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9 17:58:34来源:军机图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乌克兰在2014年发生动乱之际,自行宣布独立的乌克兰的一个州。乌克兰不可能承认其独立地位,纵使俄罗斯也没有公开宣布承认其独立性,于国际社会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1月28日,根据俄罗斯塔斯社的报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民兵副司令巴苏林表示:基辅当局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正在整合三个旅准备在2月初向顿巴斯集结甚至发起军事攻击。于乌克兰立场,这是收复之战,于顿涅茨克立场,这是入侵。而这三个旅,被巴苏林称为:战斗准备充分、能力最强的三个旅。
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来讲讲这三个旅。
第72机械化旅历史颇为悠久、且在苏联时代功勋卓著,该旅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组建的苏联红军第29步兵师。1943年,第29师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该师战功卓著,战役结束后被授予第72近卫步兵师的荣誉番号。1944年,近卫第72师参加了解放乌克兰的战斗,并于同年获红旗勋章。战后,第72近卫步兵师归基辅特别军区管辖,并于冷战期间改组为摩托化师(相当于机械化步兵师)。苏联解体后,第72师划归乌克兰陆军。2002年乌克兰军改期间,第72近卫摩步师改组为第72独立机械化旅,归属乌克兰北部军区管辖,驻扎在基辅西南地区。
2014年,第72旅参与了对顿巴斯南部的进攻行动,期间损失惨重、无法继续发起进攻行动,因此随后被撤往后方休整。后来,转入防御态势的第72旅被部署到顿涅茨克机场附近,抵御顿巴斯民兵的进攻。第72机械化旅下辖一个坦克营(装备T-64BV主战坦克)、三个机械化步兵营(装备BMP-2步兵战车、少量装备BMP-1步兵战车)、一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侦察连(装备BTR-60装甲车)、旅属炮兵群、防空营(装备“箭”-10防空导弹和“通古斯卡”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若干其他部队。
该旅的炮兵群火力较弱,虽然该旅是机械化旅,但并未装备大口径火炮,仅下辖2个榴弹炮营(装备2S1自行榴弹炮)、1个装备火箭炮营(装备BM-21火箭炮)和1个反坦克炮兵营(装备MT-12牵引式反坦克炮)。除此之外,该旅战地救护连装备有从英国购买的二手“萨克逊人”装甲救护车。
第10山地突击旅隶属于乌克兰西部司令部,其旅司令部设在科洛米亚。相比于乌克兰其他作战部队,第10山地突击旅成军时间不长,该旅建立于2015年10月30日,是目前乌克兰陆军中为数不多的在2014年国内冲突后建立的部队。
建立之初,第10山地旅下辖的部队事实上仅包括第24独立突击营,当时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北布科维纳地区免受来自罗马尼亚的领土声索。但在当时的一次采访中,该旅旅长祖巴尼奇表示,如有必要该旅将部署到顿巴斯地区。为扩编部队,乌克兰陆军为该旅扩充了1000名志愿兵。在2016年1月前,因位于科洛米亚的新营地尚未完工,该旅临时驻扎在乌克兰中部的“白教堂”地区。2016年2月,乌克兰陆军决定在切尔诺夫组建新的第1山地营,第8独立摩托化步兵营和第46独立特种营也被编入第10山地突击旅。
2016年5月25日至11月,第10山地突击旅参加了顿巴斯战役、负责防守马林卡、克拉斯诺霍里夫卡、塔拉姆丘克、斯特普内和索洛德克附近地区,期间被顿巴斯地方武装和俄罗斯武装人员多次冲击。
2015年8月24日,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纪念乌克兰独立24周年阅兵式上为该旅颁授“勇气战旗”。顿巴斯冲突结束后,由于第24突击营和第46独立特种营中有80%的人员来自乌克兰东部,该旅于11月返回科洛米亚。作战期间,该旅总计有22人在战斗中阵亡。为替代该旅下辖的营级战斗队,乌克兰陆军从第53和54机械化旅中抽调骨干人员,于12月5日和11日成立第109和第108独立山地突击营,但最初阶段两个营的兵力不足。2017年2月,该旅人员攀登了乌克兰最高峰戈维尔拉山、并在山顶插上了乌克兰国旗,以此纪念在杰巴利采韦战役中阵亡的士兵。9月,该旅返回顿巴斯、负责防守波帕斯纳地区附近的阵地,期间9月23日有一名士兵于9月23日在新亚历山德里夫卡发生的交火中阵亡。
目前该旅下辖部队包括第1山地突击营、第108山地突击营、第109山地突击营、旅属炮兵群、防空营和若干其他营级部队,其炮兵群装备有D-30牵引式榴弹炮、2S1自行榴弹炮、BM-21多管火箭炮和MT-12牵引式反坦克炮。
第80独立空中突击旅同样是源于苏联时代的老部队,其前身是1955年5月在立陶宛建立的第80空降团,隶属于第7近卫空降师。1956年11月4日,该团被机降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与苏联干涉匈牙利的“旋风行动”。1959年,第80空降团转隶第104近卫空降师,驻扎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1968年2月,第80空降团被授予红星勋章,同年8月参与了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动。”1979年8月3日,第80空降团解散,其原有兵力分散重组为第39独立空中突击旅(驻乌克兰利沃夫州)和第40独立空中突击旅(驻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1980年1月,第39空突旅第1营参加了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并改编为第48独立空中突击营。1986年,第39空突旅参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救援行动。1990年1月至4月期间,第39空突旅被部署到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交界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纳卡地区),以控制因民族冲突造成的秩序骚乱。1990年6月,第39空突旅改组为空降兵第224训练中心,下辖两个空降训练营和一个炮兵训练营。
乌克兰独立后,第224空降兵训练中心于1993年8月再次改编为第39独立空降旅,随后又于1995年11月改组为第6独立空降旅。1995年和1996年,该旅曾参加“和平盾牌”多国联合演习。1999年12月,第6独立空降旅改组为第80空降机动团。2000年7月,第80空降机动团参加了“和平盾牌”-2000演习。2003年4月,该团移防利沃夫。2004年,乌克兰参与驻伊拉克多国部队后,第80空降机动团的部分部队抽调组建派遣部队、并于2005年5月15日部署到伊拉克。2006年,该团一部作为维和部队的“乌克兰-波兰联合营”的一部分派驻科索沃。2010年5月27日后,时任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视察了该团。2013年11月25日,第80空降机动团改组为第80空中突击旅。
2014年春,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后,第80空中突击旅被派驻到俄乌边境的波尔塔瓦和苏梅州。2014年4月,该旅前往卢甘斯克并防守当地机场。6月到10月期间,与卢甘斯克地方武装发生多次交火,被击毙、俘虏多人。2015年1月,该旅第3营参加了第二次顿涅茨克机场争夺战,有少量人员损失。
2015年5月,该旅开始接装28辆M1114“装甲悍马”高机动车。2015年8月24日,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纪念乌克兰独立24周年阅兵式上为该旅颁授“勇气战旗”。2015年11月18日后,由于乌克兰军队全面取消苏联时代的奖励制度,该旅的红星勋章遭到撤销。第80空中突击旅下辖第1空中突击营、第2空中突击营、第87空中突击营、坦克连、防空营、旅炮兵群和若干其他部队,其三个空中突击营均装备BTR-80装甲运兵车,炮兵群装备2S1自行榴弹炮、D-30牵引榴弹炮和BM-21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