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6 17:48:24来源:古墨社
这位女子生性平和,与世无争,以绝佳容颜、被上帝吻过的嗓子而出名。
而汉武帝喜欢她,是因为她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
因为机缘巧合,她成了后宫之主,还生下太子刘倨,带超级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出道。
后来在一桩“谋反”事件中,她无法自证清白,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生坐了一次惊魂动魄的过山车。
她就是山西临汾人卫子夫。
01
在今天的西安市丰禾路至劳动公园一带,有个叫思后园的古陵园遗址,传闻这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陵墓。
说起卫子夫,她从贫贱的歌女,成长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种经历绝对堪称传奇。
她的出身,低微到尘土里:父亲大概率是个渣男,因为即便后来卫青建功立业、封侯拜将,也从没提过他。
母亲名叫卫媪(媪ǎo,老年妇女的意思),早年间曾在平阳侯府工作。
因为母亲的关系,卫子夫小时候也在平阳侯府学习歌舞,成为侯府的一名歌女。
歌女这样的身份,堪称灰姑娘一枚。而帝王与灰姑娘的认识,源于一场邂逅。
公元前139年,已然亲政的少年天子汉武帝来到姐姐平阳公主家,来找姐姐是因为他有个小烦恼——结婚多年的陈皇后始终没有生育。
而这次,善解人意的平阳公主,特地为他物色了十几个美女。
(小知识点:平阳公主,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母姐,自从卫子夫从发迹后,平阳府号称汉代的黄埔军校)
02
可是,见了十几个美人之后,见多识广的汉武帝却一个都不满意。
意兴阑珊之际,汉武帝和姐姐开始欣赏平阳侯府的歌舞表演,音乐响起,刘彻看着眼前翩翩起舞的歌女,突然龙体轻轻一颤。
他被歌女卫子夫的风韵深深吸引,尤其是这个女孩有一头与众不同的乌黑靓丽的秀发。
顺滑、柔软、闪亮……
当夜,善解人衣的平阳公主,便将卫子夫送到了刘彻的马车上。
但卫子夫的得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后宫佳丽三千,内卷极其严重。出身卑微的卫子夫,只登记在宫人名簿的末尾,被皇帝刘彻翻牌子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卫子夫就这样在后宫被晾了一年多。
一年之后,汉武帝忽然宣布“开恩”,释放年老宫女回家。
听闻这个消息,卫子夫不由悲从中起——这不就是自己的未来吗?她哭着哀求汉武帝释放自己出宫回家。
眼看一个楚楚可怜的美人在自己面前梨花带雨,刘彻又一次动心了,当夜再次临幸卫子夫。
就是这一次,卫子夫很争气地怀上了身孕。这可把汉武帝刘彻高兴坏了,他对卫子夫也越加宠爱。
天涯歌女,终于得以在皇宫立足。
小知识点:卫后鬓发。传说卫子夫因为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而见宠于汉武帝。这个典故最早记载于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
03
皇帝对卫子夫的宠爱,引来了嫉妒:此时的正牌皇后是陈阿娇。
她正是成语“金屋藏娇”的主角,母亲是曾为刘彻登上皇位立下过大功的馆陶公主刘嫖。
这样一来,刘嫖的双重身份就非常特殊,这也导致她作为丈母娘很强势、很骄横。
从刘嫖到阿娇,母女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在听闻卫子夫不但得宠而且有孕后,瞬间怒火中烧。
先动手的是刘嫖,她想搞点事情以威慑卫子夫,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欲杀卫青以警告卫子夫。
幸亏卫青平素人缘好,朋友公孙敖带领一帮小弟及时相救,得以逃过一劫。
而正是这个小插曲,反而拉近了刘彻和卫青的关系:为了保护小舅子卫青,汉武帝加封卫青为侍中,后又晋升为太中大夫。
不光卫青发达,卫家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也都跟着鸡犬升天:哥哥卫长君也加封为侍中;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二姐卫少儿则成曲逆侯陈掌的正妻。
主动挑起事端的刘嫖,非但没达到杀鸡吓猴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让卫家人真正发达起来。
而更令人抓狂的是,卫子夫一口气为汉武帝生了3个女儿,尽管没生儿子,其地位却日渐稳固。
卫子夫的得宠和卫家的一门荣耀,让皇后陈阿娇更气得牙痒痒。陈阿娇彻底犯了混,开始搞封建迷信活动。
汉朝是个迷信巫蛊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可以通过扎小人等方式咒死自己的敌人。
不光普通人这么认为,连陈阿娇也信这个,她不但自己扎小人,还派人在民间建立祠堂以增加咒术威力。
贵为皇后,搞这么大动作,自然很快就被人揭发了出来。
偏偏审理这个案件的是一本正经的酷吏陈汤,他很快就把事情查得原原本本、清清楚楚。
陈阿娇被废黜离开“金屋”,退居远郊离宫。巫蛊这操作,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4
陈阿娇被废,大汉皇后位空了出来,卫子夫距离人生巅峰只有一步之遥。
而这一步,还得看卫子夫的肚子。
有时候,人要走运,连门板都挡不住。半年后,卫子夫又怀孕了,这一次她生了一个男孩。
而这个男孩,是年近30岁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
有了这么大功劳,卫子夫顺理成章成了新皇后。
也正是从卫子夫开始,皇后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梓童,其意思就是为皇家传宗接代的人。
灰姑娘出身的卫子夫能否当好皇后这个角色?其实大家心里并没有底。
有个叫枚皋的人写了一篇《戒终赋》献予卫皇后,他在赋中劝诫卫皇后,一定要保持谦恭有礼的良好品德作风。
事实上,众人对卫子夫的担忧是多余的,出身寒微的卫皇后不仅自己始终谦逊有礼,而且多次劝诫身居高位的卫家族亲们,千万不要恃宠而骄。
对于大汉集团来说,卫子夫带来的惊喜不光在于她自身的贤德,还在于她带出了两个横空出世的战神——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
正是这舅甥俩,一扫百年来汉人对匈奴的恐惧,引领了“好男儿北逐匈奴建功立业”的新潮流。
一边是卫家亲族的赫赫战功,一边是卫子夫的皇后尊位。卫氏一门的显赫,旷古绝今。
在羡慕嫉妒中,有人写下了《天下为卫子夫歌》(又名《卫皇后歌》),里面说道,“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小知识点:汉武帝的儿子们。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和刘弗陵。最终是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
05
但刘彻毕竟不是长情之人,他对陈阿娇的兴趣没有延续多久,他对卫子夫的爱恋也没有逃脱“色衰而爱弛”这个规律。
随着太子刘据一天天长大,卫子夫的容颜一天天衰老下去。
公元前123年,随着年轻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现,汉武帝对卫子夫持续十五年的盛宠开始逐渐转移。
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等人,更替受宠。
尽管日渐失势,卫子夫却始终宠辱不惊,因为她明白凡事有盛有衰,无须过分争抢那些自己曾经拥有的荣耀。
也正是因为这份良好心态,即便后来霍去病、卫青相继离世,汉武帝刘彻却仍然对卫子夫尊重有加。
卫子夫与世无争的性格,让自己和卫家走向了巅峰,但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更何况,人虽不惹是非,却怎知是非不惹人?
事实上,有人早已盯上了卫家,或者说盯上了卫子夫的儿子刘据。
太子刘据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不好——他的性格不太像老爹汉武帝。
他尤其不喜欢老爹旷日持久的对外作战,曾多次劝诫刘彻,不要穷兵黩武,要与民休息。
这种不同意见偶有发生还好,可如果对台戏唱多了,父子俩之间难免产生嫌隙。
06
盯上刘据的人是谁呢?
一方面是江充等人,因为他们都是汉武帝年老之后任用的酷吏,他们天生见不得人好,看见别人幸福自己就难受。
这种行事作风虽然很符合现任老板汉武帝的风格,但显然与太子刘据格格不入。
他们认为刘据登基之日,就是自己灭亡之时,所以他们天天盼着刘据倒霉,卫家倒霉。
另一方面是刘据的竞争对手,比如李夫人的儿子刘髆。
他们这一派以丞相刘屈氂和大将军李广利为首,他们也盼望着刘据倒台,这样一来自己扶持的刘髆就可以取而代之。
在这些人的运作之下,卫家亲族此刻最大的势力公孙贺先出事了。
公元前92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双双冤死在了狱中,太子刘据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不光公孙贺一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以及卫青之子卫伉也被连坐处死。曾经显赫一时的卫家势力,惨遭打击。
紧接着,江充等人趁机“扩大战果”,又进一步炮制出了巫蛊案,成功地把刘据也拉下了水。
刘屈氂、李广利则趁机以谗言构陷太子,百口莫辩的刘据不得已铤而走险——起兵以证清白。
07
此时此刻,卫子夫就在后宫之中,却并未阻止儿子的冲动行为。
一方面,此时的卫子夫已经失去刘彻的宠爱,她在后宫和朝堂的威望,早已今非昔比;
另一方面,卫子夫本身性格平和,她并不具备吕后、武则天那样的强势气场,无法在关键时刻震慑宵小。
所以,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她只能静等结果。
可惜的是,太子并不像舅舅卫青那样用兵如神。血战五日之后,他被击败,一家几乎被灭门。
面对家族连遭不幸,卫子夫悲愤得无法自抑。就在此时,汉武帝收回她皇后玺绶的诏令也到了。
万念俱灰之中,一代贤后卫子夫自杀身亡,以死明志。
从讴者到皇后,再到自杀,她的人生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
总结她的一生,应该是下面这个表情图。
若干年后,刘据唯一逃出的孙子刘病已,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新皇帝(汉宣帝)。
他追谥曾奶奶卫子夫为思后,并重修了其所葬的陵园,这便是思后园。
小知识点:思园老马。传说卫子夫死后,为其拉车送葬的十匹马就饲养在卫子夫的陵园中,负责养马的官吏发现,这十匹马非常善于饮酒,但是却不再让人套马拉车以及骑行,它们仿佛有灵性一般陪伴着在此长眠的卫子夫。
她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她带出来的卫青和霍去病,打出了汉家的声威。
可是晚年的汉武帝,又是怎么对她的?
如果历数刘彻一辈子对不起的人,美丽善良的卫子夫,可以排在第一个。