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私语 文章内容

丈夫年薪千万,她偏要活成“保姆”:女人的“作”,其实是在呼救

发布时间:2022-02-05 15:47:25来源:张德芬空间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姝璇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丈夫年薪千万,日常开销自由,住的豪华别墅里配置高级保姆。

即便你突发奇想要创业,所有手续也是丈夫一手操办,这设置听上去就有点“完美”。

这正是最近热播的《完美伴侣》中的剧情。

然而这个配置的女主角吴敏却甚是不满,各种“花式作妖”,甚至要求离婚。

很多观众即使一开始非常同情她,到最后都忍不住喊道:“这也太作了!”

可是,人们不禁想问:

坐拥大多数人梦想生活的吴敏,到底在“作”些什么呢?

“花式作妖”的背后,是需要被看见的内在小孩

剧中的吴敏,毕业以后心甘情愿地放弃事业成为家庭主妇,和老公林庆昆约好一个负责赚钱养家,一个负责相夫教子。

然而随着林庆昆事业蒸蒸日上,他开始不断缺席家庭生活。

有一次,孩子食物中毒,而丈夫在飞机上失联,吴敏陷入崩溃状态,只能对着手机歇斯底里。

这剧情让很多观众都为之动容,十分理解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无助与痛苦。

当吴敏无数次陷入痛苦,而丈夫都视而不见时,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丈夫的附属品,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她想创业开办一个托管班:“我一定要好好干,我要让林庆昆看到,我除了会带孩子,我还能做好其他事。”

然而,后来事情的发展,却越来越离谱。

她刻意瞒着自己的丈夫林庆昆,反而去求助外人孙磊的帮助,让丈夫产生误解。

在管理托班时,她不慎滑下楼梯流产,丈夫找来高级保姆照顾她。她却觉得丈夫在剥夺她家庭主妇的职能,想方设法把保姆赶走。

丈夫长期的缺位和冷漠,导致她对婚姻失去信心,主动提出离婚。

可是,当丈夫把房子、抚养费、托管班的房租,甚至孩子的抚养权都给她时,她却满心抗拒,坚持要净身出户。

林庆昆不明白,自己没日没夜的工作,给妻子绝对的信任和自由,一切却为何如此失控。

他在吴敏再一次无理取闹时,忍不住暴发:

“以前那个善解人意的吴敏去哪了,我现在根本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吴敏却在他走后,流着泪说了一句:“我要的是你真正的看见我。”

原来,这才是吴敏一直以来“作”的原因:

想要被看见,被关注,却用了最不可理喻的方式。

荣格说过:“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小孩就是我们内心未成长,未安抚好的部分。”

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而是会永远躲藏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

她渴望被看见,被安抚,被爱护。

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他便会无理取闹,迸发出各种不良情绪,以极端的形式和言辞博得他人的注意。

吴敏想让丈夫看到自己,找寻一丝存在与被爱的证据,这正是她的内在小孩需要被看见。

可是,她像一个难以明确说出自己需求的小孩子,只能用偏激和无赖的形式来刷存在感,渴求关注。

那个被冷落的内在小孩在哭泣着咆哮,将原本该有的幸福与安宁搅得混沌不堪。

未被疗愈的内在小孩,会让悲剧重复上演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人们遭遇过的所有伤害,都会在内心深处留下或深或浅的伤痕,这些伤痕,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成长。

《与内在小孩和解》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太过于骄傲,粗糙地包扎过后,就把它深藏起来,任它在心底流血溃烂、堆积成山;

我们用坚强给自己做个伪装,让伤口覆盖一层厚厚的盔甲,然后努力奔跑,去做人生的赢家;

我们总是想用金钱、荣誉、物质去安抚那些伤口,期待自己变得够强大时,它们就能自我痊愈。”

有很多人以为,只要跑得足够快,就可以把那个小孩甩在身后。

其实不然,受过创伤内在小孩就如同人生木桶的最短板。它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剧中的吴敏,跟妈妈说自己要放弃事业做全职太太的时候。

她的妈妈像赌咒似的说出狠话跟她断绝关系:

“如果哪天他不要你了,你得不到我半点同情。”

这样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让吴敏的内在小孩自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她像是着魔一般,恐惧着那个悲惨结果的到来。

之后林庆昆的每一次缺席,吴敏的内在小孩都会极度敏感,寒毛耸立的自问是不是要被抛弃。

当林庆昆在一次吵架时赌气说:

“要么你现在回来,要么你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这句话和吴妈当年断绝关系时所说的话如出一辙。

瞬间触发了吴敏心中那个被冷落许久的小孩,她仿佛听到了诅咒的宣判,徒然崩溃。

可见,被冷落的内在小孩,就像埋在我们身边的一颗情绪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反复引爆。

不但如此,被冷落的内在小孩还会引申出一种依恋型人格,具体的表现就是特别“作”。

她们其实非常希望能有人陪伴,但却不懂得恰当的表达,而是以各种不合情理的言行举止引起对方注意。

像不成熟的孩子一样,用这种“撒泼打滚”的方式表达“我想你陪我。”

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咨询案例。

患者小文的父亲,经常会不回信给小文的母亲,最终抛下小文和母亲不辞而别。

长大的小文成家以后,丈夫非常宠爱她,两人也生活甜蜜。

她只是会在丈夫偶尔没有及时回复消息的时候焦灼难忍,但基本都能平安度过。

可是,有一次因为丈夫出差三个月,而且经常因为会议的原因不能及时回复消息。

小文心中“被抛弃”的情结突然被激活。

她的情绪状态退回到内在小孩被抛弃的时候,开始大作特作,无理取闹,不断假想对方对自己不忠。

孩子气的指责对方:“你不爱我了,你爱上了别人……”

无休止的纠缠和怀疑,让他们的感情急转直下。

她的丈夫十分委屈又不解,为何自己只是出差,就能让曾经温柔体贴的妻子性情大变,像是一个陌生人。

其实,这就是曾经被压抑的内在小孩的触发。

那个曾经被抛弃过的内在小孩,从来都没有痊愈过,而是被冷落在内心的角落中,反复品味被抛弃的痛苦。

直到生活中也遇到雷同的情境,他的痛苦防御机制便拉响了警报,开始运用各种极端又偏激的行为和言辞轰炸他人,企图夺回对方的注意力。

最终让他们的感情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重复悲剧。

这无法摆脱的内在小孩真的可怕吗?

其实不然,他只是你内心深处的情感缺口在预警。

只要可以疗愈内在小孩,就可以拥抱真实的自己。

疗愈内在小孩,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不仅仅是剧中的吴敏,生活中的每一个能在社会中独当一面的我们,都曾经是需求关爱和关注的小孩子。

只是长大这件事太漫长,让我们都忘记了。

那个内在的小孩,被我们用看似坚硬的外壳包裹在心里,不想触碰。

但最终,被冷落的他,却让我们都成为了长不大的孩子。

当诉求不被满足时,他会变成我们失控的情绪;

当缺乏安全感时,他会变成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线;

当得不到回馈时,他会变成无中生有的定时炸弹。

他就像是所有不良情绪的“创伤源头”,永不休止。

那么,该如何疗愈内在小孩,与自己和解,拥抱新的生活呢?

这里有三个小建议:

一、从“需要被看见”转为“看见自己”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举动都不是无端做出的。”

当问题发生时,去向内追溯问题的根源,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

“亲爱的,我感到愤怒,我在受苦,希望你能知道。”

“亲爱的,我在关注你的感受,希望你能知道。”

将自己的内心打开,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建立真诚的交流,探寻他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把亲密关系建立在对方的回应上。

看见自己,是疗愈内在小孩的第一步。

二、自我接纳,打渴望被认可的魔咒

学会倾听内在小孩,用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将内在小孩所说的所有隐秘的、痛苦的、不堪的往事及伤口一一罗列。

找到伤口所在,是愈合的重要一步。

欣赏和感谢内在小孩这些年来的隐忍与支撑,全盘接纳自己的现状。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勇于转而向内接纳自我。

不迁怒与他人,不渴求于他人,才能真正打破被认可的魔咒,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三、学会平衡,成为自己的引导者

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看见和接纳,就像是在清理创口。

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倾听和认可,便会容易陷入自我迷恋的漩涡之中。

我们还应该用爱和责任去平衡。

当事件发生时,设身处地去体会内在小孩的痛苦与迷茫,用积极的正念去引导他。

告诉他:

“亲爱的,我懂你,但这样做是我们的责任。”

“亲爱的,我一直和你在一起,但这样做我们才能一起成长。”

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接纳、被疗愈,才能与我们一同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感到快乐。

策划|江枫编辑|江枫主播|姝璇,电台主持人

关注【张德芬空间】视频号转发该条视频,即可免费领取体验营

为何很多人瘦了,

但面黄肌瘦,手脚冰凉?

为何95%瘦身成功的人在五年内都体重反弹?

只在身体层面的节食或锻炼仅有短期瘦身效应。

今晚20:00来#视频号:张德芬空间

唐一杰老师教你新的一年如何让身体更健康!

今日话题

亲爱的,你看过《完美伴侣》吗?了解吴敏的婚姻状态后,你能理解她的“作”吗?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