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8 18:13:40来源:糖友管理中心
有人说糖尿病也是“认知病”其实是有些道理的。并不是血糖问题一定要靠药物和医学手段才能改善。比如,我们曾经教糖友改变吃饭顺序,来平稳血糖的方法,不少糖友反应这种方法可以说当餐见效。没有采用药物和医学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血糖也能改善的方法是学习和改变饮食顺序的方法。
例如下面这些就是糖尿病人治疗常见的错误倾向,对照着看看吧,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1、重视治疗,轻视预防
很多糖友都是在确诊为糖尿病或者出现并发症后才开始手忙脚乱,查阅书籍,多方打听,主动了解糖尿病;寻医问药,想方设法,甚至远走他乡去寻医,不惜重金,治疗糖尿病。
其实,糖尿病本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早期也是可以预防的。
但是,多数人因为没有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重视看病,轻视教育
一些糖友经常到医院检查,但却不愿意参加有关糖尿病的学习。其实,很多防病治疗的方法都要在学习中获得。
3、重视补充营养,忽视营养均衡
过分重视营养的供给,就怕因为糖尿病而营养不良,却从没考虑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带来了体重增加的问题。
糖尿病人的营养支持不仅要重视"量",更要重视"质",营养均衡才是硬道理。
4、重视药疗,淡化食疗
有些糖友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一旦发现血糖偏高,就到医院要求医生开药,要求医生开最有效的药物。
有的人求医心切,被“广告药”忽悠,不仅浪费了金钱,也耽误了治疗。
其实,药物治疗仅仅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而饮食治疗是首选的、基本的、长期的治疗。在饮食治疗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即便增加药物治疗,也要坚持饮食控制。
不注意控制饮食,即使吃再好的药物也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5、重视治病,漠视检查
一些糖友认为吃药打针才是治病,化验检查纯属浪费。
所以有时,即使医生开出检查申请,糖友也会自我放弃检查;或者,糖友会按照以前的检查结果报告病情,购买药物。
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糖友自身不会感知到身体有什么变化,但是细微的变化还是在您身体内部发生着,如果不通过检查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医生又如何进行治疗控制或延缓病情呢?
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检查,比如眼底检查等,是一定要按期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6、重视医疗,轻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的调理、自我护理,说糖尿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一点儿也不为过。
很多糖尿病人总是等到身体出现不适了,或难以忍受了,才到医院就诊。
其实,糖尿病人长期的个人卫生、皮肤护理、足部防护等非常重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不同部位的感染,而感染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又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7、重视住院,忽视管理
在住院治疗期间,糖尿病人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就会比较重视,在医院里吃饭、服药、监测血糖,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
出院后,就忘了自己糖友的身份,回归社会后忘乎所以,恢复了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注意自我管理。
待出现严重问题时不得不再次住院,其实住院治疗仅仅是糖尿病人一生中极为短暂的治疗时间,更多的时间都需要糖友在院外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也是对自己和家庭更负责任的做法。
结语
希望新糖友看了之后把以上的都付诸于行动,老糖友如果有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在控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作者
胡新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师。
王颜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关注、转发朋友圈,别的糖友们一定会非常感谢您!文章来源好医讲糖,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视频:哪些人最易得糖尿病(来源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