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后悔了,没住在惠吉西”

发布时间:2022-01-26 07:31:32来源:羊城攻略

时间倒流1300年

再遇被遗忘的「旧羊城」

“一条中山路,半部广州史。”

广州的中山路,原名「惠爱路」。从秦汉到明清的文化遗址,在这条道路上绵延铺开,共同演绎着千年岭南春秋。

而今天所要提的主角,就位于「中山六路」

当人们谈起广州的欧式洋楼建筑群时,第一反应便是“沙面”和“东山”

◎沙面

◎东山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坐落于中山六路一隅的「旧南海县社区」,是广州老城区最为完整,最具规模的民国洋楼社区之一。

在这片绿树成荫的民国住宅区中,一座座联排竹筒屋、独栋洋楼,静静藏身在喧闹都市中。

旧南海县与「惠吉西」和「惠吉东」两路相连,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时期),大批中上层人物聚集于此。

如今提到南海,第一时间便想到佛山。那么这个旧南海县,又是如何和广州挂钩的呢?

隋唐时期,番禺与南海分治广州城,以中华路(今解放路)为界,番禺为东、南海为西。

而六榕街的旧南海县社区,便是南海县衙的办公地。

在千年历史的推动下,南海县历经几次迁址,最终定居佛山市。如今留下的,便是记载了羊城1300年历史故事的老街区。

◎如今的街区还能寻见多处旧南海县社区的字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回国的华侨在这一带置业。彼时的惠吉西东正处于商业中心,加上宜居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富豪文人在此建房定居。

一时间,红墙绿瓦、复古开窗、雕花飞檐...一栋栋传统岭南竹筒屋、独栋小洋房在旧南海社区拔地而起。

从那时起,旧南海县便与将军东、惠爱路、德政路及越华路,一同形成了一个华侨居住区

作为曾经的南海县衙,羊城的千年历史,在这条老街上有迹可寻。

◎广州市社区最长的历史文化墙

|《大公报》临时社址

:惠吉西路惠吉西二坊

一幢三层红砖楼,墙角的小报童铜像惟妙惟肖,这里便是《大公报》的临时社址,依然保存完好。

111111111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份报纸

而这一处临时社址,则是1912-1923年间租用的办公场所。

在当时,临时社址的设计透露着归国华侨的新思想,但许多雕饰、窗花等细节,却也散发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气息

◎广州解放日《大公报》的报道/图源:广州文史

|吊碑井

:越秀区六榕路61号

吊碑井是广州九大名井之一,相传过去井中有块刻满符篆的石碑,斜伸出井壁,故称吊碑井。

民间流传一个故事,传说曾有仙鹤和蝙蝠飞入井内栖息。当时的人们就说:这口井给我们带来福气啊!

如今的吊碑井已被石围栏围住,井口被玻璃封着,以文物的形式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六榕寺及花塔

:越秀区六榕路87号

拥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六榕寺,是广州著名的古刹,又名「净慧寺」

据历史记载,苏东坡被贬海南,奉命北归,途经广州,慕名到当时的「净慧寺」内一游,并应寺僧之请题字。

他被寺内六棵苍劲如虬龙的榕树所吸引,于是欣然挥笔题「六榕」两字

六榕寺一直香火鼎盛,与光孝寺齐名,羊城内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之美誉。

而「净慧以塔显」,说的就是孤耸在云空中的六榕寺花塔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入选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

|将军府遗址

:越秀区解放北路603

明代中期,这里是提督府行署;清初,这里是“平南王”尚可喜之府第。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靖王府就变为将军府

◎18世纪中叶广州城地图,广州将军府大致的模样/图源:盛世文玩

清朝的广州将军府面积很大,坐北朝南,大门位于今天的中山六路,后墙位于今天的迎宾路。东起解放北路,西至六榕路

如今的将军东、西路和广东迎宾馆都是当时将军府的一部分。

如今的将军府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转型为迎宾馆。但300多年前的雄姿英发,赫然历历在目。

历史的叠影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在这条老街上却显得格外融洽。

或许,沉淀千年的老街,也需要新事物的润色下得以焕发新活力...

1926年南海县迁到佛山后,这条老街开始落魄,完全失去了民国时期的“小资味”

好在2018年,残旧的惠吉西迎来了微改造,成了当下火热的广州打卡街。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发布通知

“重生”后的惠吉西,依然保留着老广州的味道。

翻新后的旧南海县社区,一街两边的庭院别墅,充满岭南风情的建筑尽收眼底

而近期,这条老街更是火出圈!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中,旧南海县社区入选了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居住社区微改造案例!

旧南海县社区多次上榜,不愧是人人向往的“梦想社区”!

它是“广东省文明社区”

“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

广州市首批“最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入选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

...

没有了杂乱的电线,多了适老化的设计,难怪住在这的老人们称:“这辈子都住在这不舍得搬走啦!”

民国时期最具“小资风情”的惠吉西,到现在依旧保持完好。糖水店、咖啡店、酒吧、餐吧...在这里开业。

白天,这里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夜晚,这里是酒吧霓虹的世界

▷ONE|业记甜汤

198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刚退休的邓老太太在自家门口开了业记糖水铺。

那时候品种不多,只有芝麻糊和绿豆沙,这一卖便是40年。2019年,其孙女在惠吉西创办了业记甜汤。

///

店里的招牌——吊梨汤,雪梨和银耳的清甜,搭配上桂圆和话梅的甘润,无论是冬夏都十分润喉。

这碗黑糯红豆沙也是老板强烈推荐的,除了红豆和糯米,底料还添加了陈皮,莲子,杏仁,养生人的最爱。

海底椰雪梨,化痰止咳的首选,是广州少有的糖水手艺,很适合秋天,正好可以平喘润燥。

/

:惠吉西路惠吉西40号

:11:00-21:00

:¥16/人

▷TWO|喵POP

这是一家妥妥的猫咖店哦店里的猫全都是老板自己养的,想撸猫还得先洗手。

热拿铁

甜橙苏打

黑巧芝士蛋糕

除了撸猫,咖啡甜品都要尝一尝!老板的拉花技术也是一流的,黑巧芝士蛋糕甜而不腻。

/

:惠吉东路26号

:11:30-19:00

:¥40/人

▷THREE|业记小食店

业记小食店,以粥粉面炖汤拉肠为主,作为42年历史的老字号,捧场的街坊很多。

这碗牛三星粉又不知道是谁由细食到大。牛肝、牛心、牛腰三宝肉眼可见分量多。

一份排骨珍珠粉加一蛊花旗参炖竹丝鸡,也不过20+!排骨咸香味十足,炖汤也是每个广州人的标配。

/

:惠吉西口72号

:7:00-21:00

:¥13/人

还有这些隐藏小众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惠吉西东,这条不过几百米石板路,却可以在这里偷得半日闲。

这里不是一个典型的“网红打卡地”,1300年的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时代文化的重叠,让惠吉西成为广州不可替代的老街。

惠吉西的魅力远不止文章提到的,还有许多隐藏惊喜等着被挖掘。

距离新年还有一个星期,趁着春假期间,带上家人一起漫步惠吉西吧~

-以上图文为原创发布-

部分资料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广州旧闻@花城网@窗典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