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5 19:10:49来源:演兵场
关心演兵场的网友一定知道,最近,美国频频在印太地区“亮拳头”“秀肌肉”,高调展示其作为“蓝星霸主”的军事力量。
据人民日报统计,截至北京时间1月20日,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南海周边地区,先后部署了“卡尔·文森”号航母、“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美国”号两栖攻击舰、“林肯”号航母和“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共5支由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组成的海军编队。此外,“俄亥俄”级“内华达”号战略核潜艇也罕见地高调现身关岛美国海军基地。
(演习图片来自美国海军记者ChrisCavas)
光是展示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必须要拉上“马仔”一起秀。不久前,演兵场刚刚给大家报道过《》。其中,美日的“五航母”合影留念,展现了强大的海空力量。
临近农历新年之际,美军硬生生把“武力值”拉满,几乎把能用上的都用上了,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满满的“威胁”味道。
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表示,专家分析认为,美国近来在印太地区摆弄核潜艇、航母打击群等纸老虎的首要目的是吓唬人,实际用处有限。
更有意思是的是,“用力”过猛的美军却一不小心扭了腰。昨日,(24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声明称,在南海进行日常训练时,美国海军一架F-35C舰载机意外撞上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力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航母的甲板,飞行员被迫弹射逃生,事故造成了7人受伤。
目前,造成这起飞行事故的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据报道,事故发生时,这架F-35C战机正进行日常飞行训练。飞行员在选择弹射逃生后被直升机救回,自身状态稳定。除了弹射逃生的飞行员外,另有6人在航母甲板上受伤,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称,其中3人需要被后送到马尼拉的医疗设施,但目前状态稳定,另外3人已在航母上接受简单治疗后出院。
1月22日,一架F-35C战机正从“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弹射起飞(图自美国海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美国海军的F-35C战斗机的首次坠毁,F-35C是F-35战斗机的海军变种,专门为在航空母舰上作战而进行改进。F-35C安装了比常规的F-35A和垂直起降的F-35B更大的机翼,使C型能够在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的甲板上顺利起飞和降落。
资料图:F-35战机各型对比:F-35A空军型(左)F-35B海军陆战队型(下)F-35C海军型(右)
与F-35B相比,大翼面F-35C动作迟缓,但能携带更多燃料。F-35C的武器舱比F-35B的容量更大,因此前者可以携带联合防区外武器滑翔炸弹而又不牺牲它的隐身性能。简而言之,F-35C在敌人的强大防御下更适合执行远程打击任务。
资料图:F-35C进行满载武器测试
去年8月,“卡尔·文森”号航母在从母港圣迭戈起航时携带了一个中队(中队编号:VFA-147)的F-35C战机,率先实现了搭载F-35C战机进行实战部署。
离开美国本土后,“卡尔·文森”号持续在西太平洋演习,并多次在南海伙同其他美国盟友“搞事”。例如去年10月,“卡尔·文森”号就与日本“加贺”号准航母在南海进行联合演习。
(演习图片来自美国海军记者ChrisCavas)
随后还有上文提到的,“卡尔·文森”号还和“日向”号直升机母舰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演习。美日军舰在菲律宾海“秀肌肉”后,2个美国航母打击群日前又跑到南海兴风作浪。
美国国防部此前表示,“卡尔·文森”号和“亚伯拉罕·林肯”号带领的航母打击群已从23日开始在南海展开行动。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此前表示,美方作为域外国家,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时常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在南海炫耀武力、挑衅搅局,不断破坏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成为南海紧张局势的直接推手。
不得不说,“卡尔·文森”号真的是“一刻不敢停歇”。直到,自家飞机撞了自家航母……
当然,这可能只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最近故事频发的缩影。据美海军安全中心数据,除了这起事故之外,“卡尔•文森”号航母在2021年最后6周里还共发生4起舰载机A级事故,其中3次发生在1周内。数据显示,所有事故均无人员伤亡,但总损失估计高于250万美元。
(舰船知识、参考消息、环球网、美国海军时报、中国船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