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董婧宸丨传统与现代之间:章太炎的文字学和文学

发布时间:2022-02-09 07:13:17来源:章黄国学

传统与现代之间:章太炎的文字学和文学

章太炎

在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无疑是众多学者中极为特殊的一位。章太炎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传统经学、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学、医学等诸多方面。梳理章氏的学术历程,从早年的肄经属文,到壮年投身革命,写所向披靡的战斗文字,再到晚年退居讲学,传统小学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是章太炎一以贯之、不断积累并最终有所突破的重要领域。本书从章太炎的演讲、论著、文集中,选编了章太炎讨论文字学和文学的相关篇目。以下,简要地介绍章太炎文字学和文学的研究历程、学术宗旨和学术主张,并略述本书的选目原则,以为读本书者参考。

章太炎视文字学为学术研究的根基,而章太炎研究文字学的起点,则是和其早年治经有关。在章氏《自定年谱》“光绪十一年十八岁”条下,曾如是追忆其读书经历:

初读唐人九经义疏,时闻说经门径于伯兄籛,乃求顾氏《音学五书》、王氏《经义述闻》、郝氏《尔雅义疏》读之,即有悟。自是一意治经,文必法古。眩厥未愈,而书精勤,晨夕无间。逾年又得《学海堂经解》,以两岁紬览卒业。

从年轻时,章太炎便得长兄章炳森(籛)之指导,遵循着清代朴学的说经门径——自唐人义疏入手,重汉唐经学,而非宋明理学;自顾炎武《音学五书》入手,踏入清代古音学;自王引之《经义述闻》、郝懿行《尔雅义疏》入手,步入清代训诂学;进而辅以《学海堂经解》,走入清代考据学。青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奠定了章太炎醇正的治学路数,而他后来也继续深化了自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郝懿行以来的语言文字学研究。东渡日本之后,他多次讲授文字学,并著成《新方言》《小学答问》《文始》等一系列专著,并将讨论语言文字学的单篇论文,集结收入《国故论衡》小学卷。同时,他也参与到和汉字简化、拼音文字的笔战之中,并为后来注音字母的草创打下了基础。从学术影响看,章太炎既是乾嘉学术的殿军,也是传统语言文字学走向现代的奠基人。

顾炎武《音学五书》书影

在《自述学术次第》中,章太炎曾专列一节,追忆其治小学的相关经历:

余治小学,不欲为王菉友辈,滞于形体,将流为《字学举隅》之陋也。顾、江、戴、段、王、孔音韵之学,好之甚深,终以戴、孔为主。明本字,辨双声,则取诸钱晓徵。既通其理,亦犹所歉然。在东闲暇,尝取二徐原本,读十余过,乃知戴、段而言转注,犹有泛滥,由专取同训,不顾声音之异。于是类其音训,凡说解大同,而又同韵或双声得转者,则归之于转注。假借亦非同音通用,正小徐所谓引伸之义也(同音通用,治训故者所宜知,然不得以为六书之一)。转复审念,古字至少,而后代孳乳为九千,唐宋以来,字至二三万矣,自非域外之语(如伽、佉、僧、塔等字,皆因域外语言声音而造),字虽转繁,其语必有所根本。盖义相引伸者,由其近似之声,转成一语,转造一字,此语言文字自然之则也。于是始作《文始》,分部为编,则孳乳浸多之理自见,亦使人知中夏语言不可贸然变革。又编次《新方言》,以见古今语言,虽递相嬗代,未有不归其宗,故今语犹古语也。凡在心在物之学,体自周圆,无间方国,独于言文历史,其体则方,自以己国为典型,而不能取之域外。斯理易明,今人犹多惑乱,斯可怪矣。《新方言》不过七八百条,展转访求,字当逾倍。余成书以后,犹颇有所得者,今亦不能自续。

从学术宗旨来看,章太炎的语言文字学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在研究思路上,章太炎重视形音义结合的语言文字研究,反对狭义的、拘泥点画的文字研究。章太炎曾多次批评王筠(菉友)等人,认为此辈研究,拘泥点画,并非语言文字研究的正途。如《论语言文字之学》中,他言“若专解形体及本义者,如王菉友所作《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只可称为《说文》之学,不得称为小学”。在与钱玄同的书信中,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菉友以钟鼎改《说文》,勿论彝器真伪难知,且古文一字数体,形相仿佛者甚多,纵令彼形审正,宁知此形必讹?”“菉友盖《说文》之蓈莠也,今之妄托古籀者,虽承阮伯元、庄葆琛末流,亦以菉友为之冯翼。不然,言钟鼎者自钟鼎,言《说文》者自《说文》,犹不至妄相弹射。”“自今以后,小学恐分裂为二家,一主《说文》,一主款识,如水火之不相容矣”。在《救学弊论》中,章氏又批评了以金石收藏和研究著称的潘祖荫,“好铜器款识,而排《说文》,盖经史当博习,而《说文》有检柙,不可以虚言伪辞说也”——在章太炎的学术研究中,他始终对根据铜器铭文、甲骨文字改动《说文》,充满警觉和敌意。一方面,他认为王筠等人据金文款识所做的研究工作“滞于形体”,不足为训;另一方面,晚清民国的古器流通,大多掌握在古董商之手,章氏认为“真伪难知”,不可信从,故有《理惑论》一篇,专辨其非。反过来,章太炎称许的,是从传统材料出发,沿着以戴震为代表的形音义结合的方法,去推寻语言文字的发展轨迹。因此,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中,他曾言“兼此三者,得其条贯,始于休宁戴东原氏”。在《国故论衡·理惑论》中,章氏亦言:“夫治小学者,在乎比次声音,推迹故训,以得语言之本;不在信好异文,广征形体。”在章太炎的语言文字学研究中,章太炎也始终重视沟通音韵、训诂,并用以考求文字,他的三部代表作,《新方言》《小学答问》和《文始》中,也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学术理念。

王引之《经义述闻》书影

其二,相较于清人零散、平面的研究,章太炎的语言文字研究,更加重视在语言文字的全面、历史溯源的研究。从学术渊源看,章太炎有良好的传统小学基础,也在中西碰撞的历史背景下,间接从日本流传的书籍中,接触到了西方历史语言学,从而关注语言的历史源流。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中,章太炎指出,中国传统小学注重探讨词义引申、转注假借、同义异文,“这一种学问,中国称为‘小学’,与那欧洲‘比较语言’的学,范围不同,性质也有数分相近”。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如何和历史语言学发生关联?章氏在《新方言序》中明确指出:“世人学欧罗巴语,多寻其语根,溯之希腊、罗甸;今于国语顾不欲推见本始,此尚不足齿于冠带之伦,何有于问学乎?”章氏认为,学习西方语言,多寻求语根,而研究中国语言时,亦当推求语根。在后来的《论中国语言统系之演讲》中,章太炎也总结道:“研究中国语言统系,应从‘寻源溯流’四字下手,因为语言文字,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衍化而出的,是有根的。”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章氏的《新方言》致力于寻找方言俗语的语根,这是寻源溯流;《小学答问》致力于沟通《说文》本字和后世文献之用字,这是由源及流;《文始》致力于以初文和准初文为起点,根据意义和语音演变的轨迹系联同源词,从而明确“字虽转繁,其语必有所根本”,这亦是由源及流。尽管在具体考据方面,章太炎所得出的结论未必尽是,但他确实无愧于一位从“寻源溯流”四字下手的学者。

其三,章太炎的语言文字学研究,绝非退于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寄寓了章氏的爱国热情和现实关怀。在给弟子钟正楙的书信中,章太炎曾深情地感慨道:“董理方言,令民葆爱旧贯,无忘故常,国虽苓落,必有与立。盖闻意大利之兴也,在习罗马古文,七八百岁而后建国,然则光复旧物,岂旦莫事哉?在使国性不醨,后人收其效耳。”在章氏看来,“言文历史,其体则方,自以己国为典型,而不能取之域外”,语言文字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独有之学,研治本国的语言文字,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并最终达到光复故国的革命理想——章太炎以自己的学养为基础,撰写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和《论汉字统一会》等文,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在《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中,章太炎亦道:“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这里,所谓的“考校先典”,就是运用考小学考据的方法,梳理历史典籍,而“宜民便俗”,则是经世致用,以小学为现实政治提供坚实的文化依据。在章太炎从事学术和革命的一生中,他曾多次运用语言文字的考据,为其革命活动张本——1903年,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直斥光绪帝“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苏报案”发后,章氏在法庭答辩上,言“‘小丑’两字,本作类字,或作小孩子解,并不毁谤”,这样的驳斥,以“丑,类也”的经典故训为依据,又不失幽默;1907年,章太炎先后在《民报》发表《官制索隐》和《中华民国解》等文,在这些文章中,章氏亦从详实的文字考据出发,考察古代职官的命名之由,探讨华、夏、汉等的词源,也由此提出革命主张,并规划未来的国家版图和政体设计。

1903年5月,《苏报》刊载了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太炎所著《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也随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

从学术主张来看,章太炎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方面,也有新的推进。例如,传统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是历代聚讼不已的问题,章太炎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应用于其词源的研究。本书选录的《论文字的通借》,就是他集中辨析通借和假借区别的一篇专文。而在词源研究方面,本书选录了他为《新方言》《小学答问》《文始》撰写的序言。章太炎曾在《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中道,“作《文始》以明语原,次《小学答问》以见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文始》是章太炎从《说文》的初文出发,发明词源原理的重要专著,其中设立了包括“孳乳、变易、初文、准初文”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术语;《小学答问》是章氏讲授《说文》后撰成的专书,反映出章氏对利用《说文》求本字、辨孳乳的认识;《新方言》则是章太炎利用方言资料考求本字、沟通古今的重要专著。在这些序言中,章氏对相关的术语、学术方法,也有提纲挈领的论述。此外,关于章氏对文言和白话、文字材料的认识,亦可以参考《白话与文言之关系》等篇。

近代以来,文学写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从延续数千年的文言文写作,到白话文的兴起,文学的范式和文学的定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转折时期,章太炎或许是其中独特的存在——在清末民初,章太炎典雅而富有战斗性的文字,曾独树一帜,并在革命活动中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到了新文化运动时,章门弟子的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又是倡导文学革命的先锋。师生之间不同的文学理念,也是文学史上耐人寻味的话题

郝懿行《尔雅义疏》书影

其实,章太炎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曾前后发生变化,关于这一点,亦见于其《自述学术次第》:

余少已好文辞,本治小学,故慕退之造词之则,为文奥衍不驯,非为慕古,亦欲使雅言故训,复用于常文耳。犹凌次仲之填词,志在协和声律,非求燕语之工也。时乡先生有谭君者,颇从问业,谭君为文,宗法容甫、申耆,虽体势有殊,论则大同矣。三十四岁以后,欲以清和流美自化,读三国两晋文辞,以为至美,由是体裁初变。然于汪、李两公,犹嫌其能作常文,至议礼论政则踬焉。仲长统、崔实之流,诚不可企。吴、魏之文,仪容穆若,气自卷舒,未有辞不逮意、窘于步伐之内者也。而汪、李局促相斯,此与宋世欧阳、王、苏诸家务为曼衍者,适成两极,要皆非中道矣。匪独汪、李,秦汉之高文典册,至玄理则不能言。余既宗师法相,亦兼事魏晋玄文,观夫王弼、阮籍、嵇康、裴頠之辞,必非汪、李所能窥也。尝意百年以往,诸公多谓经史而外,非有学问,其于诸子佛典,独有采其雅驯,摭其逸事,于名理则深惎焉。平时浏览,宁窥短书杂事,不窥魏晋玄言也。其文如是,亦应于学术耳。余又寻世之作奏者,皆知宗法敬舆,然平彻闲雅之体,始自东汉,讫魏晋南朝皆然,非敬舆始为之也。中书奏议,文益加详,一奏或至五六千字,若在后代,则览者易生厌倦。故宋时已有贴黄,清初且制全疏不得过三百字,斯由繁而不杀,成此穷反也。曾涤生窥摹陆公,颇复简约,其辞乃如房行制义,若素窥魏晋南朝诸奏,则可以无是过矣。由此数事,中岁所作,既异少年之体,而清远本之吴、魏,风骨兼存周、汉,不欲纯与汪、李同流。然平生于文学一端,虽有所不为,未尝极意菲薄,下至归、方、姚、张诸子,但于文格无点,波澜意度,非有昌狂偭规者,则以为学识随其所至,辞气从其所好而已。今世文学已衰,妄者皆务为骫骳,亦何暇訾议桐城义法乎?余作诗独为五言,五言者,挚仲洽《文章流别》,本谓俳谐倡乐所施,然四言自风雅以后,菁华既竭,惟五言犹可仿为。余亦专写性情,略本钟嵘之论,不能为时俗所为也。

从文学创作来看,章太炎一生中,虽然也有经人记录整理、文辞近于白话的讲稿发表,但其文章写作,则始终以文言为主。早年,他追慕韩愈之文,行文多用“雅言故训”,颇有诘屈聱牙之文风。时主讲诂经精舍的谭献,推崇清人汪中、李兆洛之文,而章氏此时持论,亦与谭献大体相合。概言之,章氏早期的写作,尤其注重文字辞气合于秦汉,在《膏兰室札记》“论近世古文家不识字”条下,章氏曾谓:“凡曰古文者,非直以其散行而已,词气必合于秦汉以上,训诂必合于秦汉以上,然后可也。”而在《訄书》中,也展现出章氏熔裁经典、闳中肆外的笔法。中年以后,章太炎大量浏览三国两晋的文辞,尤其推重魏晋文章长于议论的特点,遂不再推崇汪、李之文,亦不喜欧阳脩、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枝蔓为文,文章也为之一变,逐渐形成了“清远本之吴、魏,风骨兼存周、汉”的文风。东渡日本后,章太炎在《民报》《国粹学报》及《学林》等刊物上发表的文字,以及收入《国故论衡》和《太炎文录》中的文章,特别是其中的学术论文,多条理清晰而文辞清远,尤能体现出这一时期章太炎的文风转变。

从文学观念来看,章太炎曾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发表《文学说例》一篇,该篇后经修订,以《正名杂义》为题,附入《訄书·订文》。其实,这篇文章虽题“文学”,而从初版的“说例”到改定的篇题“正名”来看,全篇实际上是延续了清代以来的条例之学,又广泛吸收了自日本传来的文学、修辞学、社会学、宗教学的内容,从传统小学出发,讨论文学写作中用字、用词的相关条例。这篇与后来收入《太炎文录》的《文例杂论》类似,均为辨例而作,还不能算全面的文学讨论。1906年东渡日本以后,他曾在国学讲习会讲授文学源流,讲稿初以《讲文学》为题,收入《国学讲习会略说》,后又以《文学论略》为题,刊于《国粹学报》丙午年(1906年)第九至十一号。至1910年,章太炎又对这篇文章重加修订,改题《文学总略》,刊于《国粹学报》庚戌年(1910年)第五号,并冠于《国故论衡》文学卷之首。这篇经过章太炎前后多次修订的文章,集中反映出章太炎对文学定义、文笔之辨、文学分类等核心命题的思考,也是章氏文学观点的核心纲领,其中的许多看法,适可与章氏晚年的《文章流别》《文学略说》等讲演相呼应。1909年,章太炎又在民报社寓所为朱希祖、钱玄同、沈兼士、鲁迅、许寿裳等人讲授《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著作,《文心雕龙》中涉及了文学定义、文体流变等诸多重要的问题。章太炎讲授《文心雕龙》,也最终促成了《国故论衡》文学卷的完成——章氏讲授《文心雕龙》之《诸子》《论说》等篇,实为章太炎剖判议论文体的《论式》一篇的基础;章氏讲授《文心雕龙》之《辨骚》《明诗》《乐府》《诠赋》诸篇,与章太炎辨析赋、骚、诗、乐府等韵文文体的《辨诗》一篇多有契合;章氏讲授《文心雕龙》的《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诸篇,又与《正赍送》一篇可相印证。此外,在章太炎《菿汉微言》以及晚年的讲演中,也有一些梳理中国文学源流、阐明文学观点的文章。

总体说来,章太炎讨论文学,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就文学的定义而言,章太炎主张在《讲文学》中明确提出,“研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文之为名,包举一切著于竹帛者而言之,故有成句读之文,有不成句读之文,兼此二事,通谓之文”。亦即,章氏提出,凡是书写成文字的,不论是否有句读,皆可称为文。据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当时听课的弟子鲁迅,就曾和许寿裳评价道,“先生诠释文学,范围过于宽泛,把有句读的和无句读的悉数归入文学”。章太炎之所以采用这样看起来“范围过于宽泛”的标准,主要和章太炎对“文”及古代文献流传情况的认识有关——一方面,章太炎从传统小学出发,注重辨别名实。“文”本指用书写符号记录下来的内容,这样,章氏提出“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命其形质,则谓之文;状其华美,则谓之彣。凡彣者必皆成文,而成文者,不必皆彣”,“文”的含义,要大于包含文采的“彣”,所以,无论其是否文辞华美,内容是否表达情感、讨论学说,只要是书写成文字的,皆可纳入“文”的范围。另一方面,章太炎指出,“表谱之体,旁行邪上,件系支分。会计之簿录,算术之演草,地图之列名,此皆有名身而无句身。若此类者,无以动人之思想,亦无以发人之感情,此不得谓之文辞,而未尝不得谓之文也”——从文献源流看,自《史记》以来,历代纪传体正史,多含以表格形式排列历史大事的“表”类,而其余如家谱、簿录、草稿、地图等,其上皆有文字,而没有句读。这些内容,皆用文字记录,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但如果把它们根据没有思想性、没有文学性的标准,将它们摒弃在“文”的范围之外,则意味着与“文”的含义矛盾。因此,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始终以是否书有文字书写作为标准。当然,章氏的这一文学标准,既和《文选》《文心雕龙》等传统诸说拉开了距离,又和现代以来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虚构性体裁确立的文学标准相去甚远,在学术史上的回响不多。

其二,就文学评价而言,章太炎主张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源流出发,分别审视不同文体的写作优劣。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章太炎即开宗明义,指出“有句读者,略道其原流利病,分为五篇”,这是说《国故论衡》文学卷中,《原经》《明解故》《论式》《辨诗》《正赍送》这五篇,章氏旨在分别梳理经、解故、论、诗、赍送这五类文章的发展脉络,并评骘各个文类的利病优劣——如就议论之文,章太炎提出,“夫持论之难,不在出入风议,臧否人群,独持理议礼为剧。出入风议,臧否人群,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夫忽略名实,则不足以说典礼;浮辞未翦,则不足以穷远致。”章氏认为,议论文这一类文体,其评价标准,在于能否辨别名理、议论典章,而不在洋洋洒洒、敷衍文辞。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章氏认为,秦汉文章尚有不足,唐宋之后则枝蔓恣肆,故“持论以魏晋为法”。而就抒情之文,章太炎则提出,诗、赋本同源,随后有所分别。其中,诗之体,“情性之用长,而问学之助薄”,“本情性、限辞语,则诗盛;远情性、喜杂书,则诗衰”,在章氏看来,“诗”这一类文体,其评价标准,在于能否抒发情性,而不在于旁征博引,因此,章氏认为,“由商周以讫六代,其民自贵,感物以形于声,余怒未渫,虽文儒弱妇,皆能自致”,“故中国废兴之际,枢于中唐,诗赋亦由是不竞”。也就是说,自商周到六朝,诗歌多能直抒胸臆,这一时期也是诗歌鼎盛的时代。与之相较,赋之体,可以上溯至《诗经》六义之“赋”,赋之体追求铺陈,因此与抒发情性的“风”有别——“风与雅、颂、赋所以异者,三义皆因缘经术,旁涉典记,故相如、子云小学之宗,以其绪余为赋”。章氏认为,雅、颂、赋的撰写,需要以学问为根基,以经术典记为底色,因此,像司马相如、杨雄这些饱学之士,才能撰写出润色鸿业的大赋。在章氏看来,“自诗赋道分,汉世为赋者多无诗。自枚乘外,贾谊、相如、杨雄诸公,不见乐府五言。其道与故训相俪,故小学亡而赋不作”,赋体因与典记故事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汉代以后,随着小学之道的衰落,赋的创作也陷入低谷。可以看出,章太炎对不同时代、不同文体各有推崇,这和他梳理源流、辨别文体的工作密不可分。在章太炎的其他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他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认识,而他也始终秉持着这样的文学观点。

在章太炎演讲、学术著作和文集中,涉及文字学和文学的篇目不少。兹编选录了能集中体现章太炎对文字学和文学整体认识的相关文章,尤以演讲为主。这主要是考虑到,反映章太炎在日本讲学的《国学讲习会略说》(1906年)及《教育今语杂志》(1910年),以及晚年在苏州讲学的相关文章(后收录入章念驰先生所编《章太炎全集·演讲集》),较为通俗平易,且多可与章太炎的学术著作对读。早在1910年《国故论衡》出版时,《教育今语杂志》就曾刊出广告,云《国故论衡》“本书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类,本在学会口说,次为文辞”——结合章太炎弟子钱玄同、朱希祖、任鸿隽等人的日记和回忆来看,这个广告并非虚词。章太炎在日本期间,往往是先在国学讲习会讲授相关专书和内容,并撰成专文发表于《国粹学报》,后来,他讲授与小学、文学、诸子学有关的内容,就集结收入《国故论衡》,而其他主题的学术论文,则往往收入在《訄书》的修订版也就是《检论》之中。由此,这也意味着,要了解章太炎关于文字学和文学的主要观点,既可以阅读其学术著作,又可以从其学术演讲入手,且章氏的学术演讲,往往多可与其学术著作对读参看——如章太炎讲授文字学的篇目中,收入《国学讲习会略说》演讲的《论语言文字之学》,与章氏《国故论衡》中的《小学略说》《语言缘起说》等篇,实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而章太炎晚年演讲的《小学略说》,则是章太炎对其语言文字学、六书、转注假借、音韵、训诂等相关看法的总结之篇。又如,收入《教育今语杂志》的《论文字的通借》,可以视为章太炎对《转注假借说》一文详细讲解。再如,《论中国语言统系之演讲》中,章太炎讨论了如何利用转注、假借、孳乳等线索,对汉字汉语做寻源溯流的工作,而这也正是章太炎撰写《理惑论》及《文始》的夫子自道。而章太炎讲授文学的篇目中,从早年《讲文学》《文学论略》《文学总略》到晚年的《文章流别》《文学略说》,也涉及到章太炎对文学性质、文学流变的整体认识。而《讲文学》《文学论略》和《文学总略》相较,正可以看出章太炎从讲稿到改定的前后变化。

《訄书》书影

也正是考虑到上述因素,本书在从章太炎的《国故论衡》等论著中选录文章时,尽量避免与演讲的重复,因此,不再选录《国故论衡》中的《小学略说》《语言缘起说》《转注假借说》《文学总略》等篇,而是另外选取了《国故论衡》中单独阐述文体流变的《论式》《辨诗》二篇。另外,章太炎为《新方言》《小学答问》《文始》撰写的序言,虽然文辞古奥,索解不易,但由于这三篇实为章太炎文字学研究著作的纲领,故选入此编。另外,限于体例,一些影响较大但题涉专门的学术论文,如《成均图》《娘日二纽归泥说》《原经》《明解故》等,亦未予收录。

在章太炎手定的《太炎文录》和身后编纂的《太炎文录续编》中,也收录了一部分章氏讨论文字学、文学的相关篇目。在文字学方面,本书选录了《太炎文录》中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论汉字统一会》二篇,这两篇文字作于1907至1908年间,初以《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和《汉字统一会之荒谬》为题,在《民报》发表,是章太炎积极参与汉字存废问题的论战文章,文辞犀利而又一针见血,其中所举之例,又多取自章氏同期撰成的《新方言》,反映出章氏的语言文字研究,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色,又饱含现实关切。在文学方面,《太炎文录》中的《与邓实书》和《与人论文书》,均是章氏讨论文章写作的重要文章,只是在《国故论衡·辨诗》中,章氏已引用了《与邓实书》的主体部分,故未再收录。

图书信息

书影

书名:《章太炎讲文字与文学》

作者:董婧宸编

定价:52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出版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导读...1

论语言文字之学...1

小学略说(上)...20

小学略说(下)...43

论中国语言统系之演讲...59

论文字的通借...67

白话与文言之关系...72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78

论汉字统一会...96

《新方言》序...101

《小学答问》序...105

《文始》叙例...107

讲文学...114

文章流别...130

文学略说...137

与人论文书...158

论式...161

辨诗...167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谢琰董京尘

责任编辑:刘宜涵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哟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