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你爷爷坏着哩,打仗最鬼。”

发布时间:2022-02-02 10:53:08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授权自

zhihu.com/answer/1877404083

01

我爷爷曾是八路军的指导员,有一次赶上鬼子扫荡。

伤员来不及转移只好窝藏在镇上的地主家里。

地主很配合,表示绝对不会去向日本人检举揭发。

为啥?因为两边一打起来,地主家就是战场。

而且鬼子给的赏格并不高,犯不上为了点钱把自己家毁了。

就这样,我爷爷他们连的四五个重伤员安全的躲在地主家阁楼上。

据爷爷说,这几个伤员在地主家吃的好喝的好,过了几天好日子。

那地主家阁楼上还养着一笼鸽子,伤员没事了还能逗鸽子玩,要知道,这在当时那样肃杀紧张的环境下算是难得的消遣了。

毕竟,鬼子的三光政策在那摆着,别说玩鸽子,能消消停停活下来就算老天开眼了。

可坏也就坏在这鸽子上。

伤员住到地主家一段时间后,有天下午我爷爷去看望伤员,就在他看完伤员准备离开的时候,院子里来了一队鬼子。

原来鬼子要吃鸽子,然后又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这地主家有鸽子,于是他们就过来了。

我爷爷就被困在阁楼上了。

我爷爷从窗户望下去,发现鬼子每个人都背着枪不说,还有两辆挎斗摩托,其中一辆摩托上架着轻机枪。

我爷爷他们一共两把枪,还都是手枪。

这没办法,八路那时候就是没什么枪,我爷爷说给伤员配枪是用来威慑地主,好叫他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住这里的都是伤员,没武器很可能被地主杀了)。

看到鬼子的配置,所有人都一头汗——硬拼,不啻以卵击石;跑,人家有机枪摩托车。

有几个人说杀出去拼他娘的。

我爷爷手一挥说拼啥?那他娘的是送死。

所有人贴着墙蹲下隐蔽,站不起来伤员的用被子蒙好,不许出声,鬼子上来了,只要不掀帘子,谁也别动手。

话音刚落,鬼子就上来了,爷爷说,当时连鬼子的裤脚他们都看见了,但是,鬼子终究没有掀起帘子,抓完鸽子高高兴兴走了。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爷爷始终笑呵呵的,仿佛说的是别人的故事,也许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让他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把生死都看淡了吧。

02

山东口镇有个做香肠的铺子,叫顺香斋,我十岁左右的时候,老家来人带过来两捆香肠,那时候只觉得满口的茴香味格外好吃,奶奶告诉我,她小时候就有这家店,就是这个味道。

我从小听到的都是奶奶家打我太爷爷那辈起就是党员,日子过得多么多么苦,家里连粮食都没有只能吃野菜,听她这么一说就非常好奇——您都吃上香肠了,这还苦?

奶奶说,小时候就吃过一次,就是有一回鬼子来扫荡,顺香斋老板一看形势不妙就准备逃难,香肠带不走,就免费分发给乡亲们,就这样她吃到了,平时没吃过,也吃不起。

我特好奇,问老板为啥不找几辆车把香肠都带走?

奶奶说,鬼子在山东各个城、镇都设卡,戒备极其森严。

要带着香肠这种高级货,过每个卡子都得花不少钱不说,万一哪个鬼子爱吃这种味道,直接连车带肠都扣下也说不定,还不如把香肠分给大家伙,落下个人情,等再回来开店的时候也有个好名声。

奶奶又说,这些商人老板平时也不是什么好人,老百姓也恨他们恨得牙痒痒。

但是鬼子一来,大家都能枪口一致对外,不是说觉悟多高,而是鬼子把大家逼的都没了活路,所以才成了穷人和富人共同的敌人,仅此而已。

03

我爷爷的连队有一次获知,莱城下面一个大据点的鬼子长官的配枪是一支20响,也就是能连发的驳壳枪。

连队领导就想把这高级装备给抢过来,于是计划用三个连打这一个据点。

(是的,那时候咱们要打一个据点,要动用三个连的兵力,没办法谁让我们武器差呢?)

爷爷当时在侦察连,非常积极地要求带领连队打主攻。

但领导怕他作战经验不足,坚决不同意。

于是爷爷只好领着一个连打佯攻。

所谓主攻和佯攻,在那个时候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重武器。

别的连队因为担任了主攻,所以团里的迫击炮都拉过去给他们用,手榴弹和子弹各种管够。

爷爷带的连因为是佯攻,所以团里没给任何“扶持政策”,但是,他们忘了,侦察连的家底是很厚的。

战斗打响后,鬼子迅速判断出主攻方向,开始各种顽抗。

于是,爷爷进攻的方向遭遇的抵抗就比较薄弱,加上侦察营厚实的家底,所以很顺利就突破防线攻了进去。

混战中,爷爷手下的排长击毙了鬼子长官,成功拿到了20响给了爷爷,但那个排长人比较憨笨,只拿走了枪,忘了拿备用弹夹,两只备用弹夹被主攻部队的营长拿到了。

那时候,谁缴获了战利品就归谁,没有统一上交这一说。

这也是侦察连家底厚的重要原因(遇到小股鬼子打歼灭战,战利品都归自己,武器弹药比较够用)。

所以后来团长政委来要枪(20响当时是稀有货,团一级的领导都没几个有的),爷爷坚决不给,各种漫天要价,比如给他足够装备一个连的卡宾枪之类的(要知道团长都没有一整支卡宾枪连...),于是领导们只好作罢。

最逗的是那个拿了弹夹的营长,拿着20响弹夹没法用(普通驳壳枪用不了),我爷爷还假装对弹夹无动于衷,从来不朝他索要,甚至提都不提,急得他老派人带着弹夹在我爷爷跟前晃悠,最后还是爷爷比较够意思,用两支大盖换了两个弹夹。

04

再讲讲和战斗有关的事。

就拿冲锋这件事来说,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冲锋,是冲锋号一响,领导挥舞着盒子枪或者带着红绸的大刀高喊“同志们,冲啊”之类的,非常威风。

大家也呼应着领导,纷纷喊着“冲啊”“杀呀”之类的口号,端着枪或挥着刀集体朝一个方向冲过去,非常壮观。

用我爷爷的话说,像这样冲锋,早打死了。

他们所谓的冲锋,的确也吹冲锋号,但绝不会出现大家密密麻麻向前冲的场面。

据他说,冲锋号一响,全员的任务是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战斗位置,绝不存在直接跑上对方阵地的情况。

也就是说,冲锋了,大家都会分散开跑向最接近自己的障碍物,然后利用掩护接近敌人。

用时髦的话说,都是“蛇皮走位”,跑直线的就是送人头。

而之所以我们会发动冲锋,也是不得已。

毕竟枪弹都少得可怜,不用近战和敌人缠斗,只打阵地战的话我们就是绝对劣势。

另外要说的是,除极个别高手(比如李云龙手下的魏和尚那种)外,咱们的人两个也不一定打得过一个鬼子。

营养跟不上是一方面,另外两个原因就是训练和武器。

鬼子的步兵都是标准化训练的产物,近身刺杀是他们的必修课。

咱们的战士基本没受过正规训练,老兵全靠经验,新兵全靠蛮力,所以拼起刺刀来很吃亏。

至于武器,更是欲哭无泪,据我爷爷说,咱们的武器只要是土造的质量都低劣得吓人,土枪炸膛,刀砍到敌人身上被别断都是家常便饭。

再就是,影视剧里领导挥舞着枪大喊“同志们冲啊”这种情况,爷爷说他没见过。

再就是,没哪个战士会喊着口号冲锋,用爷爷的话说,那就是瞎咋呼,劲都喊泄了,拿啥和鬼子拼?

而且冲锋后,大家基本都是各自为战,毕竟训练有素的老兵太少了,所以很少有人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默契的打出配合作战。

05

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姨奶奶,也就是我奶奶的妹妹,都参加了八路军。

姨奶奶参军时才十三岁,在部队当卫生员。

据她说,那时候部队最可怕的,不是伤重不治,而是大量非重伤员死于伤口感染。

因为那时候鬼子封锁得厉害,我们获得药品的渠道几乎没有,只能靠地下工作和抢鬼子的补给来获取药物。

据姨奶奶说,最宽绰的时候,整个团卫生队也不过就几纸箱子药,都不够给一个大连打的。

青霉素,这药我爷爷都知道,但在他口中,这药的名字叫“盘尼西”。

我小时候打针,怕疼不想打,他就会摸着我的头跟我说,多傻啊,有药还不打?你们现在想打盘尼西林就能打上,我们那个时候,发烧了想打都没得打,只能靠“多喝开水多睡觉”扛过去。

我的太叔爷,也就是我奶奶的小叔叔,当时腰上挨了一枪,据说当时伤的并不重,自己跑了回来,但因为鬼子扫荡,严查他们村,所以他只好藏在山洞里,山洞里没有药,他只能拿香灰抹在伤口上。

我奶奶每天给他送饭,眼看着他伤口一天天恶化,最后活活死于感染。

我们不难发现,参加过抗战的老人们都很长寿。

我觉得,除了他们福大命大之外,身体素质好,也是很大一个原因。

毕竟,能在缺少药品的极端条件下受伤康复,自身的免疫力必须得相当强大。

身体素质外,就是心理素质。

这些老人经历过艰难,经历过太多生死,早已练就出一个“大心脏”,寻常烦恼在他们眼里都不叫个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怎么可能不长寿?

愿仍然健在的抗战老人们都能健康长寿,都能乐享天年!

06

刚买车的那会儿,我开车回北京看奶奶,她颇感慨的说,你们这代人赶上好时候啦,她那个时候,每天最痛苦的不是吃的差住的差,而是几乎每天都要行军。

50里路的行军,对他们来说很平常,要是当天的行军不到50里,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每天行军,是为了躲开鬼子的搜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

奶奶那时候,在团部当保卫干事。

据她说,那时候团指挥部几乎每天都在转移,而她不但要行军,而且到了目的地后还要打前站,选择哨位,安排落实值哨。

这些做完了才能休息一下。

这种不断变动驻地的做法,也是我们的部队能在鬼子的残酷打压下存活下来的原因之一。

据我爷爷说,因为部队就是在山东省转悠,所以难免会经过自己家乡。

有一次,正好正好经过他们副营长的老家。

副营长就执意要在家多住两天,不想跟着队伍转移(这事必须跟教导员请示),爷爷犟不过他,毕竟都是老战友老同志,也就只好同意。

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别待太久,差不多了就回部队。

可这副营长怎么也想不到,部队走了的第二天鬼子就来了(爷爷说估计应该是有汉奸告密),据说他也没怎么抵抗,一看形势不好自己就拉光荣弹牺牲了。

爷爷说亏得他死了,如果不死被活捉,麻烦就大了,部队位置(包括团部)和电台啥的他几乎都知道。

于是这事成了全团反面典型,据说爷爷还差点挨处分。

有家不能回,有亲人不能团聚,这是每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接受的。

所以那时候战斗动员不用说啥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爷爷说那时候人文化都很低,说了也没几个明白的),但只要一说打鬼子,大家都很积极,两眼放光摩拳擦掌。

所谓国仇家恨,正是这一个个小家庭的恨,才集聚成一个国家的仇。

07

和爷爷奶奶聊天时,爷爷总说“我没吃过啥大苦,真正吃苦的是你奶奶”。

爷爷福气大,家里是富农,参加革命后,干的第一份工作是司务长(起码饿不着),然后做了政工干部(指导员,教导员),因为太能打仗,一直是领导眼里的宝,毕竟,搞政治工作的还能搞好军事指挥的,放在在啥时候都是猛人。

用他的话说“打仗是危险,但是我没吃过啥苦”。

至于我奶奶,和爷爷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她有多苦呢?

我上学的时候,知道了有长征这么个事,当时看到“战士们吃草根树皮”“中央首长吃盐水煮马皮”的时候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他们真不容易。

奶奶说,有树皮吃都是好的。

鬼子扫荡的时候,别说草根,能吃的树皮都被扒得光光的(很多树皮不能吃,有毒),他们姊妹三个饿到站都站不住,胃里火烧一样,只好喝凉水灌大肚来缓解饥饿。

据奶奶说,他们那时候,是先吃活物,包括老鼠,活物吃光了,吃各种能吃的植物,植物吃光了,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得吃,包括纸和土。

她吃过的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蜘蛛。

她说有一次饿了两三天没吃过东西,然后我舅爷爷(她弟弟)告诉她自己被大蜘蛛叮了,她说当时第一反应不是看看孩子怎么样了(舅爷爷当时还很小),而是问他在哪有蜘蛛。

后来她们姐三个抓了七八只蜘蛛,用灶下灰焐熟了吃了一顿。

等到参加革命,她这个级别的小干事,没有马,行军只能靠脚板走,累得不行的时候,就抓着前面人的背包带子,走着走着睡着了,只要一睡实,腰腿一松摔个跟头,能带倒三五个人。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抓着前面同志的背包带边走边睡。

最惨的也是最窘的,是她们的特殊时期。

我爱人有一次生理期疼痛,有喝姜糖水又用暖宝宝,被她看到给笑话了。

奶奶说那个时候有一次冬天过河,冬天河面冻不上,只能涉水过河。

过完河她换下裤子一拧,攥出一大把带冰碴的血水。搞得有同志不懂还以为她负伤了。。。

记得当时讲这个事时,奶奶喝着茶笑呵呵的讲,我和我爱人听得呲牙咧嘴。

“所以说人呐,没有吃不了的苦”!

这句话,她在世的时候经常说。

08

说一个极其难得听到的故事吧,是由当时亲历事件的两个人共同给我讲的,一个是我爷爷,另一个是爷爷做教导时的营长。

爷爷有一次带骑兵排寻哨时,发现大路上远处有很大的烟尘,知道是鬼子的车队来了。

但因为太远,不清楚对方有多少车,可又不想舍掉这块送上门的肥肉,于是身为教导员的他老人家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打!

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手头只有一个骑兵排,怎么打?

爷爷想了个高明的办法。他让全部骑兵下马,上树,并让人把所有马匹牵回驻地,向营长报告战斗情况,让他立刻组织支援。

他给每个树上的战士分配了目标车辆(按照车辆经过顺序)车来了先打轮子,车上鬼子下来一个打一个。

营长并不知道爷爷是这样的部署,知道他跟鬼子接火的消息当时就害怕了。

赶紧把所有能带上的人都带上,前去支援。

可没想到,爷爷这个办法还真管用,等营长带着大部队赶到的时候,就剩三两个鬼子了。

于是大部队风卷残云般肃清残敌。

没想到,仗打完后爷爷就被营长大骂:“你他娘打的这叫啥仗?鬼子朝树上放枪你们下都下不来!”

爷爷说,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是因为我们打先手,鬼子是措手不及。

出来后也想不到我们在啥位置,都往地下找,等知道我们位置了也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二是当时太阳大,我们在树上是背着光,鬼子看我们看不清,要不然也不能这么打。

“你爷爷坏着哩,打仗最鬼。”

营长爷爷当时是这样对我说的。

我问,最后都缴获了些啥?

爷爷说,香烟,罐头,两车好东西!

09

我曾经问过爷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打鬼子?

爷爷说,那个时候,虽然国民党也打鬼子,但国民党的部队基本没有纪律,对老百姓比鬼子差不了多少,纵兵抢掠的事几乎是家常便饭。

八路军就不一样,八路的根是长在老百姓身上的。

正是因为八路军对老百姓好,老百姓才拥护这样的军队,这也是咱们的军队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存活下来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我问爷爷,打仗的时候怕不怕?

爷爷说,绝不能害怕,越害怕死得越快。你要是害怕了,畏缩了,不敢冲上去了,枪子准找你。

我问爷爷,那么艰苦的日子,是什么信念支撑他熬过来的?

爷爷说,那时候也没想过还能活到今天,就是活一天算一天。

只要多活一天,就得和小鬼子多干一天!

牺牲了也不怕,咱们有的是人,早晚把他们赶出去!

最后放几张爷爷的军功章: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