧吗?
一对三十出头的夫妻在出租房里因为一氧化碳中毒,不幸双双身亡,只留下了8个孩子活在世上。
而这八个孩子里,最小的9个月,最大的也才12岁。
当地村民称,这对夫妻中男方是竹亭镇人,在宜春市和女方因打工相识,从宜春市回老家时,他们就已经有4个小孩了。
回到竹亭镇后,男方买了一辆货车帮别人拉沙土赚钱养家,女方则在家照顾小孩。
慢慢的,孩子越生越多。
没几年后,除了最小的三个孩子,其他五个孩子都上学了,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这对小夫妻生第4胎时,当地村委会就曾劝阻小夫妻少生,两人坚持要生,而且他们的家庭条件一般,村委会也没办法作出实质性的干预,处罚自然不了了之。
为什么穷还要生这么多孩子?
原因只有一个:想要个儿子,健康的儿子。
两人的孩子里,从老大到老四都是女儿,老五好不容易是个儿子了,又有听力缺陷。
怎么办?接着生!拼到老六、老七得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再生!
老八终于是个健康的儿子了。
谁知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才那么小,这对夫妻便意外身亡。
留下的8个孩子,未来将跟随奶奶和伯父伯母生活,当地政府给每个孩子每个月1200元的孤儿补贴,直到他们18岁。
可有什么用呢?父母都没了。
比这对夫妻意外身亡更加悲怆的是,这8个孩子不是在爱中出生,而是“留个后”。
是啊,都说“养儿防老”,但多少人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认为只有“养儿”才能做到“老后无忧”。
当生育自由,被“留个后”取代。
多悲哀!
无独有偶,广西有对90后夫妻也是热搜常客。
这对90后夫妻,丈夫韦某是91年的,妻子孟某是90年的,从2008年至今两人先后竟生了10个孩子!
家里穷,养活这一大家人的,是政府的低保和韦某少的可怜的收入,所以生前4个孩子时,孟某从没去过医院,都是由婆婆在他们那潮湿阴冷、摇摇欲坠的木板房里接生。
穷到什么地步呢?
家里连剪刀都没有,生老大时,脐带都是婆婆用镰刀割断的。
和江西那对儿夫妻不同,他们生这么多孩子的原因很简单。
韦某说两人有使用避孕工具,但还是不可避免的怀上,只要怀上就会生下来,而且他也不想去结扎,毕竟:“太伤害男人的身体。”
把怀孕当避孕手段?多可笑!
生活本就举步维艰,换一般人连二胎都不敢生,他们一生就是十个!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穷就不可以生孩子,而是想说越穷,越要慎重生孩子。
生孩子,拼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你觉得一个是养,两个是拉扯,三个也是带,但事实上这样的密度的生育,不仅大人辛苦,孩子的未来也是几乎可以望见的。
有的地方,生下孩子没多久父母就会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外出打工养家,这也就造成了最普遍的情况——留守儿童。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留守儿童占到中国儿童人口总数38%,每10名农村儿童中,就有3名是留守儿童。
老人本就自顾不暇,一旦家里孩子多一些,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个孩子都照顾的很好。
即使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经济匮乏造成的教育、心理、认知等一系列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别人家生下来便是独一无二的团宠,所有资源往一个人身上砸,你的呢?10个人抢一个资源。
这样大的差距,长大后,让他们拿什么一鸣惊人、飞上枝头变凤凰呢!
回看郭诗薇一家,从计划继续往下生孩子的时候,夫妻俩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虽然只是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他们敢生,就敢养。
最难得的是,郭诗薇的丈夫始终是妻子最坚实的后盾,他用行动撑起一个家,更给了妻子还孩子们代替不了的爱。
他说:夫妻之间扶持包容,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比起那些只用嘴说心疼妻子,却让妻子承担家庭重任的男人来说,郭诗薇的丈夫无疑是出色的。
我想,这才是郭诗薇敢生孩子最大的底气。
在“不慌不忙”迎接新生儿后,郭诗薇为了给子女最好的陪伴与照顾,她坚持自己带孩子、辅导孩子,从来没让长辈们来帮忙过。
每天过着“1打5”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地狱”级别的难度,但对郭诗薇来说,其实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除了日常的煮饭、照顾小婴儿外,郭诗薇还要负责每一个年龄不同的孩子的课程辅导,也就是扮演一名“家庭教师”的角色。
在识字、算数之外,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她也会悉心教导给孩子们,比如时常辅导大女儿弹钢琴。
并且在家务、教课之余,郭诗薇还要时常调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比如和犯错了小朋友讲道理,让他学会正确的做法。
在郭诗薇的温柔教导下,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家里的活动空间也变得更加紧张了起来。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小家依旧收拾得干净整洁——
墙面上没有乱糟糟的涂鸦、木地板上没有散落的玩具或者书籍、沙发与茶几也十分清爽。
客厅虽然空间很小,但每一处角落都利用得十分紧凑。
电视墙左侧塞下了一台钢琴,右侧则侧着设置了两组书柜,收纳5个孩子的所有书籍。
而这个面积不大,甚至有些拥挤的家,在容纳7口人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兼顾整洁干净的原因,离不开妈妈郭诗薇的“精心设计”:
家里的每个孩子,在4岁之后,便有资格加入“做家事赚薪水”的行列。
比如洗一次碗,或拖地和擦桌子,便可以获得一个〇,积累两个〇后,便是一个√,对应着奖励5元钱。
如此一来,孩子们便会更积极地去承担家务,郭诗薇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兼顾工作、照顾小婴儿,更不用担心家里变得一团乱。
很多人会疑惑,“多娃家庭到底应该如何维持干净整洁?”
郭诗薇就给出了一份完美的答案——
制定合理的家务值日表,建立奖励制度,让孩子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做家务,而不只是妈妈一个人跟在全家人屁股后收拾“烂摊子”。
当然,看到这里,又会有人说,这是在鼓励大家生孩子。
想多了。
世界的美好在于它的丰富——
有人奋不顾身投入到热气腾腾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观说“人间不值得”。有人选择丁克爱自由,就有人贪恋子女绕膝的快乐。
而任何一种选择,都是万千美好中的一种。
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养6个孩子难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她们一家人,都在努力地为这种选择负责,敢生又敢养。
所以,不必指责丁克,担心他们老无所依。同样,也无需妖魔化生育,那些愿意生孩子的人,她们也并会不觉得孩子是累赘。
总而言之,真正的生育自由,是可以说不,也可以说“我愿意”。
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
参与一个生命的诞生,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不求孩子完美,也不用替我们争脸,更不用帮我们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底气对抗坎坷,这就够了。
作者:43楼编辑部弃疾子。关注妈妈网育儿(ID:mmwyuer),500万妈妈都在看的母婴公众号,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编·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