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1 15:53:54来源:科普北京
专家简介
王爱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开会或讲课等说话时间长会感觉嗓子累、发音费劲,导致了音量降低、声音嘶哑、不能提高音调……,这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社会交往,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困扰及影响。其实,这种情况属于发声障碍,也被称为嗓音障碍相关疾病。
俗话说:“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我们也常说:“清晰的语音是人与人交流的催化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嗓音障碍相关疾病,提高发音质量呢?
什么是发声及发声障碍?
发声是由肺提供动力,通过声带振动及共鸣系统共振产生语音。发声障碍主要是由于上述器官和功能出现异常所引起的,有器质性、神经性和功能性发音障碍,主要表现为音质、音调、音量的改变。
发声障碍与哪些习惯有关?
不良的饮食习惯:
吃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食物、饮用冰镇饮料、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等,使咽部粘膜经常处于充血或脱水状态。
大口快速吃东西。
饮食不规律,晚餐过晚,且进食不易消化食物,造成胃食管反流。
以上饮食习惯都可能造成声带水肿,加重咽部的不适感。
不良的生活习惯:
习惯性便秘,酒后呕吐:容易引起声带水肿。
主动吸烟或长期二手烟:吸烟易造成声带水肿,且长期吸烟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引起咽喉部黏膜分泌物增多,导致习惯性清嗓或是“吭哧感”。
不良的说话方式:
过度用嗓:长期或长时间大声说话,导致喉部肌肉紧张与声带受损。
使用假声交谈:经常使用耳语方式交谈,不恰当的发声导致声带疲劳、水肿。
过度追求一口气说过多的内容,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充血。
如何重“唤”新“声”?
1.每天保证喝2升以上水,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和碳酸饮料。
2.避免大喊大叫,高声谈话。
3.咽部不适时,减少清嗓和咳嗽,以吞咽或喝水代替。
4.尽量避免空气刺激(烟味、粉尘、新家具或装修气味),不要吸烟饮酒,清淡饮食。
5.避免过度、持续用声。
6.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时声带容易受损,要注意让声带休息。
7.保证充足睡觉,避免胃酸反流。
8.养成科学发声的方法:3合理1正确:
合理的使用气流,控制发音的能力
合理的发音,声带的振动
合理的共鸣位置,胸腹腔、颅腔的共鸣
正确的腹式呼吸:在深吸气时,膈肌收缩向下移,腹部向外凸出,腹肌放松;在呼气时,膈肌放松腹肌收缩,腹部向内凹。
温馨提示
一旦出现严重声嘶或是长时间声嘶,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针对性的治疗。
生活中,我们注意以下五项小常识,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声音质量。
①生活习惯注意②戒除不良爱好
③发音技巧运用④早期诊断声嘶
⑤及时康复训练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王爱丽特约供稿,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
-end-
往
期
科
普
科技资讯趣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