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2021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指南和共识汇总

发布时间:2022-01-21 20:53:58来源:医脉通心血管

本文汇总了2021年国内外颁布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供大家临床参考。

综合管理(9部)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稳定性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目标是缓解心绞痛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缓解症状与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954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稳定性冠心病主要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3种情况。稳定性冠心病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两个目的。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148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STEMI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缺血治疗及调脂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084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NSTE-ACS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应根据危险分层制定治疗策略。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942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指南主要介绍了相关用药原则、药物的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149

2021AHA科学声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

科学声明介绍了继发于乳头肌断裂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假性动脉瘤和游离壁破裂等机械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527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冠心病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正确的急救策略。共识对AA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655

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二级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

CABG术后规范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延缓自然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提高桥血管通畅率,降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更可以改善远期生存,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366

2020AACA意见书:急性心肌梗死的质量指标

本文是对2017年版文件的更新,专家组依据最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管理的最新质量指标。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670

抗栓治疗(9部)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缺血风险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我国首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规范DAP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推荐。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503

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

抗栓治疗在获益的同时可导致消化道损伤甚至出血。共识聚焦口服抗栓药物的消化道损伤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临床管理建议。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961

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

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是指由于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导致患者无法坚持长期服用某种或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本共识为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患者的优化诊疗提供了指导。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424

口服抗血栓药物患者急性创伤大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抗血栓药物是易栓疾病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的防治基石。抗血栓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出血,当这些患者发生创伤时,出血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本共识旨在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和指南、整合专家意见,达成口服抗血栓药物患者发生创伤大出血的诊治共识。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054

2020APSC共识建议: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

与白人相比,东亚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低,但出血风险较高。2020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共识建议为评估和管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提供指导,讨论了长期抗栓治疗选择,包括单抗、双抗和双通路抗栓方案。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718

2020APSC共识建议:亚太地区P2Y1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亚太地区ACS患者具有地域独特性,关键代谢酶CYP2C19功能的多态性跟西方人群有较大差异。APSC发布了亚太地区P2Y12受体拮抗剂的15条应用共识,提供了亚洲患者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的具体建议。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834

2021APSC共识建议:亚太地区P2Y1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特殊人群

高龄、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不仅增加CCS患者的缺血事件风险,同样也增加抗血小板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这些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可能需要调整,尤其是对于亚洲患者。2021APSC共识在总结关键证据的基础上进行了用药推荐。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574

2021BSG/ESGE指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患者的内镜检查(更新版)

该指南是对2016年版指南的更新,对内镜手术的风险类别和血栓形成风险类别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关于急性胃肠道出血患者的管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880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片复方制剂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基础,但目前我国基层临床实践对指南相关推荐的依从性仍欠佳。抗血小板单片复方制剂(SPC)的开发简化了治疗方案,便于患者管理,有望提高医师和患者对指南和处方的依从性。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735

血运重建(8部)

2021ACC/AHA/SCAI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指南

2021版指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入路、分期PCI以及缩短DAPT时长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推荐,为STEMI、NSTE-ACS和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的血运重建提供了详尽的指导意见。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677

2021AHA科学声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介入治疗

声明对当前介入治疗的最佳实践进行了概述,并涉及了患者的综合管理,包括血压管理、抗血小板治疗等。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879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存在,尤其是严重内膜钙化病变和钙化结节,明显增加了PCI的难度和风险。国内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对2014版共识进行了更新,以更好地指导我国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510

2021AHA科学声明:心导管室的循证实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导管术在范围和技术上迅速发展扩大。2021AHA科学声明主要介绍了心导管术术前、术中和术后导管室内实践。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645

2021AATS专家共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本共识的主要目的是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和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共识指导。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080

2021ESC/EAPCI共识:PCI相关的围术期心肌损伤和梗死

很多接受PCI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围术期心肌损伤或梗死,而这些PCI相关并发症可能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有关。因此,需要准确诊断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或梗死,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共识对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提出了新的定义。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444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更新

CTO-PCI新技术理念、临床证据不断涌现。基于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CTOCC在2018版推荐路径基础上作了5项更新形成《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更新》。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738

正向夹层再入真腔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近年来,Stingray球囊辅助下ADR因其安全高效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家共同撰写了中国专家共识,以进一步提升国内CTO病变介入治疗水平,规范ADR的临床应用,造福广大CTO病变患者。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492

康复及中医药(4部)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

心脏康复是目前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疾病慢性期最佳的治疗方案,基层医院应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的主要场所,是心血管疾病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843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及行为干预(戒烟限酒)五大处方。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947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为了促进各级医疗机构CCS运动康复分级诊疗和运动康复管理,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CCS运动康复实施内容、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结合CCS诊治和管理新理念,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写CCS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890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

本指南主要用于指导西医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中医医师及临床药师等应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患者,也为冠心病患者家属及照料者提供相关参考信息。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432

诊断评估(7部)

心肌肌钙蛋白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肌肌钙蛋白(cTn)的临床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ACS诊断、预后判断、治疗和危险分层方向的格局,其对急性心梗的诊断被相关国际指南列为Ⅰa推荐。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332

2021SCCT专家共识: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共识总结了当前关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最新证据并更新了建议,回答了CTA在多种不同心脏疾病下使用的关键问题。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078

2021EACVI/ASE建议:冠脉综合征无创影像学检查

无创影像学检查在确诊和疑似CAD患者的诊断、评估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许多观察性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中,影像学终点已被作为替代标志物用于评估特定治疗的获益。2021EACVI/ASE建议介绍了多种无创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并给出了相应推荐。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835

2021ACR适宜性标准: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无症状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危险分层和早期预防科减少潜在长期无症状的心血管事件。本文介绍了低、中、高风险无症状人群的适宜影像学检查方法。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410

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

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MRC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本共识针对MRCA检查人员及设备要求、检查适用人群、检查流程、扫描序列选择及参数设置、图像后处理及报告书写等方面提出具体、操作性强的应用标准及建议,以期促进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及规范化应用。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4224

2021NLA科学声明:应用冠脉钙化评分指导降低ASCVD风险的预防策略

冠脉钙化评分与主要不良ASCVD临床事件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声明中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冠脉钙化评分使用的更新,并提出了实用建议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当代临床实践中进行一级预防治疗决策。

相关文章: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2364

2021SCCT专家共识文件:心血管CT在冠心病职业健康评估中的作用

共识总结了关于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证据以及在安全敏感职业中加强心血管筛查和冠状动脉疾病评估的建议。

链接: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177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