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5 07:12:10来源:巨浪的日常研究
译者按:本文编译自Wikistrat南亚部门特约分析师SyedFazl-e-Haider于2022年1月14日发布在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上的题为《中印巴三角:中印边境对峙中中国加强与巴基斯坦的联系》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其他媒体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2021年秋季的军事会谈未能缓解印度和中国之间长达一年半的边界僵局,这可能导致实际控制线(LAC)进一步军事化,这是事实上的中印边界。10月10日,在印度陆军总司令对中国在边境大规模部署军队和武器表示失望后,双方军队指挥官举行了会谈。双方已经在实际控制线沿线部署了数以万计的火炮、坦克和战斗机,将中国和印度控制的领土分隔开来,从西部的拉达克到东部的伪“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声称对这些地区拥有主权。加剧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是中国立法者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批准的新《陆地边界法》。
2020年6月,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
根据1月1日生效的新法律,中国的领土完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有义务采取一切措施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陆地边界。印度已经担心新的《陆地边界法》可能会影响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毕竟,正是边界争端促使了两国在1962年全面开展。当前,中印巴三角冲突愈演愈烈,中巴双方继续将印度视为对各自战略利益的威胁,而印度认为其利益日益受到中巴合作的挑战。
在2017年两个核武器国家在洞朗发生军事对峙后,2018年两国领导人为了努力改善关系并管控双边分歧,在中国武汉进行了会晤。此次武汉峰会是洞朗冲突之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首次非正式高层双边接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北京努力阻止新德里与美国更紧密地结盟,美国将印度视为对崛起的中国的制衡。两国在武汉达成共识,以“武汉精神”为口号改善双边关系。
一年后,2019年10月两国领导人在印度金奈再次会面,以跟进他们在武汉峰会上的会谈。会议期间,印度总理莫迪表示:“我们决定谨慎处理分歧,不让分歧演变成争端。我对决定对彼此的关切保持敏感”。北京和新德里在武汉和金奈承诺不会让分歧变成争端。不幸的是,在金奈峰会几个月后,分歧不仅恶化为争端,而且演变为血腥冲突。2020年6月,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界,印度军队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在战斗中至少有20名印度士兵丧生。
在冲突中投降的印军士兵。
北京将印度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一起加入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视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棋子;为对抗中国在亚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成立的集团的一部分。印度的一些人也表达了对参与四方会议在解决与中国的边界争端方面的效用的担忧。例如,10月,一位印度学者在推特上写道:“如果中国不撤出其占领的地区,那么Quad在哪里?当中国在边境集结军队并将实控线变成控制线时,四方在哪里?”
印度一直严厉批评价值62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该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BRI)倡议的核心。特别是,印度强烈反对实施穿越有争议的克什米尔领土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2020年中印士兵在喜马拉雅边境发生冲突数周后,北京和以(Yi)色(Si)列(Lan)堡签署了在巴控克什米尔建设Kohala水电项目和AzadPattan水电项目的协议,其总成本估计为39亿美元。
中国在与印度边境的军事集结和对抗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印度在实控线附近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对中巴经济走廊构成了威胁。例如,225公里长度的DaulatBegOldie(DBO)公路项目。莫迪政府加快了在印度海拔最高的简易机场所在的拉达克东部建设的DBO公路项目,使该项目能够更好地进入LAC周围的地区。这条道路使印度在快速军事动员方面具有战略优势,并打开了将拉达克与新疆分开的喀喇昆仑山口。这与从新疆接壤的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进入中国的中巴经济走廊很近。DBO西部地区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塔尼斯,连接了拉达克首府列城和喀喇昆仑山口。
正在修建的DBO公路。
北京和以(Yi)色(Si)列(Lan)堡在努力减少印度在毗邻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方面意见一致。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改变了中巴双方的游戏规则,也体现了两个战略伙伴的利益交汇点。因此,对中巴经济走廊的任何威胁都被中国和巴基斯坦视为共同威胁。两国最终都希望通过改编边境地区的现状,一劳永逸地低于印度对CPEC的挑战。
自2020年春季印度与中国爆发边境对峙和冲突以来,随着以(Yi)色(Si)列(Lan)堡的战略利益和北京的战略利益越来越趋同,巴基斯坦一直在支持中国。在2020年中印危机期间,巴基斯坦在控制线(LOC)、事实上的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和北部冲突中毗邻拉达克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部署了20000名士兵。巴基斯坦部署军队之时,中国在拉达克东部的实控线附近部署了数千军队,与印度的边境紧张局势急剧上升。这表明,如果印度与中国发生冲突,巴基斯坦可以从克什米尔边境开辟第二条对抗印度的战线。
2019年,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当局进一步接受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单方面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自治地位,将其划分为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两个联邦领土。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来讲,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位的决定都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做出了愤怒的反应,因为这一变化也影响了北京声称的拉达克的地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一贯反对印度将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领土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
中印边界争端也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印度算账的机会。对于以(Yi)色(Si)列(Lan)堡来讲,中国在拉达克以重型武器为后盾的大规模部队部署加强了巴基斯坦相对于印度的地位。2021年5月,中印两国在拉达克东部军事对峙一年左右的背景下,中巴两国在实控线沿线举行联合军演。联合演习包括了针对军舰、飞机、导弹和无人机的防空科目。2019年8月,印度单方面改编克什米尔地位,为中国介入克什米尔争端打开了大门。“印度‘在地图上开辟了新的领土’,将新疆和XZ地方管辖的部分地区纳入其‘拉达克联合领土’,并将巴控克什米尔置于其所谓的查谟和克什米尔联合领土内,”“这迫使中国介入克什米尔争端,刺激中巴采取反制行动,极大地增加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难度。”
联合演习中的中巴两军士兵。
在三角冲突中,中印关系的任何重置都不太可能以中巴关系的发展和深化为代价。巴基斯坦地理位置优越,对中国宏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议程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南亚地区。即使是以(Yi)色(Si)列(Lan)堡在9.11之后在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中所扮演的前线角色,也没有影响到被双方称为“全天候友谊”的中巴关系的发展。此外,如果没有友好的以(Yi)色(Si)列(Lan)堡,中国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到阿富汗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印的喜马拉雅山冲突是对中巴战略同盟和全天候友谊的真正考验,两国都称其高于喜马拉雅山。
莫迪在2019年的克什米尔策略适得其反,这为中国提供了成为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第三方的机会。此举还引发了一场争夺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交汇处山区争议领土的竞赛。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并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分裂的克什米尔冲突再次成为该地区的爆发点。
如果中巴经济走廊失败,将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的整个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付诸东流。与印度陷入边境僵局,中国希望向反“一带一路”势力传达,它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其大型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并可能重视与巴基斯坦的持续牢固关系,以此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